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京缘(254)+番外

作者:之间礼可 阅读记录

顾长宣端起面前的酒盏,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语气恭敬:“这杯酒就当提前恭喜摄政王了。”

时修笑着端起面前的茶盏与顾长宣碰了碰,“酒我喝了,但恭喜还是留着我登上大位再说吧。此时说,为时尚早,本王喜欢稳妥。”

顾长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快意:“不早,待明日早朝,群臣施压,时衍的太子之位将不复存在。”

“只要罢免时衍这个被皇上亲封的太子,其余几个皇子也不足为惧,再无人有资格阻你帝王路。”

时修神色平静,目光深邃如潭。淡淡地道:“即使坐上了那把帝王椅,一切也只是刚刚开始。”

他说完,见顾长宣眸色微顿,随即跳过话题,笑道:“不过这次的事,还是要感谢顾大人你。”

“虽然刺杀并未成功,但也算是打了时衍个措手不及。更重要的是,季淮州如今为我所用。”

“朝臣皆知他是皇上的禁卫军,他只让我进出皇上寝宫,也侧面说明皇上信任的是我,中立者也因此才未过多反抗。”

顾长宣闻言,朝着时修拱手,语气谦逊:“我为瑞王您办这点小事本是应当,瑞王不必放在心上。”

时修摆了摆手,神色淡然:“不必与我这般见外,我时修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他说着,拎起酒壶亲自给顾长宣添酒,动作从容而优雅地继续说道:

“亦是守诺之人,我答应过替你报夺爱之仇,就定不会食言,绝不会为了兄友弟恭的名声,而放了时衍。”

顾长宣闻言心中大定,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知时修对姜久初的情,因此担心时修会为了不招姜久初记恨,放时衍一命。

第220章 发现

顾长宣再次端起面前的酒盏,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自是相信瑞王,我此生也别无所求,功名利禄皆不甚看重,唯一的心愿就是想替她报仇。”

他说着,与时修再次碰杯,杯盏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敲击着他埋藏在心底的恨意。

他恨时衍将语琴困在他府中一个多月,最后连死都是悄无声息。

若不是他托太子的人打听到情况,他都不知那样好的一个女子,他心头的挚爱,竟变成了城外山脚下那座简陋的孤坟。

时衍当初以权取消拍卖,直接带走语琴时,他就该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顾长宣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心中暗恨,都是因为他,他那样无视他人,以权压人的人,凭什么做天下之主。

东边院落,正坐在主屋廊下端着绣篓的香草,正迎着阳光一块块挑布料。

一侧头,便见季淑婷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那枚玉冠,“小姐,顾大人不在吗?您这东西怎没送出去?”

季淑婷神情恍惚,目光游离,仿佛思绪早已飘远。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有些飘忽:“没送,我见书房门关着的,就没过去打扰。”

“哦!”香草应了一声,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起身将绣篓拿到季淑婷面前,兴致勃勃地道:

“小姐,这块红色料子,给您肚子里的宝宝绣个小肚兜可好?”

“好。”季淑婷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她抬脚进了屋子,走至窗前坐下,盯着窗外在风中轻晃的树木嫩枝,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的脸上,却照不亮她眼底的阴霾。

那句:‘我此生别无所求,只为替她报仇’的话,如魔音缭绕在耳边,一遍遍回响。

她呆愣良久,突然胸口传来一阵刺痛。

她忍不住伸手捂住胸口,眉头紧蹙,脸色渐渐苍白。

她很难想象,哥哥那样忠于陛下的人,竟会站队时修?

难怪初二回门和昨日她见哥哥时,哥哥的神情都不太对。所以哥哥一定不是心甘情愿的站队,是因为她?

她突然想起皇上病倒的前一日,顾长宣带着她回娘家。

那一日,她记得顾长宣和哥哥在书房谈事许久。

还有久初,久初的遇刺也是因为她?因为她将久初的行踪告诉了他……

她越想,面色便越发越白。

突然,一阵吱呀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顾长宣面带笑意跨进屋子,朝着窗边的季淑婷走去,语气温柔:“夫人怎今日便回府了,不是说要多住上两日的吗?”

季淑婷看着顾长宣那副书生温润的模样,心中却泛起一阵寒意。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满心满眼装着仇恨的人,竟是她朝夕相处的夫君。

顾长宣见她半天没有回话,正想开口询问,目光却瞥到桌上放的白色镶银玉冠。

他上前一步,伸手将玉冠拿在手中,细细端详地道:“为夫好像没有这枚发冠,这是娘子为我新买的?”

季淑婷依旧没有回话,脑中思绪博弈,可本就因那副画像隐隐堵在心都的她,如今更是如晴天霹雳。

她认为的爱一夕之间变成了欺骗,利用。终于,愤怒冲散了理智。

她看了眼一旁的椅子,声音带着一丝控制不住的冷意:“夫君坐。”

顾长宣对于季淑婷的半天不语,心头有些疑惑,但还是笑着坐下:“娘子这是有什么好事要告诉为夫吗?”

“我刚刚去了书房,听到里面有摄政王的声音,夫君能告诉我这是为何?”季淑婷虽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回避的质问。

顾长宣面色霎时一僵,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笑了笑,语气轻松:“嗯,摄政王正好路过,我便请他进来一坐。”

“我知道你与姜小姐交情好,但摄政王如今权势在手,坐上那个位置已成定局,为夫客气些,以后朝堂之上也能立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