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峥被他的形容搞得哭笑不得,顺着他的话打趣道:“既然我今日‘出狱’,你有没有准备什么庆祝一下?”
“当然有!”顾棠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我有好多漂亮的地方想带你去,有好多好吃的想和你一起吃,我做了整整一本的北梁游玩攻略,就等你和我一起。”
“在回北安前,来看看你曾经为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土地与百姓吧。”
“相信我,他们不会辜负你的。”
顾棠握住谢明峥的手,拉着他往马车方向走去。
“谢明峥,从现在开始,你可以为自己活着了。”
“我陪你一起,为我们自己活着。”
谢明峥微微眯起眼,望向远方愈渐明亮的朝阳,露出了一个略显少年气的笑:“好。”
正文完
第121章 番外——谢明峥和顾棠篇
说起来有点残酷, 顾棠“卸货”那天,一点不舍都没有,只觉得如释重负。
他挺着假肚子, 在屋里嚎了半晌终于把孩子“生”了出来, 皇后娘娘也终于可以光荣下线。
等宫人们离开后, 顾棠换上亲卫的衣服,坐到桌前,迫不及待地灌了几口凉茶,润了润嗓子, 道:“光是假怀孕就已经让我生不如死,不敢想象女子真生孩子得遭多少罪。”
“妈妈真伟大!”他感叹道。
谢明峥道:“何止是遭罪, 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顾棠叹了口气, 点点头随口道:“也是, 毕竟没有麻醉止痛,也不具备剖腹产的条件。”
“剖腹产?!”
“呃,”顾棠自从有了坦白的心思,讲起自己时代的事情都顺口了许多, “就是肚子里的孩子胎位不正, 很难顺利生出来时,或者顺产太痛了, 就用麻醉让人昏睡过去,然后剖开肚子, 直接把孩子取出来。”
谢明峥心中纳罕,脸上却不显, 生怕显得自己太没见识,接着他的话问道:“肚子剖开,人还能活吗?”
“依着现在的医疗技术, ”顾棠摇摇头,“太难了。”
“不管是对人身结构的了解,无菌的环境要求,也不知道麻沸散能不能完全替代麻醉……”
“总之,长路漫漫。”
谢明峥暗暗记下顾棠提到的事情。
他之前便注意到,顾棠像是有某种预知的能力,许多他随口说的东西,恰是此道需精进之处的方向。
提到身体的结构,虽然解剖尸体检验尸体之举推行的时日并不太长,但仵作仍比大夫更为了解,或许可让两者互相学习交流一番。
谢明峥边想着,边又多问了几句。
两人天南海北扯了许多,说到了半夜,却谁都不肯开那个口。
“天晚了,先歇息吧,你明天还要上朝。”顾棠习惯性地起身往里间的床走去,刚走没两步停了下来,“不对,我现在不能睡这了,要不明个长喜公公叫你起床得吓死,我住哪?”
谢明峥从身后抱住顾棠,贴着他的耳朵道:“你今日还是住这里,皇后去世,我明日不早朝。”
顾棠本想说不太合适,就听谢明峥又道:“你也住不了几日了,多陪陪我吧。”
顾棠立刻不说话了。
许久之前,他们便敲定此事了。
谢明峥曾想过,就让顾棠作为亲卫,一直留在宫中陪他。
天工坊诸事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日常事务三位大人打理起来绰绰有余,监察官一职可做之事愈发少之又少,后来便成了顾棠出宫放风用的闲差。
在谢明峥看来,对于他们来说,再合适不过。
顾棠起初也是同意的。
他虽有事业心,但也没有那么大的事业心,不是说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让顾棠的想法改变了。
事情的起因,是两道完全不同的奏折。
一者上奏,说晋陵发生水灾,粮食欠收,希望朝廷能减免赋税,以助食不果腹的百姓渡过难关;另一者却说晋陵风调雨顺,并无灾情,收成与往年差不多,可按时缴纳赋税。
北梁地广,晋陵离帝都千里之遥,谢明峥坐在金銮殿上,哪能事事皆可分辨,就算兼听,也未可明。
此时按着惯例,该派钦差前往,一探究竟。
然而这朝堂之上,谢明峥能用之人不少,可信之人却不多。
晋陵是北梁的粮仓,此地的收成养活了近半数的北梁百姓。若真有水患影响到了收成,来年各处粮食的分配调拨都要有变动;若并未发生天灾,那突然以此要求减税,不是粮仓中的旧粮出了问题,就是有人要动新粮的主意。
事关民生,他必须尽快查清楚,断不能影响来年百姓的口粮。
偏生几个亲卫之中,能担大事的都不在京中。或是巡视边关,或是返乡省亲,或是外出游历学习。
只剩下小五和小六二人。
小五虽然机灵,但为人没有城府;小六看着稳重,其实反应总是慢半拍,半晌憋不出一个屁来。
这两个,哪个都玩不过官场上的那些老油条。
顾棠听说此事后,主动请缨。
一来,他的确想为谢明峥分忧;二来,谁能拒绝过一把侦探的瘾呢。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谢明峥思索良久,派了一名御史作为明面上的钦差,小六随行;再让顾棠与小五领了密旨暗中调查,又从亲卫中抽出一队人马由二人调遣。
次日天一亮,顾棠和小五就火急火燎地出发了。
倒不是他迫不及待想出宫,只是为了赶在钦差大人的前头,瞅瞅晋陵到底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