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明媚温暖,落在身上很舒服,孟跃垂下眼,享受此时光景。
十五皇子一直待到傍晚才离去,明儿是家宴,后宫众人聚一聚。
但太后在大慈悲寺礼佛,派人早早递了消息,今岁不回宫。
无怪乎太后不归,先帝在时,后宫清幽,帝后恩爱。先帝去后,后宫挤满了莺莺燕燕,太后打着修行的幌子离宫,求个清静罢了。
家宴在太和殿内举行,满殿辉煌,珠光璀璨,在一众贵人间,孟跃的目光落在帝王左下的少年。
这是孟跃第二次见到太子,上次十六皇子“中毒”,太子匆匆现身,他裹在人群中,孟跃只瞧了个侧脸。
如今明光照亮太子的脸,尽管眉宇间还带一丝稚气,但也是剑眉星目,君子端方,兼之三岁能诵,七岁谈百家,与孟跃想象中的储君形象差不离。
如果他能上位,应会善待兄弟。
她看的久了些,太子似有所感,下意识追寻而来,对上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
十六皇子挥手笑,“太子哥哥好。”
太子一愣,随即弯眸:“十六,你身子可好些了?”
十六皇子点点头又摇摇头。
太子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承元帝幽幽接茬:“他想说他还没好全,要养养。但凡这心思放学业上,也不至于背不出一篇文章。”
“他”指的是谁,不必多问。
太子附和:“十六年幼受此苦难,确实该静养。”
承元帝冷哼一声,啜饮一口酒,继续欣赏歌舞,一旁的皇后面色微僵。
太子落座,忆及方才对话,父皇语中嗔怪,对十六透着亲昵。
什么时候的事?
是因为十六中毒?
父皇惯常惜弱,当年顺嫔被构陷,蒙受冤屈,父皇才将顺嫔擢升为妃。
清亮的酒水倒映华光,十一皇子起身恭贺,妙语连珠,引得天子展颜。
承元帝看向梅妃,“小十一愈发机灵了。”
梅妃盈盈回望承元帝一眼,低眉浅笑,面若芙蓉,“那孩子调皮,平日里可让臣妾头疼。”
“母妃…”十一皇子嗔道。
承元帝朗笑:“小子调皮些好,看着就精神。”
梅妃含嗔带情的瞥了承元帝一眼,“圣上如此,十一往后愈发有底气了。”
俩人眉眼传情,视在场诸人若无物,皇后连淡笑都维持不住,冷冷盯着梅妃。
孟跃飞快看了一眼淑贵妃,艳若牡丹,两颊飞霞,不知是酒气熏的还是气的。
十七皇子仗着年纪小,撒娇卖乖,四皇子开口帮腔,承元帝问起四皇子的政事。
四皇子与行五的太子同岁,年十六,已经入朝当差。
这俩人当真是冤家,从前在上书房,太子素有才名,四皇子不遑多让。四皇子的外祖是大儒,他年少七步成诗,一举成名。如今入朝,俩人也难分伯仲。
这俩皇子打擂台,将上面的二皇子和三皇子衬的黯淡无光。
而大皇子早些年去了。其龙凤胎妹妹前几年嫁人,母妃贤妃在宫中默默度日。
当初孟跃考虑过是否去贤妃宫中谋差,不过眨眼又作罢了。
还是十六皇子好,殿内明争暗斗都乱成一锅粥了,十六皇子舞着勺子,趁热将百合粥干掉,还要再来一碗。
凑巧他今日穿了一身草青色夹袄,小脸微圆,嫩的像枝头刚刚绽放的绿芽,浑身散发生机。
明光烈烈,宴会终了,诸妃嫔尽数告退。
顺妃面上难掩疲惫,妃嫔们打机锋,虽未殃及她,但也心累。
十六皇子拉住顺妃的手,同她说话,孩童的天真稚语犹如暖流淌过心间,顺妃温柔道:“天黑路滑,珩儿慢些。”
十六皇子点点头,看一眼身侧静默的孟跃,忽然松开顺妃,抢了小全子手里的宫灯,哒哒哒往前跑,明快雀跃:“母妃,我给您掌灯。”
他半个小身子都没入昏暗里,顺妃急道:“珩儿,莫闹。”
孟跃大步追上去,十六皇子眼珠子一转,撒丫往前跑,宫灯在奔跑中晃晃悠悠,犹如狂风暴雨中的孤舟。
顺妃急道:“快去追十六殿下!”
十六皇子身量小而灵活,还弃了灯,四下黑暗,一个错眼,十六皇子就不见了。
孟跃心如擂鼓,跳跃着要冲出她的嗓子,十六皇子平日里活泼乖巧,冷不丁熊一回,孟跃才发现她也够气的。
“殿下,殿下别玩了。”
“十六殿下——”小全子他们快要急哭了,摇晃的宫灯将草木映的诡谲冰冷,仿佛里面藏着蛇虫巨兽,骇人得紧。
尽管理智告诉他们,这个时节蛇冬眠了。
孟跃厉声道:“所有人噤声。”
她气势太足,又在主子跟前得脸,众人下意识照做,东北方向来不及掩藏,窣窣作响。
孟跃几步上前,将爬到树上的熊孩子拎下来,十六皇子蜷缩成一团,犹如被咬住命运后颈的小猫崽。
顺妃赶来,看见儿子又急又气,“大晚上瞎跑什么,知不知道母妃担心。”
十六皇子乖乖认错,被母妃数落回春和宫,另加三百字检讨。
十六皇子恹恹应声,回了偏殿。
孟跃照顾他盥洗时,衣摆被扯了扯,“跃跃,你不要生气。”
小全子偷瞄一眼,心道悦儿姑娘这回也被殿下吓坏了。虽不敢生十六皇子的气,但不是不会。
一抬头,孟跃行来,“水有些冷了,劳烦小全子公公添些热水。”
小全子立刻应了,退出偏殿。
孟跃这会子冷静下来了,察觉异常,十六皇子一直都很贴心,念过孝经之后,更知道爱惜自己,省得顺妃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