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宫女,实则谋士(157)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他像小狗一样,蹭着孟跃的颈子,脸颊,分明是在叙述事情,可在孟跃听来,却像撒娇。

她覆在顾珩的手背,眉眼温柔:“我有时也会这么想。”

只是很快孟跃会想到顾珩的身边是不是有了其他人,心中又会冒出一股酸涩,便歇了心思。

但这些不足与顾珩道。

她话音落下,感觉腰间的手更紧了,耳边传来喘息,“跃跃,今晚别走了,好不好。”

夜风吹动树影,云层蔽了月光,孟跃只是一个怔愣,回过神来对上顾珩期望的目光,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那张窄小的软榻容纳两个人实在委屈,两个人不得不努力贴近,汗意生起,一只手圈住她的腰,将她搂入怀中,当她靠在顾珩的怀里时,神情十分微妙。

那是一种长久以来的习惯被颠倒了的不适。

顾珩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哄着她:“跃跃,快睡了。”

孟跃那种微妙感更强烈了,她挣了挣,没挣开,顾珩拍着她的背哄睡。

孟跃:………

原来心里荤黄的人是她啊,她还以为今晚会……

顾珩分明是在模仿她曾经照顾顾珩时的行为。

孟跃心下好笑,眉眼舒展,不知不觉睡下了。

顾珩听着怀里平缓的呼吸声,从枕下摸出一颗糖豆,弹指熄了烛火,屋内陷入昏暗。

他亲亲怀里人的额头,弯眸睡下。

这一觉两人都睡的极好,醒来已是天光大亮,顾珩出去一趟,回来提着热水早饭。

孟跃一侧梳洗,顾珩摆上桌饭,他忽然抬眸环视四下,有感而发:“跃跃,我们真像一对农家夫妻,静谧美好。”

孟跃心说农家夫妻可没这么悠闲,谁种地谁知道苦。

她面上应声,看见桌子的蟹黄毕罗,习惯性夹顾珩碗里,顾珩喜笑颜开,眼睛亮亮给孟跃布菜。

很可爱,孟跃指尖摩挲,忍住揉揉顾珩脑袋的想法。

用过一顿丰盛早饭,顾珩一直缠磨,但孟跃还是得离去了。

数百人在等她。

顾珩只好退一步,提出送孟跃回城。

这条路终有尽头,城门外,顾珩从袖中拿出一物,丝绸包裹。

孟跃好奇,“我可不可以拆开?”

顾珩垂眸不语。

孟跃便不问了,她握住顾珩的手,手指勾勾他的手心,用口型道:回见。

随后,她进城没入人群中,离得远了,孟跃才拆开丝绸,里面不是什么名贵物,而是一截斑竹。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孟跃抚摸竹身,冷冽淡漠的眼里浮现柔情,心脏在汹涌的人潮中剧烈跳动。

她呼出一口气,将斑竹重新包好,妥帖放入怀中。

头顶天色湛蓝,今儿是个好日子。

忽地,孟跃驻足。

只顾着同顾珩卿卿我我,忘了跟他说正事了。

孟跃捂额,惦记着过两日与顾珩分说,谁知队伍里忽然出了意外,原是跟随孟跃的一名赵姓花娘被城里乡绅看中,当街抢人,陈昌带人赶去时,赵花娘在被乡绅强迫时失手打死了乡绅。

杜让听闻后,第一时间寻着孟跃,“那乡绅背后有人,你们快些离去。”

孟跃只能匆匆留下一封信给顾珩,连夜带人离开江州,之后沿海南下,再往西行。

因着路程赶,陈昌他们这些旧人还好。周杏儿等新加入的人就受不住了。夜晚一行人露宿野外,火堆熊熊燃烧,方驱散冷意。

周杏儿坐在火堆旁,搓了搓胳膊,烘烤自己的饼子,不免怨念:“又不是黄花闺女,扮什么贞洁烈性。”

这话没头没尾,却因为指向性太强,让人顿时明白她在指谁。

赵花娘羞愧低下了头,她的好友兰芳忍不了,当即喝问周杏儿:“你阴阳怪气谁呢。”

周杏儿取了饼子,“我自言自语,不行吗?”

“你……”

赵花娘拦住好友,“别说了,不要为我惹了郎君的厌,咱们能跟着郎君已是大幸了。”

兰芳愤愤瞪了周杏儿一眼,陈昌过来巡视时,风波已经平了,周杏儿举着饼子道:“陈朗,饼子烤好了,你尝尝。”

她双眸莹润,粉面桃腮,端的是小女儿娇羞。

陈昌神情一滞,不太自在:“我吃过了,你自己吃。”说完陈昌离开了。

火堆边传来讥笑,周杏儿柳眉倒竖:“你笑什么?!”

兰芳挑眉:“我自言自语,不行吗?”

“你……”周杏儿背过身去,不看她们。

次日天边青灰,队伍里有了动静,一行人洗漱,吃早饭,继续赶路。

孟跃知道女子不易,队伍里的马车除了运送货物,特意留了位置,供女子们轮流坐一会子,又下车行走。

这样既能锻炼体能,又不会太过,折损了人。

孟跃将江南的一部分货品在蜀地倾销,转手购买蜀地的绣品和茶叶,给花娘们添上御寒衣物。

愈往西面走越冷,当孟跃一行进入隆部地界,天上已经飘落鹅毛大雪,前路难行,孟跃下令扎棚休整。

她带人巡视周围,雪天难明,寒风如刀剐着诸身,陈昌道:“郎君,您先回罢,我带人去巡视也是一样的。”

孟跃摇摇头,俊俏的脸因为寒冷而微微泛青,忽然有人高呼,“郎君,您来。”

漫天大雪中,地面隐出几点红痕,是血。

再晚些时候,血迹被大雪覆盖,他们也瞧不见了。

孟跃手持匕首,沿着血迹沿走,约摸百十来步,前方倒下一个人影。

陈颂冲在前,用刀柄小心翼翼拨动地上人,纵使面带血污,孟跃还是一眼认出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