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但是猛女(112)

作者:珞神月 阅读记录

古代还真是地广人稀。

有御空术,姜璟耗费在赶路上的时间不多,差不多到地方,落下来。

放出气息仔细搜寻,没有发现奇怪的地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山岭。

姜璟把小脑斧放下来,小脑斧也没有任何发现,还好奇的东张西望,这边闻闻,那边嗅嗅。

既然没有找到古怪的气息,那就按照失踪人员的路线走一遍,也许会有发现。

可惜转了一圈,姜璟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眼看天色渐渐暗下来,姜璟决定留下来过夜,有些东西也许白天不会出现,夜里才会显出端倪。

她生了一堆火,顺手打了个兔子,处理一番,坐在火堆旁边守着烤兔子。

空气里飘着一股烤肉的香味,馋的小脑斧蠢蠢欲动。

姜璟抬头望着天空,忽然有些惆怅。

自从小仙男来了后,她貌似是再也没有一个人,现在忽然只有自己和小脑斧,有些寂寞安静呢。

当她拿起烤熟的兔子准备吃,耳朵敏锐的听见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哭声。

“呜呜呜呜……”

是年轻女子的哭声,幽怨悲伤,十分凄凉。

大晚上的忽然有女人哭,胆子小点能被吓死。

很显然,这是一个套路。

一般谁会跑到这种荒郊野外呜呜哭的,就是她祝福的女壮士们也不会这么干吧。

而且声音还能传出这么远。

非常经典的鬼片情节。

白日里毫无异样,夜晚才跑出来。

姜璟面无表情的吃兔子,手艺真的不行,撕兔肉喂给小脑斧。

小脑斧完全不介意的,吧唧吧唧吃的津津有味。

女人的哭声响了好一会儿,许是见姜璟丝毫不上当,声音没了。

“救命啊!”

一声凄厉惨叫。

紧接着是慌乱的逃跑声音。

一个衣衫狼狈的姑娘一边逃窜,一边哭叫救命,紧接着啪叽一声摔倒,一头扎到姜璟火堆旁。

她就像看到一根救命稻草,慌慌张张扑上来,“救命!救我!”

姜璟让开,叫对方扑了个空。

“姑娘,大晚上你怎么会一个人在这里?”姜璟瞅瞅她来的方向,什么都没有。

“是什么在追你?”

姑娘满脸泪痕,哭的一塌糊涂,“有鬼!仙人岭有鬼!”

这个时候应该端碗水让她喝了冷静点,姜璟看看手上没吃完的烤兔子,好心的撕下一个兔腿塞到对方手里,大方道:“吃吧!”

姑娘毫无犹豫,抓着兔腿就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好像几天没吃饭了。

吃完这个兔腿,目光紧紧黏着姜璟手里的烤兔子,咽口水。 :

姜璟把剩下的烤兔子都递给她。

姑娘感激的看她一眼,拼命吃,冷不丁噎住,猛翻白眼。

姜璟犹豫了一下,抬手拍她后背。

居然是热的。

活人?

所幸噎的不厉害,姑娘把兔肉吐了出来,不然姜璟就要给她来个急救了。

本来还以为是女鬼登场的花招,结果居然是活人。

姜璟感觉有点不妙。

这仙人岭到了夜里阴气似乎太重了点,不知不觉间被蒙蔽感知,连活人和女鬼都分辨不出来。

也许并不是没有发现奇怪的地方,而是整个仙人岭都很奇怪,反而没有马上发现。

“你怎么会晚上一个人在这里?”这次姜璟问的认真多了。

姑娘噎了一次,现在谨慎多,听到姜璟的话,连忙道:“我和爹娘乘坐马车经过附近,哪知道忽然起了雾,五米外连路都看不清楚。马好似十分不安,一直在原地嘶鸣,然后……”

她想起什么可怕的事情,神色惊恐,“然后地面忽然塌陷,连人带车都落下去。我昏了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洞窟里面……”

说着,她泪如雨下,哽咽道:“阿爹阿娘带着我逃跑,哪知道洞窟好深,转来转去根本找不到路,我们被困了几日,又饿又累。阿爹说要去找吃的,一去不复返,阿娘和我小心翼翼的沿着阿爹离开的方向追上去,想要找到他,可是……走着走着,阿娘忽然也不见了,四面八方都是黑黝黝的洞窟,我好害怕……”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女人哭的声音,吓得我慌不择路,随便挑了个洞窟就跑,那个声音就像跟在我后面,一直哭一直哭……”

第68章

当大猛A是种什么体验

要说惊险吧,确实惊险,普通人忽然遇上这种事情可不得吓得六神无主。

可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姑娘,竟然毫发无伤,只是瞧着狼狈,实则能跑能吃,精神的很。

姑娘呜呜哭泣,不知道是担心消失不见的爹娘,还是因为莫名其妙一直跟在身后却不见其人的哭声。

姜璟两眼放空,耳边是抽噎声。

小脑斧绕着姑娘嗅了两圈,打个喷嚏,没有其他反应。

姑娘许是哭累了,又实在饿的很化悲愤为食欲,不一会儿把烤兔子吃的精光,只剩下骨架子。看到自己的杰作,她终于回神,低下头,局促的双脚不知道往哪里放。

“对、对不起,我实在太饿了……”

姜璟:“没什么,能帮到你就好。”

又是一阵无言。

姑娘抬眼看看她,怕自己偷看被发现似的迅速低头,很明显想要说什么,但不好意思开口。

姜璟捡起一根树枝拨弄火堆,对方又偷看了她几次,欲言又止。

“什么事?”姜璟问。

姑娘低着头,两手绞着衣袖,声音很小,“……能不能……帮我找找阿爹阿娘……”

姜璟看她。

衣衫蹭了泥土,东一块西一块,漂亮的发髻乱糟糟,沾了草叶子和泥土,就像在哪里打过滚,双手和脸上都蹭了泥土,又因为哭过,一张脸脏兮兮的,根本没有什么我见犹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