女帝暗暗叹了口气,将信件放到一边,又拆开另外一封,是三皇子的。
这封信就很像家信了。
主要是三皇子说思念她,思念古兰国,还说给她买了很多大赵独有的好东西,希望她能喜欢。
后面又说他虽然思念她,但还是决定先留在大赵,为国出力,还提到太子表弟对他很照顾,出手很大方,特别喜欢他。
女帝对于老三要留在大赵没意见,她只是有些意外,老三之前也没这么聪明,这次倒是为自己选了一条不错的路。
女帝想着,回头就将他的妻儿妾室一块送去大赵,让他在大赵扎根就行了,不用想着回来长住了,偶尔回来小住一段时间就可以。
未来的兴盛之地,必然是大赵。
早点过去,才可占据一席之地。
这是对三皇子最好的安排,既然他自己选了这条正确的路,她就再为他铺好后面的路,至于他以后能走多高多远,还是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但,留在大赵,远比留在古兰国要好。
将三皇子的信件放一边,女帝又拆开最后一封信。
看到开头的那句‘娘亲亲启’,女帝忍不住眼睛一热,甚至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这是她儿子阿晋的信!
时隔三十年,她终于和儿子相认了。
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责怪自己当初放弃他,又这么多年表现的对他不闻不问?
唉,即便他心里有埋怨,就以他的城府,也不会表现出来啊。
女帝按下心中乱糟糟的心思,深吸一口气,才重新去看这封意义不一样的信。
看着看着,女帝就忍不住地想落泪,她闭闭眼,这次是将激荡的心情压下,才能继续往下看。
因为信纸的第一页,谢晋没写别的,就写他知道女帝是他的生母后,心里是多么的震撼,多么的难以置信。
信中还写当收到她的木匣子,知道她从未真正的放弃过他,一直派人看护着他时,他又是多么的激动高兴。
此外,谢晋还在信中一直强调,他因为能有她这么厉害的母亲而感到自豪,也因此愈发不敢懈怠,怕她会对自己失望。
女帝看着这些,感动之余,脸上也不由地露出笑容,嘴里还小声嘀咕着,
“这孩子嘴巴也太甜了,之前怎么也没人说他这么会哄人啊。”
这是那些情报人员的重要失误啊。
殊不知,谢晋的嘴甜,也就针对几个人而已,一般人是见识不到的,只能见识他不喜废话寒暄,严肃甚至有些冷酷的一面。
到了第二页,谢晋就主要写了他的抱负野心,他的几个未来计划。
分别是五年计划,十年计划,还有十五年和二十年计划。
五年计划,主要是灭楚计划,详细的谢晋也不在信中多说,只说已经开始布局,里应外合,从内部摧毁楚国朝政,引发楚国内乱,同时用武器和战争横推。
十年计划,是要利用和亲,扶持七皇子,施展经济战,文化侵入,制度干预等等手段,对大燕实现和平演变,最后再出兵一举拿下大燕。
至于古兰国,还有西域等小国,因为古兰国是母亲执政,所以他并不急着动西域这边。
谢晋建议先由母亲来统一西域地界的小国,这三四年内,先发展古兰国的种植业和商业经济,赚银子,强大军队。
古兰国所需的资源,大赵这边都可以支持和提供。
谢晋也是盼着,母亲可以一统西域,成为青史留名的千古女帝。
而谢晋的十五年和二十年计划,则是针对海域和东夷国,还有北方的草原蛮夷,是更长远的展望。
就如谢晋对前太子谢文渊说的那样,只要他们兄弟俩还折腾的动,就不要停下来,一直折腾下去,让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统一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女帝看完儿子的这几个计划,也不由觉得精神大振,热血沸腾,胸中涌起了万千豪气,想要大干一场。
“好样的!”女帝不禁赞叹,为儿子的远大抱负而骄傲。
她将这一页来回看了又看,整个人亢奋不已,心中也激荡着很多想法,让她等不及去看下面的内容,便双目凝神,奋笔疾书,浑身流露出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
期间,有内侍进来,想要通传五皇子在外求见,看见女帝这般浑然忘我,又不怒自威的神态,根本不敢出声打扰,又默默地退了出去。
而等在外面的五皇子见内侍出来,以为女帝要召见他了,便问也不问,直接要进去。
“殿下,圣上在忙,还请殿下稍等片刻。”内侍连忙拦下五皇子,低声说道。
“母后忙什么呢,不是没人在里面议事吗,我这也有重要的事情禀告。”五皇子拧眉,略微不满地道。
“圣上在专心书写,不易打扰。”内侍又轻声道。
五皇子一听只是在写东西,便不管内侍的劝阻,直接就进去了。
通常,朝政一事,母后也都是允许他参与的,一些奏折也是让他批阅的。
五皇子觉得,母后是在培养他当储君,他可是母后的亲生子。
至于太子,他被幽禁多年,早就废了,根本不是任何对手。
夺嫡一事上,能称之为对手的,一是二皇子,再就是三皇子了。
但是,五皇子觉得就凭他的出身,他就胜出了七成。
所以,五皇子见母后写的专心,本来想请安的,可念头一动,不仅没请,反而还要上前,想看看让母后这么专注在写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五皇子轻手轻脚地凑过去,刚伸出个脑袋,隐隐看见了大赵两字,女帝就停下笔,扭头看向他,拧眉不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