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当日,秋风瑟瑟,日头却浓。
太极殿东堂的铜漏指向辰时,司马佑被人搀扶着坐上轮椅,换上龙袍,戴了一顶轻便的远游冠,腰间悬上青锦茱萸囊。
若只看穿着,倒也是个风流潇洒的,可那张脸,不论如何敷粉涂胭脂,都看着枯槁的厉害。
谢苓和皇后一左一右陪在身侧,由崇明推着轮椅到达大殿。
殿内阶下两列朱衣大臣,各个面色冷漠,唯独望向司马佑身侧的谢苓时,会露出审视或者警惕的神色。
等礼官说完祝词,司马佑就虚弱疲惫的撑不住了。
他看着皇后虚伪的脸,心中一阵厌恶,待转向大着肚子的谢苓,却又柔和了神色。
瘫在轮椅上,他抬了抬手指,示意谢苓靠过去,谢苓看懂了他的意思,俯身贴近。
只听司马佑虚弱喘息着,慢慢道:“苓娘…你娘家的事朕已经拟好了圣旨,什么时候唤崇明去宣,你自己做决定。”
说完,他看也不看皇后,轻抬手指,示意崇明,将他推离了大殿。
谢苓直起身,看了眼皇后,温声柔顺道:“皇后娘娘,咱们走吧,赏菊宴要开始了。”
皇后温和回之一笑,施施然被沉枝扶走了。
谢苓和雪柳对视一眼,也出了大殿。
御花园,各色菊花盛放。
宫人抬来二十坛菊花酒,陶坛口新糊的黄泥还带着露水。
被邀的大臣极家眷,还有些高位份的宫妃,皆于御花园中几个亭台中坐着,案上青瓷盘有各式糕点。
中书令陈显和身材高瘦,皮肤略黑,一言不发坐在男席,看起来并不太好接触。
直到太监呈来宁昭贵妃赐的菊花酒,她才恍然回神。
接过酒盅,她闷头饮下,目光缓缓落在不远处庭院,隔着菱纱帘,看到了自己的大女儿陈漪。
菊花酒微苦的气味流下喉管,连同心中的苦涩一同卷入肚腹。
或许…跟随谢苓,真的能改变一切呢?她已经为三爷付出够多了,是时候为漪娘和漾娘想想了。
谢苓看了眼男席的谢珩,若无其事的垂下眼帘,心不在焉的听着一圈妃嫔和大臣家眷,叽叽喳喳的说话。
日晷移过午位,赏菊结束,所有人都来到太极殿东堂,参加九重茵席。
大殿的宫人执起错金博山炉,将苏合香洒进铜雀衔环的熏笼。不多时,便有宜人的香气流转在整个大殿。
教坊乐伎击打揭鼓的节奏时快时慢,窗外的日头也缓缓下移,待最后的压轴糕点上桌,谢苓看着长公主捻起透花糍放入口中,缓缓咽下,紧接着朝她露出个满意的笑。
她安心了不少,用帕子沾了沾掌心的细汗,朝夕眠低声交代了几句。
谢珩一直注意着谢苓,见她朝旁边的宫女交代事宜,不知为何心猛地一跳。
总觉得要有什么事脱离掌控。
他若有所思拨弄案上鎏金银酒盏,漆黑的凤眸一片冷沉。
不一会,崇明便拿着圣旨走出,抬眼间,对上了前主子黑沉沉的视线,心脏顿时一阵紧缩。
他垂下眼,定了定神,将圣旨打开,
鼓乐声停,宣读圣旨的声音,在大殿内缓缓响起。
圣旨上的内容不多,简而言之,就是因谢苓秀外慧中,又怀有皇嗣,特许回归本姓沈,迁出谢氏宗族,任谢苓的父亲为
中书省七品通事舍人,年底走马上任。
待宣读完毕,谢苓和谢君迁接旨谢恩。
起身时,她刚抬头,就看到谢珩起身,那双对她总含着三分笑意的眼睛,此刻冷若寒潭,声音也像淬了冰碴。
“请崇明公公禀报圣上,关于此事,微臣有其他主张。”
第136章 荒唐尘世神怪多~
满室寂静,宫人感觉到事情不对,纷纷大气都不敢喘。
崇明双手握着圣旨,交叠与身前,为难道:“这……”
谢珩还未说话,长公主就笑着出声:“谢大人有什么好主张,不如现在说说?”
“本宫也好奇,你的主张,是不是比陛下的圣旨更好。”
谢珩微微侧身看向长公主,忽然露出个明了的笑,让谢苓心中有些发毛。
只见他恢复了以往的冷淡,眉眼平静的拱手:“微臣只是觉得,宁昭贵妃劳苦功高,改回沈姓怎么够,不如……”
他掀起眼帘看着谢苓,吐出了后半句话:“不如再给贵妃娘家的女眷,封个诰命才是。”
听了这话,谢苓眉心微跳,但也松了口气。
不管日后如何,现在他起码不愿意跟长公主对上。
长公主帮她,肯定也不是白帮的,不可能单单一个透花糍就帮。
谢苓和长公主几乎是心照不宣的,知道这个人情要以何种方式还。
长公主笑吟吟看着谢珩,举起了手中的酒樽:“谢大人菩萨心肠,果然名不虚传。”
谢珩举杯回敬,仰头灌下酒液,坐回了案几后。
谢苓和谢君迁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细微喜悦。
再过几日,等谢氏宗祠将她家的名字划去,她们一家,就能回归自己的姓。
而不是在旁人屋檐下生存,仰人鼻息。
受人威胁。
宴席恢复热闹,丝竹声不绝于耳。
谢苓怀着孕,天天代笔朱批,今日又忙里抽闲参加了宫宴,早都疲倦不堪。
她朝皇后告了罪,带着宫人乘轿辇回含章殿。
今日是重阳节,大部分宫人都在太极殿伺候,故而有些宫道上冷清寂静的吓人。
走到半路,忽然有个黑影朝轿辇扑来,吓得宫人围成一圈,怒呵让其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