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桓衍不由来了兴致:“人要多少都有,你拿什么谢我?”
苏蕴雪站在离萧桓衍三步远的位置,闻言动作流畅自然地将身上的衣裙脱掉,只着牙白色暗纹素绫主腰,大片雪白的肌肤暴露在烛光下,萧桓衍被这惑人的白晃得失神片刻。
寝殿内铺了地暖,是以苏蕴雪并不觉得冷,她赤足走向萧桓衍,雪白柔软的胳膊攀上他的颈项,二人近在咫尺,呼吸相闻。
苏蕴雪偏头打量着萧桓衍俊美的脸,眼神淡然,从眉到眼、到鼻、到唇,她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他线条优美的唇,似沉思,似迟疑。
苏蕴雪能感受到对方渐渐灼热的视线,手掌在腰上不断加重的力道,以及越来越明显的呼吸声。
在对方越来越不耐的时候,苏蕴雪终于不再拖延,仰头吻上他温热的唇,唇齿勾缠,呼吸交融。
萧桓衍握着苏蕴雪的腰一个旋身,将人压到在衾被之上,彻底掌握主动权,云情雨意,缱绻难终。
第二天一早,天色还未完全亮的时候,苏蕴雪就带着萧桓衍给她的人前往当初崔姨娘去世的那个庄子上。
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防备又抗拒,只有崔姨娘,耐心温柔地抱着她,哄着她,给予她以前从未体会过的母爱,甚至为了她的终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虽然崔姨娘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真正的“苏蕴雪”,但她的的确确享受了不属于自己的爱,理所应当偿还。
苏蕴雪和崔嬷嬷带着人在庄子后山找了很久才找到崔姨娘的坟,因许久无人祭拜,当初立的碑已经歪斜,碑上字迹模糊,坟头早已被枯枝杂草覆盖。
苏蕴雪抚摸着残破的墓碑,轻轻叹了口气,命人将坟头的杂草先清理干净,然后再起出棺木。
第62章 娘家
苏蕴珠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 今日要回娘家,她心情难免有些激动。
她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忙前忙后地为她整理衣饰, 当结香往她的牡丹髻上插了一支酒盅大小的山茶花金簪时,苏蕴珠问结香:“殿下呢?正院那边刘公公可有回话?殿下今日是否和本宫一同去伯府?”
虽然昨天一进京城王府就将朝觐的折子递进宫去了,但等宫中回信最快也要今天,进宫也是明天的事了,所以现在萧桓衍一定还在王府内。
昨夜苏蕴珠为了萧桓衍能和她一同回伯府,曾主动去过正院,却被刘如意挡了回来,只能请刘如意代为传话。
结香一边给苏蕴珠梳头一边从镜中偷看她的神情:“今儿一大早承奉正就派人过来传话, 说殿下要准备朝觐的事,先不过钦安伯府了, 等进宫见了皇上再说。”
苏蕴珠难得有些容光焕发的脸上神色黯淡下来,虽说对殿下的拒绝早有准备,但真听到来人这么说还是会忍不住失望。
苏蕴珠又对结香道:“你差人去东边儿问问雪姨娘好了没, 没得让本宫等她。”
京城时雍坊的容王府,规制和明州的略有不同,萧桓衍住在正院,苏蕴珠住在西跨院,苏蕴雪则在东跨院。
结香随即召来一个小丫鬟,让她去东跨院催一催。
苏蕴珠收拾妥当的时候, 小丫鬟回来了,站在门口磨磨蹭蹭不敢进来,凝香见了, 骂道:“在那缩头缩脑的做什么?雪姨娘准备好了吗?”
虽说王府侍妾被称姨娘合情合理, 然苏蕴雪自进府那日,容王府众人以示尊敬, 都称之为夫人,只有苏蕴珠,一直固执地称苏蕴雪为姨娘。
小丫鬟磕磕绊绊地回答:“东跨院那边说,雪……雪姨娘天不亮就出门了,身边跟着的是卫指挥使。”
苏蕴珠骤然变色:“你说什么?!”
小丫鬟吓得一抖,说话都带了哭腔:“奴婢不知道,奴婢是听碧溪姐姐说的。”
碧溪是后来在苏蕴雪身边伺候的大丫鬟之一。
苏蕴珠看着镜中打扮得妆容精致的女子,嘲讽地勾了勾唇,觉得自己宛如一个小丑,终究是她低估了苏蕴雪。
她远嫁两年,难得有机会能归宁,容王不待见她,不肯跟她一起回娘家,如今连苏蕴雪都敢无视她,竟然自己先出府了。
苏蕴珠吩咐孙嬷嬷:“你快派人去伯府报信,苏蕴雪很可能提前去了庄子上,让父亲无论如何拦住她,不要让她得逞!”
钦安伯府。
苏柏年和周氏昨夜接到苏蕴珠的信,得知他们进了京城都喜不自禁,大清早就收拾妥当前往老夫人的和寿堂。
老夫人也早早地起来,身上穿了去年过寿时苏蕴珠派人送来的青黛色缂丝如意纹褙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带着同色额帕,打扮的神采奕奕。
周氏进门就开口赞道:“老夫人今儿打扮地可真精神,看上去年轻了十几岁,珠儿一会儿回来看到,一定十分高兴。”
老夫人满眼笑意,开口道:“如今可得称王妃,待会儿可别一激动就忘了。”刚说一句就用帕子捂着胸口喘了两口气。
当初伯府写信给容王府说老夫人病重,倒也不是说假话,当时的确病的有些重,如今虽未大好,却无性命之忧。
苏柏年见状道:“母亲病还未大好,当心身子。”
老夫人握着手帕的手摇了摇:“无妨,我有数……二房呢?人怎么还不过来,一会儿难道还要容王妃等着他们不成?”
这时一个神色凝重的婆子进来传话:“老夫人、伯爷、夫人,刚才王妃派人来说,三小姐今儿一大早就带着人往庄子里去了,恐是要先给崔姨娘迁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