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掉了。”她有些失望。
桌席上锦英正在和菱儿聊得热火朝天。她们一直在宫外,又不用关在宅门里,对京城各处的景致是如数家珍。
“小姐,”菱儿对徐复祯道,“一会儿我们去街上逛一逛吧?外面的花灯很好看的。”
徐复祯有些没精打采地说道:“我们还是回府里祭月吧?我有点儿累。”
锦英连忙道:“那我们就回去吧。小姐大病初愈,外面又凉,还是不要折腾了。”
她唤来堂倌下去备马车。
那堂倌下去不多时,包厢的门又敲响了。
“这么快?”水岚讶异地过去拉开门,“霍、霍大人?”
徐复祯循声往门外望去,见霍巡就站在门口。
她统共就见过他两回,1回 他穿着绯红色的官服,有种令人不敢亲近的冷然,这次穿着深青色的常服,反倒褪去了那冷峻,带出几分温雅的亲和来。
“帮我问一下你们小姐要不要去御街看看花灯?”
他的话虽是对着水岚说的,眼睛却看着徐复祯,轻轻地挑了一下眉尾。
徐复祯还没开口,锦英先道:“小姐不舒服,我们打算回去了。”
霍巡便道:“我正好要回去,那就顺路送送徐姑娘吧。”
这时堂倌已经在门口备好了马车,正好走上来给锦英回话。
锦英也不好再推拒,只好由着霍巡跟她们一道回去。
路上,徐复祯和锦英水岚两人坐在马车里。她掀开一线侧帘往外看,正好见霍巡和菱儿在前面骑着马并行,两人低声说着话。
徐复祯醒来的时候是不认得菱儿的,不过菱儿个性率直可爱,倒是跟她合得来,颇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
她问水岚:“菱儿跟霍大人很熟吗?”
水岚看了锦英一眼,锦英便答道:“菱儿跟谁不熟?”
徐复祯一想也是,她有些羡慕起菱儿那不拘小节的个性来。她每每见到霍巡,就有些莫名的紧张,可是没见到他的时候,又忍不住去想他。
真是奇怪,当初他向她表白的时候,她也没有那么多辗转反侧的心绪。
马车在徐府门口停下。徐复祯掀开车帘,见霍巡已经站在一旁朝她伸出手,她下意识把手搭了上去。
他的手修长劲瘦,带着温热的触感,腕间一用力便把她接下了马车。
菱儿凑了上来:“霍大人,你一会儿自己回府里么?”
“嗯。”霍巡应了一声,眼睛还是看着徐复祯。
“一个人过节多孤单呀!”菱儿看了看水岚和锦英,“你们说是不是?”
锦英没说话,水岚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是有点。”
徐复祯抬眸去看霍巡:“霍大人也一个人过节么?”
霍巡看着她:“那我能跟徐姑娘一起祭月么?”
徐复祯脸上有些燥热,她瞧了瞧锦英的神色,试探地问道:“锦英,你觉得怎么样?”
她总觉得锦英才是徐府的当家人。而且她敏锐地察觉到,这里最不喜欢霍巡的人就是锦英。倘若锦英点头让霍巡留下来,那可就不是她不矜持了。
锦英看着她那小心翼翼的神色,无奈地说道:“小姐既然想让霍大人留下来,奴婢当然不会反对了。”
这个锦英!徐复祯有些难堪地攥紧拳头,锦英说话怎么一点面子都不留给她!
忽然,方才那温热的触感重新包裹在她攥着的拳头上。是霍巡握住了她的手。
徐复祯下意识把手一收,却被他牢牢握在掌心里,根本动弹不得。
她惊慌失措地抬头看霍巡,却见他面上一派若无其事的模样,袖中的手却紧紧牵着她往府里走。
徐复祯心里砰砰直跳,又怕强行抽离的动作太大,引来走后面的菱儿和水岚的侧目。
其实她不知道,他们的动作根本从头到尾都落在了她们眼里。
菱儿在一旁朝水岚挤眉弄眼,水岚虽然红着脸,唇角却是弯着的,只有锦英沉着脸。
霍巡一直牵着她走回庭院里,才神色自若地松开了她的手。
徐复祯手心都攥出冷汗来了,她悄悄地在袖子里擦掉了手心的冷汗,又将两只手交叠起来,试图用另一只手来分走手背肌肤上泛起的灼热。
庭院里已经放了祭月的桌案,上面摆着香烛酒水和瓜果月饼。
徐复祯在案前坐下,也假装若无其事地抬头赏月。
今夜的月亮真圆。现在正是戌初时分,饱满的望月高悬在朗阔的夜空,外围缠着一缕柳絮般的阴云,因而透出淡淡的红。
徐复祯蓦然想起在天香楼的那一瞬对视。那时他的眼里映着的红纱灯笼多么像这轮月亮啊。
她偏过头去看霍巡,他此刻却正看着她。离得近了,她清晰地看到他眼里倒映着自己的影子。
徐复祯心里怦然乱跳起来,她鼓足勇气道:“你……你,你刚才是什么意思?”
霍巡轻声道:“你希望我是什么意思?”
徐复祯垂下眼睫,手背还隐隐发着热,她的手攥起了袖口。
这话凭什么是她来说呢?明明是他喜欢她。他该不会以为牵个手她就得沦陷吧!
徐复祯故作从容道:“你以后不要这样了。我还没同意呢!”
霍巡沉默片刻,歉声道:“是我唐突了。”
徐复祯有些意外,她本以为照他的个性,应该不会那么轻易地打退堂鼓。
可是失落之余,又微微松了一口气。因为她实在还没想好该怎么面对这件事。
气氛诡异地沉默了下去。
菱儿连忙张罗着给他们斟了桂花酒,又分了一枚月饼,递到各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