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京缘(260)+番外

作者:之间礼可 阅读记录

萧策闻言,朝着姜久初保证,“姜姑娘放心,我若是好拿捏的,那女人又何故派人刺杀我,所以,她还做不了我的主。”

“至于我父亲........我有办法让他同意。”

姜久初眸中微动,面不改色地看着孙策问:“孙公子就不怕得罪摄政王吗?还是说你们孙府是站在衍王这边的,本就是敌对?”

孙策如实说道:“我父亲站在皇后那边。”

姜久初闻言,心下有了计较,看向孙策,一副不愿他为难的样子,

“既如此,还是按我说的来吧!我虽救你一命,却不能叫你这般得罪摄政王。”

“他现在不敢对你们孙府如何,但若是他日后登顶帝位,且稳固下来后,怕是要找你们孙府麻烦的。”

她说着,起身叹道:“倒不是我将自己看的有多重,而是大多帝王眼里容不得忤逆不尊之人。”

孙策见姜久初起身,眸色顿了顿后,连忙开口:“那便换个立场。”

姜久初闻言有些惊讶,没想到他竟这么轻易就说出更改立场。

“孙公子不必如此,我今日不过是举手之劳,怎能因此轻易改变你们孙府在朝堂上的立场。”

“况且,目前形势看来,站皇后那边,似乎更稳妥些。”

“不。”孙策低声解释:“也不全是为了姜姑娘你的救命之恩,摄政王坐那位子本也不太名正言顺。”

“他对皇上虽一直孝顺恭敬,但毕竟,衍王才是皇上亲封的太子,而他只是皇后和前太子的野心而已。”

他说着,朝姜久初问道:“只是我不知姜姑娘对此……心中何意?”

他不敢确定姜久初到底站哪边,毕竟,一边是她要躲避之人,一边是与她和离之人。

姜久初闻言,重新坐了下来,“既孙公子这般认为,那我便将所求之事重新改一改。”

孙策眸色一怔,疑惑地看向姜久初,“如何改?”

姜久初开口回道:“你继续保持与摄政王的党派关系,暗地去投靠衍王,做他的内应,这样一来将事半功倍,胜过你明面上投靠的作用。”

“若时修坐不上那位子,在我这里也算是一绝永患。”

“其实,我倒无所谓谁坐那位子,只是,我是真不想我的婚姻在皇家兄弟身上打转,成为天下人的饭后谈资。”

“好,在下明白了,定不让姜姑娘失望。”孙策应声后,担心地看着姜久初问道:

“只是.....若摄政王不等上位便要娶你,该当如何?”

“这点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借口。”姜久初说完,看向孙策叮嘱:

“今日你我的恩定,还请勿让第三人知晓,特别是时衍,毕竟我与他已经和离,不想让他误会我对他余情未了。”

“还有,他虽与我和离,但有一说一,他善识人,知重用,孙公子投靠他,若胜,定能前途无量。”

她说着,脑中突然想到刚刚清音方丈的话,想着,这孙策既经常待在寺中,应是信些玄说的。

“对了,刚刚清音方丈说,孙公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结合孙公子的应求,是不是说明衍王此番必胜?”

孙策闻言眸色一顿,随即笑出了声,“这么说来,还真是,清音方丈的话,我可是信的很。”

“如此看来,姜姑娘今日不仅救了在下的命,还送了在下大好前程,真真是贵人也。”

姜久初连忙摆手,“不敢当,方丈说了,是你命不该绝,命中有福。”

她说着,便起身告辞:“天色不早了,孙公子先休息一会,方丈的药大概要熬一会的,我先回去了。”

孙策点了点头,“好,天黑,姜姑娘路上慢些。”

他看着姜久初转身离开的背影,眼中浮起毅然之色。

报恩也罢,报仇也好,或是为了那句后福,总之,他看到了前方的灯火,他势必要走过去燃起更多辉煌。

..........

顾府,顾长宣推门而入,他扫了眼桌上未动的饭菜,朝着躺在美人榻上的季淑婷走去。

“为何不吃饭?”

季淑婷不语,依旧偏头看向窗外,阴沉的天色映在她的眼中,平静的像是暴风雨前夕。

她收回视线垂眸看向自己的小腹,放在腰腹上的手轻轻抚了抚,声音平静地道:

“我孕吐,自然不想吃。”

顾长宣一震,随即面露欣喜伸手覆在季淑婷的手上,“你.....有孕了?”

“对。”季淑婷只淡淡轻应了一声,便没在言语。

顾长宣看着季淑婷神色淡漠的脸,抿了抿唇,随即说道:“我让人去叫大夫过来给你看看,吃不下可不行。”

他说着,便转身走至门口吩咐丫鬟去请府医。

季淑婷看了眼顾长宣,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继续偏头看向窗外。

顾长宣吩咐完,走回美人榻旁坐下,看着季淑婷的侧颜,半晌后开口:“你要为夫怎样,才肯消气?”

第226章 若不愿,就等着一尸两命

季淑婷闻言眸色动了动,随即偏头看向顾长宣:

“弃暗投明,为了我和腹中的孩子放弃为你的心上人报仇,我便再不提及此事。”

顾长宣面色微顿后开口,“淑婷,朝堂纷争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你有,只要胜负未分,大局未定,你就有回头路。可若是再晚些,等太子反胜后,你便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季淑婷的话让顾长宣有些心中气怒,若从前季淑婷为时衍说话,还能说为了姜久初,可如今,他们已经和离,季淑婷竟然还为时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