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涧缠春\枕南柯(208)

作者:炩岚 阅读记录

但自从大年初一那天碰到会稽王,她就觉得不能再拖了。

她想了许久,觉得谁来暴露她的八字都不稳妥,会遭到皇帝怀疑。

但兄长不同。

他与她一母同胞,又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她很了解皇帝,司马佑这人疑心病很重,又极其自负。对于他而言,兄长将她主动送给皇帝,是投诚的表现。

妹妹都在他手里握着,又有天女身份,谢君迁焉能不听他的话?

事实证明,她判断的不错。

兄长在大年初四将她的八字暗中呈上去后,皇帝大喜,但毕竟疑心病重,直言要等十五那天的天象对应才行。

若是对不上,兄长就要承担皇帝和朝臣的怒火。

听闻这些,谢苓的心放了下来。

十五的天象绝对不会有错,她只需要做好最后一件事。

最后一次,试图拨动谢珩的心。

*

大年初十,下了七八天雪的建康城,难得回暖。

冬日倦怠,照在窗纸上雾蒙蒙的,日光晕成一团模糊的暖黄。窗外枝头上的鸟雀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谢珩坐在书案前,无心批阅卷宗。

自从那日见过会稽王后,谢苓虽一如往常同他打招呼,甚至一起用饭。

但他总觉

得不对。

就像是花缺了花蕊,树枝缺了鸟雀,空荡荡的。

以至于他本打算初四去会稽王府的事,一推再推。

他利用她够多了,从白檀到禾穗,从兰璧到长公主。

这次他想给她点时间。

也给自己点时间。

不知想了多久,金乌上移,日光跟着转移,慢慢照射到了他的眼睛。

刺目的光线笼回了他的神思,一抬眼,就见远福正准备把窗子上的纱帘取下来,遮挡太阳。

阳光被纱帘隔去了大半,斑驳的光影落在他疏冷的眉宇。

他道:“谢苓呢?今日在做什么。”

远福道:“回主子,苓娘子方才出门去了,留仙阁的人来报……”

说到这,远福有些犹豫,他硬着头皮结巴道:

“说她要去太清湖岸见…见余家小公子。”

“咔嚓”

话音落下的一瞬,谢珩手中的狼毫笔应声而断。

远福打了个哆嗦,战战兢兢收回目光低下头。

半晌,他才听到自家主子开口。

“备车,去太清湖。”

声音像淬了寒冰。

远福忙不迭应声,撒腿往外跑。

谢珩站起身,垂眸看着断裂的狼毫,面无表情丢到桌面上,拿帕子擦掉沾染在指节上的墨点。

余有年。

她为何要找那个蠢货,还是在太清湖。

是想像给他送及冠礼那次,在湖心亭再同余有年表白一次吗?

谢珩漆黑的眼底一片冰冷,隐隐透着杀意。

*

今日的天格外暖,太清湖上的薄冰化了大半,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银光。岸边有不少人在垂钓赏景。

远远的,谢珩就瞧见湖边的两道人影。

一高一矮,离得极近。二人言笑晏晏,看起来相处甚欢。

谢珩觉得碍眼的厉害,让车夫把车停在离谢苓极远的地方,冷着脸,独自一人朝岸边走去。

待走到离二人还有五六十步的时候,他停住了脚步,不知怎么想的,侧转脚步站到了身旁那颗粗壮的枯树后。

谢苓正有一搭没一搭跟余有年说这话,忽然余光就瞥见了不远处的树后,飘出一片青色衣角。

她皱了皱眉,心说谢珩怎么不直接过来。

但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她仰头看向余有年,心中默念对不起,然后眉眼弯弯,展露笑颜。

“余公子,等我离开谢府,就同你一起。”

嗓音清软雀跃,眉眼带笑。

树后的青年,将这句话听得一清二楚。

谢珩心口一窒,沉下了脸。

他紧紧盯着谢苓的脸,目光晦暗不明。

良久,转身大步离去。

谢苓一直注意着树后的动静。

其实方才她回答的是,余有年说带她一起看边塞风光的话。

她故意说得模棱两可,就是要看看谢珩的态度。想看看他会不会失控出来。

余有年自然不知道眼前少女话是说给别人听的,他只觉得心花怒放,高兴得几乎头晕眼花。

她同意和他看边塞风光,是允许他追求的意思吧。

少年马尾一甩,咧嘴露出一口白牙:“苓娘子,等我从边疆回来,马上就跟皇帝讨个长假,带你去边塞看风光!”

谢苓朝余有年笑着点头,余光落在枯树后,发现那片衣角已然消失。

走了?

就这么走了?

谢苓杏眸一暗,心沉到谷底。

果然还是输了。

她无心再逗留在太清湖,随便找了个理由,给余有年赔不是,随后乘车回府了。

*

月上柳梢头,言琢轩一片安静。

值夜的小厮在耳房里打呵欠,强撑着精神听卧房里主子的动静,时不时给炉子添碳,将冷了的茶水换成新的,重新煮上。

不知何时,外头呼啦啦刮起大风,将窗扇拍的噼里啪啦作响,寒气顺着门窗的缝儿溜进屋,冷得小厮一激灵。

他赶忙起身把窗户关严实,支起耳朵听卧房的动静,好一会,确定一向浅眠的主子似乎没醒,才放下心来。

小厮又坐回去,靠在椅背上打盹儿。

卧房内一片昏暗,此刻谢珩闭眼躺着,如玉的面容上凝着一团阴云,眉心紧蹙。

白日里太清湖听到的话,无时无刻不在耳边萦绕。

谢苓她居然敢。

她怎么敢。

上一篇: 藏窈窕 下一篇: 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