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安给她倒茶,“爽够了吗?”
“爽够了,姐姐是不是该考虑下当初许下的承诺,我已经帮你促成婚约,廷尉司那边的一千兵力,姐姐什么时候可以为我解决?”
“呵……”
宋澜笑了两声,“赐婚圣旨才下来,你这么快就要问我要承诺,未免也太急躁了。”
宋元安眨了眨眼睛,“四姐不会想要毁约?”
“放心吧,”宋澜抿了一口茶,“短不了你的,我已经把折子递上去了,前些天陈清茹在我府里犯下那么大过错,他哥那边如果不松口,我就让御史台的人先撕了他。”
“那就多谢姐姐了。”
一想到很快就要拥有一千兵力,宋元安也是乐呵呵的。
送走了宋澜,她高高兴兴地去了西苑。
连书晏正带着裴今月一箱接着一箱竹简往外搬,在院子里铺开,晾晒。
“你们在干什么呢?”看到满院子的竹简,宋元安都不知道该怎么落脚。
“晒竹简。”裴今月把手中的竹简铺开,“竹简有些霉了。”
连书晏一边指挥着宋元安从外廊里进屋,一边说道:“很早以前就想要这么做了,只是一直没有赶上好天气,今天阳光正好,风也舒爽,所以搬出来晾凉。”
“殿下来了,先到里面坐,我们铺完就进去。”
宋元安对西苑已经很熟悉了,上了阁楼,侍女们将茶水点心都端了上来,她一边喝着茶一边俯视两人工作。
一会儿后,竹简铺满整个院子。
连书晏还在下面把卷轴舒展开一些,裴今月就先跑了上来。
他瞄了一眼连书晏,确认他没那么快上来后,凑近宋元安,小声道:“殿下,你可以帮我寄个信吗?”
第38章
“什么信?”
宋元安问他。
“给我母亲的信。”裴今月小声说道,“听哥哥说,我母亲他们,被送去了邺城当苦役。”
连书晏和他说过,来到这里,就要忘了从前的事,让他以后专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不要再想楚国的人和事了。
亡国之人,能勉力周全自我已是不易。
寄人篱下,要处处谨慎。
他们不可能再复国了,也没有能力救下楚国所有人。
宋元安虽然对他们好,但她的好是出于她的善意,他们不能另外再给她添麻烦了。
但裴今月毕竟年纪还小,不可能不挂念着父母。
他的父亲在抵达洛阳的第一天就已经去世了,他的母亲,和南楚所有的女俘虏一起被送去了邺城修筑城防。
他没办法做到连书晏那么洒脱,他还是很想念自己的母亲。
连书晏在时,他根本不敢当着他的面跟宋元安说这些话。现在好不容易抓住和宋元安单独相处的机会,踌躇许久,才敢跟她提出这个要求。
他不求和母亲见面,只希望能跟她互相通个信,知道彼此平安就好了。
宋元安摸了摸他的头,轻声道:“阿月想要对母亲说什么?”
“我……”
裴今月低垂着头,手指紧张地戳着,“我想告诉她,我在殿下这里过得很好,母亲不必为我担心,顺便……也想问问我母亲最近过得好不好,处境是否安全。”
他不敢看宋元安的眼睛,他也害怕给她增加负担。
宋元安垂眸凝视着他,片刻后,答了句“好”。
她温和地道:“我会让人去帮你去邺城找你母亲的,将你最近的情况传达给他,你有没有什么信物和手书,需要我一起帮忙带过去?”
裴今月没想到这么快就应下了,喜道:“多谢殿下。”
“只要传个口信报平安就好,至于信物……我也没什么能带给母亲的。”
他随身携带的玉佩和饰品早就在北上途中被收缴,他也没有什么信物了。
两人刚刚说完话,连书晏整理好书简,也走了上来了,见到两人,微笑道:“殿下和阿月在说什么?”
“没什么。”
宋元安笑了下,裴今月绕开他哥悄悄来找自己,大概不希望给母亲传信的事让连书晏得知,所以她也没在连书晏面前提裴今月拜托自己的事。
她手指轻轻敲着桌案,像是在思考,“只是觉得,府上几乎没有与阿月年纪相当的孩子,阿月一个人念书玩耍,总归会孤单。我让人去外头打听,看看附近有没有哪家人府中有办给自家子弟上学的私塾,我疏通下关系,让阿月也去私塾里念书,结交些同龄的朋友,不然,阿月在府里恐怕会闷得慌。”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要天天往外边跑,恐怕会有些折腾。”
宋元安道:“没什么的,派马车和侍从随身跟着,这些府上的私塾的学生上学都会有侍从跟随,不会出事的。”
对于宋元安而言,放裴今月出去,并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威胁。一个孩子罢了,她就不信侍从们还看不住。
连书晏微笑回眸,“殿下想要阿月去外面的私塾念书吗,阿月想去吗?”
裴今月看了一眼两人,乖巧地点了点头,接受了这个安排。
宋元安说道:“既然愿意,那我回头让慕白去打点一下。”
宋元安在西苑坐了一会儿,和连书晏对弈,打发琐碎时间。
下午的时候,宋元安去找慕白,让他挑个人拿着她的令牌去一趟邺城,在楚国俘虏中找到裴家当初的三夫人,告知她如今孩子的现状,给当地的官员点钱帛,松动一下关系,让他们对这位三夫人好一些。
北魏对旧楚国的女俘虏监管要比男俘严厉得多,宋元安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