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穿越时拿错了剧本(194)+番外

作者:圆不溜啾 阅读记录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知府有问题了?”小五道。

顾棠摇摇头:“不知道。”随即又问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能核实一下粮仓的情况?”

小五神情纠结地望着他好一会。

顾棠有些失望道:“不行的话,这部分就待钦差来了再说吧。”

小五像是做了什么违背祖宗的决定,咬着牙一脸艰难道:“也……不是……不行。”

到了半夜,顾棠就知道这句“不是不行”为什么这么难。

小五不讲武德,让跟着他们的亲卫把看守粮仓的人全部打晕了,然后光明正大的进去……查库存。

毕竟明的来不了,只能走暗的了。

“万一主子问起来,”小五一边踮着脚摸黑往里面走,一边小声道,“是你的主意,我是被迫的!被迫的!懂吗?”

“是是是。”顾棠嘀咕道,“平时也没见你这么怕事。”

“不一样。在宫里有主子给我兜底,在外面……”小五上下打量了下顾棠,“如果出事,我兜底,但你得兜我。”

顾棠听懂了,并且有点暗爽。

“行,兜你,保证兜你。”顾棠催促道,“快点,咱尽量别出意外。”

他们手上并没有账本。

不过,粮仓近乎装满,随机抽检的麻袋里粮食虽然新旧都有,但全保存的很好,实在也不像是有挪用的迹象。

两人检查结束后,便偷偷离开,没惊动什么小猫小狗。

至于那些被打晕的衙役,反正东西没丢没少,最多被责骂几句。

晋陵看不出什么问题,就只能往上一级走,去查查知府大人了。

顾棠不知道的是,他们离开后,县令听说有人夜闯粮仓,却没有丢失东西后,非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回了县衙。

两人一出城门,就被外面的灾民围住。

不是他们身份暴露,单纯是因为城门的守卫多了句嘴,宣传了一下两位大善人。

顾棠被人谢得挺不好意思的,又被人群堵得走不开,只能附和着众人聊上几句。

这一聊,还真让他们聊出些东西。

为了保证晋陵的收成,地处下游的下泽乡一直都是泄洪地——若上游的农田有被淹的危险,便打开堤坝,将洪水引到下游。

下泽乡的村民是知晓这件事的。

只是一方面,北梁人安土重迁,不愿离开故乡;另一方面,因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泄洪这事吧,十几年才来那么一回。

村里得了消息会提前通知,百姓们收拾好细软去亲戚家避上一阵,县里又会帮着重建房屋,给些赔偿,所以大家也就认了。

但这次不一样。

一点音信都没有,突然淹了水。

顾棠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抓到了此事的症结,细细询问起来。

流民中有个举止斯文的书生见他在打听,主动扶着个老人家走了过来,把两人叫到了一旁。

书生姓张,是下泽乡唯一一个考取功名的秀才,他带来的老人正是村长。

“这事啊,蹊跷。”老人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道,“事发后,老朽一到晋陵就去找县太爷了。”

“李大人办事从来不含糊的,可这次不知为什么,推三阻四,话里话外让我往上找人,说他处理不了。”

“老朽只能让张秀才陪我去府衙说理。”

“知府大人说会调查,还说会让县太爷放粮赈灾,让我等先回去等消息。”

“可结果县太爷不让进城,说好的粮食也没发下来,再去找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还是让等消息。”

“唉——”老人家又长长叹了口气,“这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村长说完后,张秀才将人扶回了临时搭的帐篷中。

小五盯着书生,面色有些不善。

“怎么了?”顾棠疑惑道。

小五凑近,小声道:“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他为什么特意把村长带来和我们讲这些?我们现在非权非贵的。”

顾棠看过许多小说,里面的主角想打听什么消息,总会有NPC适时出现给出线索,所以,他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等小五说完,顾棠也回味过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两人的视线太露骨了,张秀才自己走了过来,问道:“两位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不等顾棠开口,小五抢先一步道:“你为什么如此热心,要对我们讲这些?是不是有所图谋?”

张秀才忽然笑了下,压低声音道:“在下觉得,您二位,就是知府大人让我们等的消息。”

书生说完,行了个大礼,便回去照顾村长了。

顾棠摸了摸下巴,评价道:“我有种预感,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小五翻了个白眼:“你多大啊,说话这么老气横秋的。”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去见见知府大人?”

顾棠摇摇头:“人家都给我们指好了方向,没必要去找知府了。”

“我们去泄洪道的上游看看。”

下泽村的上方依着地形在河道两侧都修了蓄水池。

两人沿着河流往下走。

因着江南气候宜人,河道两岸山清水秀,竟有不少人在此修建了府邸别院,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大宅子。

跟个别墅区似的。

顾棠不了解相关事宜,想着他们既然敢大张旗鼓地建房子,想必是手续齐全的。

但走着走着,他就觉出不对了。

古人盖宅子讲风水,讲风雅,所以院中经常引活水做池子。有些房子挖河道就算了,最大的那间宅,竟有一小半建在蓄洪池上。

“这地块也能批?”顾棠满脸问号,随口吐槽道,“他就不怕下暴雨直接把宅子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