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穗得亏不知道这群人在心里这么想,如果知道,她肯定……依旧会一项项地排除隐患。
曹穗做事小心到曹操都来催促她,“你那图书馆办得不错,怎么快一个月都还没检查完问题?”
曹穗疑惑道:“阿父你怎么还关心这件事?”
他可谓是把全部心思都花在水军训练上,基本上一旬就要去检阅一次。
曹操自然是听到了民间对他的夸赞,难免就上心了。
“民间对此事尤为看重,不管是读书的学子,还是普通的百姓。”
图书馆给了他们一个能识字的机会,虽然没有能一步登天那么夸张,但终归让人看到了希望。
曹穗点点头,“阿父放心,基本能正式开馆了。”
她抱怨道:“我低估了大家对书籍的热情,到时候怕是得限人数,很多人都只能外借。”
要外借的话,条件会苛刻许多,起码户籍不在本地的就需要支付较为高昂的押金。
但也只是书籍的正常价格,等到还回来依旧能退还押金。
这个负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比起三十钱的读书证,可就很是昂贵了。
曹操听了之后心里满是无语,尤其是见她不是在故意炫耀,而是真心如此觉得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果然还是没变。
在曹操眼里,曹穗这个女儿很矛盾,她对土族官员下手好似从不会手软,或者是产生怜惜类的情绪,可对百姓又充斥着过分的担忧和怜悯。
就像是面对蹒跚学步的幼儿,恨不得搀扶着的同时,在地上铺上柔软的地垫,生怕摔倒的时候让他们疼。
“你操心的太多,若是人人都能进入你的图书馆读书,反而不现实。”
曹穗纠正道:“不是我的图书馆。”
说起这个,曹穗尝试地说:“阿父,图书馆在建造的时候,我可是垫付了许多钱,还找了不少商人,您看看…”
曹操板着脸,斩钉截铁地拒绝,“不看。”
曹穗居然没有继续缠着要钱,曹操都感到意外。
“就这么放弃?”
曹穗颇为无奈,像是看一个老顽童的眼神,“我继续阿父就会拨钱给我?”
谈到钱,曹操开始卖惨,“不是阿父不想,而是你也知道,打起仗来就是烧钱。”
曹穗好笑道:“阿父放心,图书馆这边只要运行起来,不说多赚钱,但起码能自负盈亏。”
曹穗不可能真做成免费项目,起码目前做不到。
“阿父的钱还够吗?”曹穗真心地发问。
打起仗来,粮草马匹武器装备各种损耗,曹穗都不敢看账目。
曹操:“钱银哪里有够的时候?不过幸好去年丰收,粮草还算是充沛。”
不至于拿钱都买不到。
“你手里又有生钱的法子?”
曹穗戳破他那惊喜的眼神,“没有,只是阿父如果实在缺钱的话,我可以带头捐赠点。”
曹操瞬间没了笑脸,“你手里的东西自已把握好,手别松。”
曹穗笑出声来,“我手里最好的东西都是从阿父和阿母那拿来的,给你们用也没关系啊。”
左右只要曹操缓过来,她不相信他会让她吃亏。
曹操佯装生气,“你阿父是什么人?难道还会惦记你的聘礼?”
看来暂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那曹穗也就不上赶着贡献她的大金库了。
图书馆正式开放,外面果然是人山人海,哪怕已经开始限制入内,也有人排队办理读书证,有钱的则是直接办理借书证。
排队的人被烈日晒着,没想到临近午时,居然有冰冰凉凉的茶水喝。
味道带着淡淡的甜味,喝起来还有些凉,不是用井水镇过就是用冰块,但无论是哪种,喝到水的人都说着曹穗的好话。
一些土族子弟直接走办借书证的通道,他们没喝这些,只是难免觉得这位女公子可真是会收买人心,专搞这些小恩小惠。
他们也知道曹穗收买人心有多成功,根本不敢在人群中说这话,借了想要的书离开后才敢吐槽两句。
曹穗连他们父辈的言论都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他们。
若是当面说,或许她还能优雅地回一句“谢谢夸奖”。
第233章 曹冲好学曹穗:幸亏和我不是一个年龄层的
万民图书馆正式运行后,曹穗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当初设置高额的借书押金是为了尽量腾出馆内空间之余,还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
但正式实施以后,她完全忽视了一群不差钱的主来薅她的羊毛。
蔡琰被曹穗请来操持图书馆的事,蔡琰发现馆内一些古籍,尤其是市面上不流通的古籍,几乎要被“借”空了。
原来是许多人很想要拥有一本属于自已的书,但这样的故意在书铺都没有售卖,他们便开始动脑筋到借书上面,借书不还,押金就当作是买书的费用,反正于他们而言又不是出不起价。
但问题是,馆内的余量也不多,这般下去,怕是图书馆不久就要被借空了。
说到底,这是给万民读书的地方,不是用来卖书的。
曹穗听了都有些出神,这才多久啊,就开始找空子钻了。
曹穗朝蔡琰道:“直接在图书馆公告栏写明情况,遗失书籍若无正当理由,会进行信誉分扣除,在证上面标记即可。屡教不改者,将会成为图书馆的黑名单,不允许入内。”
“标注一下,买卖书籍请去书铺,不要因为一已之私剥夺了旁人看到好书的权力。”
这个时候还是比较要脸面的,而且真心喜欢的话,把书借出去,干脆再多花点钱找人誊抄下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