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宫女,实则谋士(123)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太后惊疑不定,大公主把着太后胳膊哭:“皇祖母,孙女没有,孙女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皇后沉声:“母后,永福是您孙女,长真难道不是您孙女?太子如今冒着生命危险在谯城救灾,他在外面拼死拼活,难道让他母后和妹妹在后宫被人冷嘲热讽,蓄意构陷?!”

这话戳中太后要处,与国之重事相比,后宫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太后闭了闭眼,漠声道:“永福娇纵无度,不敬皇后。从即日起,禁足半年,抄写佛经为太子祈福。”

大公主拽着太后小臂的手松了,她定定看了一眼太后冷漠的神情,退后两步,朝太后行叩拜大礼,又向皇后拜三拜,“母后教训的是,永福知错,一定诚心更改。”

皇后淡声道:“你讥讽妹妹在前,毫无怜悯之心,构陷妹妹在后,心性狠毒,如此恶劣心性需得清修,禁足期间禁荤食。身边小人带坏主子,杖毙。”

太后皱眉,但最后也没说什么。

顿时几个大力嬷嬷把大公主身边的宫人带下去,堵了嘴。只有板子落在肉体的沉闷声。

大公主垂手袖中,指甲差点刺破掌心。七公主轻蔑的瞥她一眼。

太后气势汹汹来,气散而去。

凤仪宫恢复平静,皇后冷哼一声,抚了抚女儿的额头,“为了这个贱人,还累的你自伤。”

七公主笑笑,“母后趁机除了大皇姐心腹,还可以趁机塞人监视她。一举两得。”

皇后揽她入怀,心疼不已。

七公主回抱住皇后,得意的笑了,她母后能无条件信任她,太后能无条件信任大皇姐?

从一开始,大皇姐注定失败。

第68章

太子生疾的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争执不下。

“圣上,太子贵为一国储君,不容有失啊,恳请召回太子。”

“圣上,谯城水患未解,此时召回太子,天下百姓如何看待皇室?又置谯城灾民于何地。圣上,谯城百姓也是您的子民,圣上三思。”

“迂腐!若储君有失,动摇国势,诸位可担待得起?!”

“圣上……”

“圣上!”

“事情迫在眉睫,恳请圣上尽快定夺。”

承元帝一语不发,目光沉沉的扫过御下众人。

四皇子心中掐算,时机成熟,他正欲出列开口,却听见一道清越之声:“父皇,儿臣自荐,恳请带人前往谯城,辅助五皇兄。”

四皇子蹙眉,十七皇子眯了眯眼,心下转动,紧跟其后:“父皇,儿臣不才,也恳请前往谯城,供太子使唤。”

四皇子心里暗骂一声,十七跟着凑什么热闹,他出列道:“父皇,儿臣恳请前往谯城。”

七皇子看着四皇子和十七皇子都出列,他挪动的脚步又退回,京中需要人留守。

八皇子十三皇子十五皇子跟着出列,请求前往谯城。

暂且不提各位皇子心思,只面上瞧来,端是兄弟齐心,皇室和谐的画面。

承元帝面上阴翳退散,大手一挥,准奏。

未至午时,一行人轻装出京,顺贵妃知晓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她遣了宫人,在内殿倚榻捶击,云鬟雾鬓间,钗环相击,一支鎏金花卉鸾鸟钗滑落而出,砸在地毯上。

孙嬷嬷捡起金钗,搁在榻上小桌,温声哄劝顺贵妃,顺贵妃美目含泪,“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没要他做出一番事业,我只要他平安喜乐的过一辈子就够了。”

孙嬷嬷心下叹息,面上道:“娘娘,十六皇子到底是儿郎。”

顺贵妃垂泪不语。

孙嬷嬷只好道:“中州雨停,谯城那边应是在泄洪了,等十六殿下他们赶过去,或许太子殿下身子好了,水患之事也处理的差不多,十六殿下也就走个过场也说不一定。”

孙嬷嬷将鸾鸟钗插回顺贵妃髻间,又持帕为她擦泪。

主仆俩说着话儿,殿外传来描金挑银之声,“恭迎圣上。”

孙嬷嬷看向顺贵妃,顺贵妃急忙忙按了按眼角,来不及补口脂,匆匆接驾。

“臣妾恭迎圣上。”

一双大手扶起她,带着顺贵妃在榻上落座,描金奉上茶点,恭敬退下。

承元帝拍拍顺贵妃的手,“十六他们离京了,他临走前惦记你,朕想着来瞧瞧。”

顺贵妃听闻儿子,几乎维持不住神色,承元帝温声道:“你把十六教的很好,他是个好孩子。”

今日朝堂上,十六主动请缨,承元帝看的出十六是想得他看重,很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不但不讨厌,反而叫人觉得有趣。

反倒是老四,事事周全,莫测难辨,有时,连他这个父皇也看不出老四在想什么。

顺贵妃鼻尖一酸,险些落泪,“是圣上教的好,臣妾不通诗书,只能看顾十六,免得他冷了饿了。”

殿内帝妃温情,承元帝待了小半日,傍晚与顺贵妃一道用晚膳才离去。

齐妃折了明艳的牡丹,一张美丽的脸因愤怒而扭曲,“本宫两个儿子都去了谯城,圣上却去顺贵妃宫里,他心里真的没有我了…”

她尾音很轻,透出茫然,齐氏抬手抚了抚自己的脸,问身边人:“本宫是不是年老色衰了?”

“娘娘多虑,你依然风采依旧。”

齐妃匆匆走进内间,在妆奁前坐下,葵花镜里形容瘦,齐妃指尖颤抖,惊声叫:“嬷…嬷嬷?!”

贴身嬷嬷侍立左右,忙道:“娘娘,这是天色太暗了,明日太阳升起,镜中的你还是那样美丽。”

“本宫的脸上怎么有这么多细纹。”齐妃双手捧脸,指尖牢牢覆盖眼尾,想要将细纹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