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殿下舍不得,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沈十三跟在殿下身边这么些年,也是第一次见殿下对一个女子如此上心。
可现在殿下竟然愿意带着孟家做生意,沈十三就有点搞不懂了,孟家不是帮那位小姐逃跑的帮凶吗?
要是孔思弗在的话,立刻就会明白萧桓衍这一手是打算将孟家的生死紧紧捏在手里。
海上生意,成则一本万利,输,按孟家的家底来算的话,八成会倾家荡产,毕竟海上各种风险都是未知的,船要是翻在海里,就是连人带货都有去无回了。
萧桓衍道:“你照做就是。”
“是!”沈十三领命退下。
萧桓衍才走到书案后坐下,对一直站在一旁的张越道:“你坐吧,别拘着。”
张越忙抱拳道:“属下不敢!”
“这里没别人,坐下喝杯茶。”
张越才恭敬地坐了圈椅的一半。
萧桓衍道:“此次来泉州,除了处理一些事务,也是带你回来看看,这几日你就不用当值了,好好去祭拜你祖父和父亲,也替本王上一炷香。”
张越听到主子这么说,刚毅周正的脸上双眼微红,压抑着情绪道:“是,属下谢公子恩典。”
张越原是泉州陈家子弟,原名陈越。陈家世代镇守沿海,被仁宗封为镇海侯,祖父陈睦袭爵后,曾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总督沿海四省军务,抵御倭寇,权倾一方。
庆和二年,倭寇数万人侵扰浙闽一带,镇海侯陈睦带兵抵御,不知怎的得罪了监军太监王雨,王雨写密折诬告陈睦“养寇自重,故意贻误战机,以致倭寇劫掠边民。”
在王雨诬告陈睦时,陈睦已经于金乡卫大败倭寇,歼敌无数,将倭寇逼退海外百里,是庆和帝继位以来沿海抗倭的第一次大捷。然而庆和帝还是下旨将陈睦押解回京,陈睦亲向庆和帝陈述金乡卫之战,请求庆和帝明察此案。
庆和帝却认为陈睦冒领军功,欺诞不忠,下旨将陈睦斩首,陈家夺爵,抄家流放,而诬告陈睦的王雨却成了金乡卫之战大功臣,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从四品,仅次于掌印太监曹忠,成为庆和帝的又一心腹。
庆和帝如此发难,不过是因为当年陈睦支持过萧桓衍的父亲恭敏亲王。
萧桓衍在封地得到消息的时候陈家已经落罪,他本欲在流放的路上将陈越父子救回来,不料陈越的父亲已经死在流放的路上,萧桓衍只救出了陈越,之后陈越换了身份留在他身边,做容王府的亲卫副指挥使。
在外人看来,陈家后人都已经死绝了,无人会想到陈睦的孙子还好好的活在世上。
当年镇海侯五万亲兵,如今分散在沿海各个卫所,在不同将官的麾下,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曾随陈睦出生入死,一度只认镇海侯。
张越是陈家后人,这些年一直与各卫所的亲兵都暗中联系,这也是萧桓衍此次带张越出来的原因。
借张越之手,萧桓衍将沿海的军队逐渐掌握在手中,将来,到了那一刻的时候,对上庆和帝,才会有更多胜算。
第39章 相处
这几日苏蕴雪一直被关在房间里, 她从窗户往外看,只见是个不大的院落, 院墙高筑,看不到外面的光景。
门口守着两个丫鬟,看上去年纪轻轻,却一脸稳重端庄,不苟言笑。
苏蕴雪算着日子,她被关在这里已经三天了,每当她问给她送饭的丫鬟可不可以见见崔嬷嬷,丫鬟都只是摇头, 多一句话都不说,她问这里是哪里, 依然没有人回答,苏蕴雪一度以为这两个丫鬟都是哑巴。
这期间容王也没有来过,只派了人来要她写给钦安伯府的信。
苏蕴雪随便写了几句, 把事情交代了,大概就是我病好了,没死成,容王依然要我做妾,你们看着安排云云。
装都不装了。
至于苏家那边要怎么处理就是他们的事了,踢皮球嘛, 谁不会啊。
真正让她担心的是崔嬷嬷,自从被带到这里,她就再也没见到过崔嬷嬷, 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
她吃不准容王的性格, 但她明白一点,无论是她还是崔嬷嬷, 容王想要处置她们轻而易举,在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前,苏蕴雪不敢硬碰硬。
就这样又干等了几日,萧桓衍再次来到苏蕴雪待的院子。
苏蕴雪上前行了个礼,便迫不及待道:“殿下,可否让我见见我的嬷嬷?”
萧桓衍看着神情焦灼的少女,难得好心道:“她就在这个院子的后罩房里,不会有人亏待她。明日本王就要回明州,你与本王同行,等回到王府,依然让那婆子来伺候你,别着急。”
“所以,我们现在还在泉州?”苏蕴雪试探地问道。
萧桓衍不置可否。
苏蕴雪内心已经掀起惊涛骇浪,虽然之前她早有猜测,毕竟一夜的时间,容王再能耐也不会将她带到离泉州多远的地方,可当她知道她还在泉州的时候,还是很震惊。
大宁朝的藩王,无诏是不得离开封地的,容王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泉州。
苏蕴雪想到以前在苏家时听到的关于容王的身世和他与今上的恩怨。
没想到此人表面光风霁月,实则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就这样还想强迫她去王府……
试问自古以来有几个藩王造反成功的,她可不想当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