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幸好令妃终归无福,连生了两胎,也不过都是个公主。”湄若轻哼一声。可心却慢慢黯然,虽说如此,可以她现在的状况来说,若能有个女儿,那也是好的。
青樱抬眼瞟去一眼,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没有言语。
殿外飞雪飘飘,天寒地冻,殿内却温暖如春,惬意和舒。
嬿婉坐在暖榻上看着《资治通鉴》,春婵正蹲在地上,一下一下用钳子拨着炭盆里冒着滋滋火星子的炭。炭盆里的火花啪嗒忽闪着,翻出微弱的猩红火光,又沉淀为一片暗暗的灰烬。
澜翠有些慵慵地立在一旁,嬿婉在看书的空隙里瞟了她一眼,忽然笑道:“好啦,累了就去休息吧,我在这看书,也用不着你们伺候。”
澜翠马上晃了晃头:“不行,奴婢要在这守着娘娘,娘娘还没休息,奴婢怎么能休息。”
嬿婉便招呼着殿内的三人坐下,让他们各自拿了烤炉上一直烤着的板栗和红薯吃。王蟾见得殿外的洒扫宫人们也连连往手上呼气,便以嬿婉之意将烤炉上的花生和栗子拿出去给殿里的所有宫人都分去了一些。
春婵一边往手里剥了一半还冒着热气的烤红薯吹气,一边好奇地看向嬿婉:“娘娘又是学舞,又唱昆曲,已经将圣眷把握的很牢固了,怎么还要一直看书想着怎么和皇上多说说话呢,多累呀。”
嬿婉轻巧地翻过一页,依然笑着:“舞曲皇上虽喜欢,但总归是一时的兴致。要让皇上对本宫圣宠不断,就不能只要他的玩味,而是要皇上的心。”
“皇上现在对本宫,的确是很有兴趣,但若这股新鲜劲儿过去了呢,本宫的舞曲再好,也不过成了消遣。”嬿婉口中正念念有词地读着书,春婵问起才好好地回起来,依然笑意盈盈,“本宫既然选择了入宫为妃,那就一定要做好,一时受宠不算什么,一直受宠才算了得呢。既然如此,只有这样的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本宫要站在皇上身边,明白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明白他想听什么,明白他在做什么,那才能真的叫本宫站稳脚跟呢。”
春婵听进心里,自然欣喜点头,又为她捏了捏久坐的腿,好叫她看的舒心一些。
“其实,也不单只是为了皇上。多读些书,怎么也没坏处的。”嬿婉温和笑着,连带着发上的珠钗都镀了一层柔光,“我总是会想起,许多年前,我几乎一无所知,是皇后娘娘手把手教我练字,带我看书,现在想来,也觉得那段日子真是好极了。”
嬿婉的面容日日精心养着,不论何时见她,她总是美的让人惊心,那张脸没有一点岁月摧残而留下的痕迹,似剥了壳的鸡蛋一般水灵,让人根本瞧不出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春婵便握住了嬿婉的手,定定道:“咱们娘娘还会越来越好的。”
嬿婉顺势摸了摸春婵的脸,笑的恬然宁静。
春婵已经陪她走了这样长的一段路,如果没有她,自己走这么久,还不知道会有多难过。
几日后的晚间,弘历执着嬿婉的手,轻轻摩挲着,沉声道:“朕本以为,杀了一个达瓦齐,足够震慑人心,谁知有人仗着征战的功劳,愈发失了分寸了。”
嬿婉只垂眸望着弘历的扳指上细细雕刻的龙纹,望进了心里,轻声问道:“谁气着皇上了呢?”
弘历冷笑:“这寒部仗着和巴林部等一同战胜达瓦齐的功劳,已许久未向大清进献钱粮,还压榨百姓,愈发一团内乱了。”
嬿婉另一只手也跟着放在了他的手上,声音婉转轻柔:“寒部那些年来,一直与达瓦齐亲近,那时出兵攻打,也是因为知道清军威力,而非真心投诚,如今的居功懈怠,皇上其实早有预料。”
弘历沉沉地“嗯”了一声:“不过一个寒部,倒是朕待他们太好了,叫他们这样不把朕放在眼里。”
嬿婉端了一碗莲子羹让弘历尝,自己便一边为他揉着太阳穴,一边柔柔地和他说话,抚平他心中的所有焦躁。
“连准葛尔这么一个骁勇善战的部落,皇上都能在弹指一挥间解决平定,更何况一个小小寒部,哪儿有什么事是皇上做不到的呢?”
说罢,她笑意旖旎地将头埋在了他颈窝间。
弘历感受到一阵微香的气息停留在耳边,他眯了眯眼,伸手握住嬿婉纤细的手腕。
“嬿婉,你越来越懂得朕想要什么了。”
嬿婉依依笑着,顾盼声色:“臣妾只求皇上永远不要冷落臣妾,那就够了。”
“你对朕的心意,朕十分珍贵,自然不会冷落你,”弘历扬了扬唇角,“今晚就陪着朕吧。”
一个月余后,嬿婉再次见喜。
在弘历一次又一次地珍爱之下,他笑着抚摸过嬿婉的小腹,郑重承诺:“嬿婉,这一胎,无论是阿哥还是公主,只要你与孩子都平安,朕定会封你为贵妃。”
第210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嬿婉接连遇喜,琅嬅总担心她还没养好身子,吩咐了包太医和齐太医细细安胎。弘历更是在思索过后,将嬿婉接来了养心殿,让嬿婉直至平安产育后再回翊坤宫。
琅嬅和嬿婉有孕时都被人在背后暗算过,这一次,那样的事绝不能再发生。
青樱心里嫉妒,偷偷遣了人去打探嬿婉现在的口味是爱吃酸的还是吃辣的,但嬿婉像是早有预料,每日上的东西都不一样,怎么猜也猜不出来。
嬿婉就在众人或期待或轻蔑的等待里,顺利诞下了十一阿哥,永璐。
小儿还在大声啼哭,懵然不知自己从出生起就已有了莫大的荣华富贵。他依偎在天子的臂弯里,令贵妃纤细的指尖轻柔地抚摸他的面颊。而在他尚无记忆时,早已受了多人的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