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就是因为她种出来的两种作物,一种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另一种能让他们穿暖。
百姓嘛,能吃饱穿暖后还图什么呢?
有人安然看戏,有人心急如焚,只有曹穗重新干回老本行,三天不到就开始腰酸背痛,明明重体力活儿都没轮到她动手。
曹穗悻悻作罢,只能开启口头指导模式。
等曹穗从农庄回来,曹操才把人喊过去询问。
“你还知道自已是少府卿?把手里的权力丢出去,不怕被人架空?”
曹穗眼皮都不带动,喝口水解解渴才说话,“阿父,少府帮我处理公务的主要是杨修,若是他把我架空,那阿父才应该反省。”
曹操被她强词夺理气笑了,“我反省?”
曹穗理直气壮地说:“阿父以为我坐稳少府卿的位置是靠什么?”
曹操不明所以。
曹穗一副“你怎么这都不懂”的表情,语气颇为语重心长,“当然是靠阿父啊。”
曹操:?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曹操承认曹穗能做少府卿是因为他,但能坐稳可不是他的缘故。
曹穗却是一股脑把功劳都推给曹操,曹操很熟悉她这副模样,每当想要躲懒的时候,就开始给人戴高帽。
“我不和你饶舌。你在农庄是种胡麻?”曹穗前脚收了那么多胡麻,后脚就怕跑去农庄大展身手,曹操合理推测。
曹穗坦然地承认,“嗯,有点想法。”
“什么想法?”曹穗也是直接问。
曹穗这次没有让老父亲等成果出来以后再说,直接坦白,“我发现芝麻,胡麻榨油的效率很高,人啊,还是得吃油身体才好,但平常百姓家,猪油到底是太过昂贵。”
炼猪油的原料可是肥肉,在这会儿肥肉的价格那就是最昂贵的,谁家都缺油,很难会用肥肉去炼油,那样成本合算下来太高。
猪油在市面的流通仅限于富贵人家,百姓平常连称斤猪肉都舍得,更何况买拿猪肉炼的油。
曹穗每怀疑她嘴里的话,曹穗平日里嘴甜,但大事上从来不含糊,更何况是她擅长的农事。
“有多高?”
曹穗心中没底,若是有配套的机器,芝麻榨油能达到百分之四五十,可全靠手工劳力的时代,她直接对半砍。
“一百斤胡麻出二三十斤油。”
曹操哪怕心里做好准备也被这个数据惊讶到,但想到胡麻的产量并不高,心一下就冷了。
“那你慢慢地种。”曹操本来就支持曹穗,这下子只会更加支持,“我派点人给你。”
曹穗一喜。“多谢阿父。”
曹操的人和她的人肯定不能相提并论,若是有人来找茬,那就是打曹操的脸。
“阿父你果然是心怀天下,时时刻刻都惦记着百姓,一听到胡麻可以榨油改善民生便大力支持我,女儿心中实在是感动不已。”
“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可终究是难沾荤腥,若是此举能成,阿父的功劳便能再上一层楼,百姓也会将您放在心中,当做真正的父母官。”
曹穗还想说话,却被曹操打断了,他的语气颇为无奈和嫌弃,“行了行了,想要扯我大旗就直说,从小到大就会这一招。”
曹穗笑嘻嘻地凑上去,一点都不在意他的嫌弃,“没办法,谁叫阿父是个慈父,明知道我耍小心思还纵着我呢。”
是啊,曹操他自已就吃这一条,一张脸想要板着可偏偏不由自主地笑出褶子来。
第213章 两大神医的会面
曹穗也不知道何为低调,她想要低调但其他人不允许,盯着她的人不知道多少,比起偷偷摸摸被他们看出来,还不如一切都大大方方的展示出来。
曹穗把曹操的人明晃晃地带到农庄,出城前就差绕城三圈的招摇过市。
曹穗来往于内城外城,身体也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生活,气色反而比往日成天坐在屋子内要好。
没过多久,黄丹红和张仲景终于处理完许昌伤寒的事情,回邺城了。
张仲景确实不想跟着回来再入官场,但黄丹红可是和华佗有过多年打交道经验的人,对于张仲景这类对医痴迷,又心怀百姓的良善之人,引诱起来实在是太简单。
一个华佗就足够了。
当初许昌伤寒的时候华佗很不巧地不在邺城,他向来自由惯了,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听闻许昌的伤寒时赶回来都差不多收尾了,但也被曹操留在邺城。
理由是他年纪大了别到处乱跑,想要治病救人邺城足够他发挥。
华佗当初的表情可谓是十分难看,曹穗回来后还专门找她吐槽,说丞相现在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曹穗笑得不行,好声好气地哄他别计较,但承诺他可以帮忙开医馆收学徒才作罢。
曹穗从农庄回来就见到了早已等待好的黄丹红,见她只是瘦了些没有其他问题,脸上也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欢迎回来,这次可真是辛苦丹红了。之前防治伤寒的功臣都被奖赏了,就剩下我们几个,趁着这个机会,我正好去把我的奖赏拿回来。”
黄丹红每推辞,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在父女俩身边这么多年,她也不会扭捏,更何况不单单是她一个人的问题。
“张医师跟着我回来了,不过已经去找师傅了。”黄丹红面露无奈。
曹穗不意外,还很期待两人的会面,“两位都从医多年,好不容易遇到医术高明的同行,难免激动。”
“只要他们不是废寝忘食地研究医学就好,到时候还得让丹红守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