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迦跨坐到了小电动上,冷笑一声,“这么点高度摔下来,能有什么事?上车。”
宋霁安乖乖上了后座,没敢回话,只紧紧抱住盛迦的腰,“那我们走吧?疾控中心虽然不下班,但是早点去总比晚点好。”
盛迦应了一声,拧开了小电驴,两人再次上了路,只是这次直到到了目的地,盛迦也没有再说话了,只有宋霁安偶尔发出几个音节,是在感叹滨海公路上漂亮的风景。
深夜的疾控中心寂静无人,只有一盏琥珀色的小灯在值班室,里面值班的女医生给她们开了条子之后问道:“打哪种?破伤风抗毒素还是免疫球蛋白?”
盛迦:“打最便宜的。”
女医生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多问:“去旁边做皮试,皮试结果出来之后再接种。”
她们拿着条子,宋霁安第一次来这里,听见盛迦的选择后有些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盛迦一边等着接种室的阿姨给她上针一边问道。
“这个要不要打好一点的保险一些啊?”宋霁安犹豫片刻才说:“毕竟关乎身体。”
盛迦没有回话,只把手里的单子给她。
宋霁安接过,看了一眼上面的价格,才十块,而徐静丽白天是给了她五百的。
再低头,盛迦正似笑非笑地看向她,这样的神情令宋霁安有些难受,她把单子放回盛迦手里,不再说话了。
可她脸上的神情又陷入了犹豫中,这样的犹豫一直持续到了盛迦打完针,两人走出来。
外面有一轮高挂的明月,盛迦把按针口的棉签丢进垃圾桶后,目光便落在那辆停在门前的小电动身上。
那是一辆纯白外观,与电视上打广告的大多数电动车没什么区别的车,可是盛迦知道它的身价高达三万,需要她晚上在酒店工作半年才能攒下这么多钱,而它对宋霁安来说,只是一辆玩具,磕碰损坏也不会有任何心疼。
宋霁安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就像酒店里的那扇门,门后是热闹快乐的朋友聚会,她打扫的第六楼每一间房间预定一夜都要五位数以上,而对宋霁安和她那个世界的人来说,却只是一晚上小姐妹聚会的普通花销。
哪怕宋霁安是个有礼貌,没有丝毫坏心眼并且热心的姑娘,她真诚地想要和她交好,盛迦却依旧能感到两人之间明晃晃的不同。
就像她可以不问盛迦的隐私,保留盛迦的体面,偷偷找管家问过之后再在她下班时来寻找她,可她依旧不能理解盛迦在受伤之后只选择最便宜的疫苗,还是在她的钱绝对足够的情况下。
因为她并不知道生活捉襟见肘的人对每一份得之不易的金钱都要精打细算,但她又善良地想要保护盛迦的尊严,所以盛迦接种时她才会面露犹豫。
盛迦甚至通过她的神情就能看出她在为难什么。
——如果我帮盛迦出钱,她会不会生气?
她的脸上明晃晃写着这句话。
夜晚的风很凉,这一条路也很漂亮,其实今晚有宋霁安陪她来,很热闹。
“其实你不只是单纯陪我来吧?”盛迦和宋霁安走到小电动身边,淡声说:“你不想回家,又正好看到了我,所以想给自己找点事做?”
宋霁安微愣,随即那张明丽的脸上露出了点惊叹,“你怎么猜到的?”
“我怎么猜到的不重要,”盛迦再次跨坐上了车,“如果你想找个人说话,我可以和你找个地方说,如果你不想,我现在送你回家,算是报答你陪我过来。在这之后我们两不相欠……”
她话还没说完,宋霁安就毫不见外地上了车,在后面说道:“那就拜托盛迦同学带我兜几圈吧,最好能兜大大的几圈。”
第4章 她的妈妈
滨海公路上时不时会有一辆车经过,带来更加呼啸的风,路灯下将小电动的影子拖得很长,这条公路是环形公路,总长两公里,盛迦带着宋霁安绕了两圈之后,宋霁安放目远眺了一眼波光粼粼的海面,突然开口说:“今天是我转学来的第一天,原来学校里的朋友想要给我送行,所以特意来了这里。”
“但是我在中途收到我妈妈发给我的消息,从小照顾我长大的赵阿姨今天去世了,所以我有点难过。”
盛迦没有回话,她说做一个合格的倾诉对象,就真的一句话不说,任由宋霁安说话。
“我小时候妈妈经常要外出做生意,很长一段时间和赵阿姨待在一起,照顾了我很多年,我很依赖她。”宋霁安短短一天已经明白了盛迦的性格,没有强求她回答,只接着说:“后来我六七岁的时候妈妈终于有时间陪着我了,她去哪里都带着我,把我童年的缺失都弥补回来了,赵阿姨又正好那时候家里有事,辞职回了老家。”
“但是妈妈一直很感谢她陪我那几年,这些年也和她经常联系,偶尔她要出差一个月两个月的时候还会请赵阿姨来陪我,赵阿姨像我的家人一样。但是她今天去世了,妈妈说她不希望我去吊唁,只想让我好好在这边上学,我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宋霁安从小就很听她妈妈的话,她乖巧懂事,令人省心,是最招人喜欢的类型,可是她也会有不想听话的时候。
就比如现在,不想按时回家,只想给自己找点事做,转移注意力。
她母亲宋宁秋每年都很繁忙,哪怕为她转学到了这里,也不会长时间陪同她待在这边,今天早上送她到校门口之后就匆匆坐飞机去了香港谈生意。
宋霁安在盛迦身后时不时说两句,大多是她在原来学校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