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妾的职业操守/我是小妾哎,怎么都来抱我大腿?(334)+番外

作者:林丸子 阅读记录

叶青芷左手捂着脸,右手摆了摆,十分羞愧地说道,

“就别给我记功劳了,还是给下面的工匠多发点银子吧,激励他们以后多多创新。”

家人们谁懂啊,看小说真的可以涨知识!

虽然她初高中学的化学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但是,她以前看过不少种田文,大概懂得了在古代怎么做肥皂,怎么炼白糖,提纯食盐。

虽然她不懂怎么操作,可是,大方向,还有关键的技术点,她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十本种田文中,得有八本女主通过做肥皂,做白糖发家的,有的写的还很详细呢!

当然还有很多做豆腐,做卤肉的,可这两个手段太平民了,不适合在皇家用,还是白糖和肥皂高级一些。

比如想做出白糖,她记得要用黄泥水淋脱色,具体咋操作,她记不住,也不是很懂。

但是,她给出个关键点和想法,还有想达到的效果,下面的工匠有了具体方向,就很容易攻克了。

虽然她不需要做生意来积攒银子了,她的银子不做慈善真的花不出去。

可是,这肥皂,白糖,纯食盐,都是好东西啊,绝对可以归属于古代奢侈品的行列了。

由皇家来做这些奢侈品,就问谁敢抢配方,谁敢卖山寨品!

一经发现,立马能办了你,让你全家一起死翘翘,躺板板。

这些奢侈品又属于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只是品质更佳更好,完全不愁销路。

不仅可以卖给大赵的那些大家族赚取他们手里的银子和粮食,还能卖去楚国,大燕等国,赚敌国的银子。

皇家手里有银子了,你想招兵想买马,想修墙想修路,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而且,皇家和国库有银子了,也可轻徭薄赋,无需过度地压榨底层百姓增加赋税来养兵之类的,可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卿卿,你也太谦虚了。”谢晋一脸严肃地冲她说道,

“别看你只是提一点建议,可没你的建议,这些东西就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生产出来。

既得利益者也不是我们,银子就也不是我们赚,这之间的区别可大了。

工匠们要赏,你也要赏。”

叶青芷也就点点头,应下了。

这不就是上位者一张嘴,下面人跑断腿,最后还是上位者名利双收,吃肉喝粥嘛。

啧啧,这滋味……要不然人人喜欢权利呢。

第226章

人才

“拜见太子殿下,太子侧妃。”

周书田看见谢晋和叶青芷来了,赶紧起身行礼,声音中透着一股子的兴奋。

“周大人免礼,请坐。”谢晋看着他,笑着说道,

“看样子收成不错啊,周大人如此稳重之人,也喜形于色了。”

“让殿下见笑了。”周书田直接咧嘴笑了,高兴地说道,

“殿下,试验田的粮产,直接比普通田地的粮产多了近一倍。

当然,这不仅仅是靠套种实现的,而是通过选良种,加肥料,保证灌溉等种种手段,可是,成果太喜人了!”

“近一倍的增幅?!确实可喜可贺!”谢晋也笑了,“周大人辛苦了。”

“微臣不敢言辛苦,试验田,选良种,套种之法,堆肥之法,都是叶侧妃提点的,叶侧妃才是厥功至伟。”

周书田忙躬身道,又朝着叶青芷恭敬地一拜,对她诚心敬服。

叶青芷也忙起身,谦虚一二。

谢晋等两人都礼让完了,又接着说道,“周大人,除了好消息,可还有坏消息?”

“殿下,试验田的成果确实让人振奋,只是,试验田数量太少,条件又有些苛刻,想要推广下去,难啊!”

“周大人说的不错,这块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

不过,朝廷有教化百姓之责,也该教导他们如何更好的种植,提高产量,如今朝廷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的,也从未给予过重视。”

谢晋开口说道,

“而且,关于如何选种,如何堆肥,如何套种,也很少有人专研,更没有相应的人才选拔机制。

所以,孤接下来要推行一个新政,专门选拔农业方面的人才,给予他们银钱支持,让他们去帮助农民,致力于提升亩产,一旦做出功绩,还给予加官进爵的赏赐。

孤期待,有此新政刺激,几年之后,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都能有所提升,也能培育出更好的良种,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殿下心怀百姓,注重民生,是黎民百姓之福啊!”周书田听后,感动不已,跪下向谢晋磕头,表忠心道,

“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为殿下在这一块分忧。”

得遇明主,只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孤也盼着能涌现农业方面的天才啊,可以解决数万万人的粮食问题。”谢晋感叹道。

为什么谢晋这么说,如此重视这一块,因为他听叶青芷讲过袁爷爷的故事,知道了什么是杂交水稻,明白了良种对亩产的重要性。

历朝历代,虽然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王朝之本,可是,对于农业研究的重视度很低,投入也很低。

一些农业种植经验,都是农民积累的经验,口口相传,缺乏系统学习,也很少大规模推广,因为整个上层者的关注点不在这一块。

而读书人呢,求的是科举,是做官,高门大户的子弟,也很少去做这一块。

对寒门子弟来说,他们花银子上私塾,不是再去种地,搞农业的。

能做这方面的,也就是管农业的官员了,类似上班后被分配到这个部门,不感兴趣,也就只能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