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巡于是指了两处关隘与一处大堤,刚要解释,徐复祯已先开口问道:“这处河堤重要在哪?”
“位置很险要。”霍巡道,“这处河堤是西渠汇入黄河的要道,下游有上万顷耕地和十数万人口。”
徐复祯见他这么了如指掌,不免疑心他是做过功课,于是试探地问道:“那要是开闸放洪,岂不是……”
霍巡哭笑不得:“这处河堤就是为了截流防洪而修建的。若是放洪,下游的耕地和百姓都要被淹,后果不堪设想。”
徐复祯见他神情坦荡,并不像有所预谋,这才放下心来。
她走到霍巡身后,微微俯身看着他手里的舆图,伸出一根纤长的手指在那处河堤上一比:“那要是河堤决口了呢?洪水一来,岂不是断了下游的生路?”
她俯身说话的时候落下一绺发丝,轻轻拂着霍巡的脸庞,似有若无的刺挠分走了他的心神。
他有些心不在焉地说道:“都水监在汛期前会检查的,一般不会决口。”
徐复祯有些着急:“可是今年下了很久的暴雨,水位太高把河堤都冲塌了。”
霍巡正轻轻笼住颊侧的发丝,一听徐复祯的话,不由抬眸看她:“谁告诉你的?”
徐复祯犹犹豫豫道:“我梦到的。”
她怕霍巡不相信,便跟他细讲了记忆中前世洪水的细节,末了又道:“我的梦很灵验的。”
霍巡听她讲的那些细节,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却不忘调侃她:“那你有没有梦到过,我们何时才能修成正果?”
徐复祯脸一红,又有些沮丧。她前世跟霍巡是错过了的。
她沉默一瞬,自我安慰似的说道:“我的梦都是坏事情。好事是梦不到的。”
霍巡察觉到了她的低落,便轻轻握住她的手。徐复祯顺势俯低身子,用另一只手环住他的肩颈,将脸颊贴在他的脸上蹭了蹭。
霍巡心中意动,一转过头,颊侧的如兰幽芬却突然远离了。徐复祯若无其事地站直了身子,只有耳尖留着一点绯红。
见他望过来,她欲盖弥彰似的引回正题:“依你之见,这事该怎么办呢?”
霍巡敛起神思,沉吟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应该立即让都水监检查河堤,若有隐患,则立刻调派河北军撤走西渠河堤下游的百姓,其中壮年者征作丁夫,协助河埽司加固堤坝。”
徐复祯犹豫道:“若是人都撤走了,河堤却没有决口呢?”
霍巡笑道:“那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徐复祯豁然开朗。是啊,她怎么还怕人撤走了堤却没有决呢?真是当局者迷了。
她转过眸光看霍巡,颇为认真地问道:“那你到时候不会参我一本劳民伤财吧?”
“当然不会。”霍巡忍俊不禁,又补充道,“霍中丞也不会。”
徐复祯这才放下心来,道:“那我立刻着人去安排。此事要的就是占个先机,迟了就没用了。”
霍巡又道:“要从京里派人过去监管。”
他想了想,给徐复祯说了几个都水监和工部官员的名字。
其实他第一个想到的人选是秦萧。秦萧在这方面是有点本事的,可是他还不至于在徐复祯面前举荐秦萧,朝中也不是只有秦萧一个人可用。
未免她多心,他提的这几个官员都不是成王麾下的。
徐复祯却道:“这是天灾,办好了没有功,办砸了就是大过。既然是我提出来的,有什么问题也该由我顶着。用谁我心里有数,不好再麻烦你了。”
其实,她心里的人选就是刚被罢职待罪的熊载良。
现在彭相还不能倒下,所以熊载良她得保。这事办好了虽然没有功,却是一道免死金牌,将来可以重新起用熊载良。
当然,徐复祯是不敢告诉霍巡的。
她刚从霍巡口中讨完主意,转头就把他要罢黜的人保下了。连徐复祯都觉得,自己真是太可恶了。
如果他们没有和好,那她使这尔虞我诈就不惭愧了。偏偏他又待她好得不行,难免令她生出几分心虚。
她走到霍巡面前,郑重其事地帮他戴上官帽。
霍巡有些意外地按住她的手,却听徐复祯轻声道:“帮你整衣戴冠,是我甘愿的。”
她的嗓音低低的,却带着一丝天然的勾人。她少见这样的主动,可这殷勤体贴的模样真让人难以拒绝。
于是霍巡便由着她牵着站起来。徐复祯站在他面前上下端详了一番,见无处不妥帖,这才又伸出手来,象征性地替他理了理本就挺阔的衣领。
霍巡执住她的手,拉到唇边轻轻地吻了一下。
徐复祯低着头,桃花面上飞起一抹红霞。霍巡看出了那羞涩,却没看出那分心虚。
第90章
送走霍巡,徐复祯先去了枢密院找周诤要调令。
周诤习惯了她没来由的行事,虽然心里犯嘀咕,却还是把河北军的调令给了她。
倒是找彭相要人事调令颇费了些工夫。徐复祯费了好些口舌才说服了彭相,让他把熊载良放出了京。
熊载良的调令发出去以后,成王的人可能不会注意,但是霍巡一定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徐复祯觉得他肯定会生气,倒有些不敢面对他,干脆躲了起来,连值房也不去了。
她又传话锦英,让锦英手下的商行大量收购赈灾物资运往大名府邻近州府,以备急需。
总之万事俱备,徐复祯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下来。
七月初二,大名府西渠河堤决口。
因河北军提前疏散了下游百姓,又征召了千员丁夫备命,因此及时堵住了决口。最后淹田千顷,死伤数百,已是极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