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五条老师带你制霸运动界(309)

作者:沐金瑶 阅读记录

“好球带的深度!”虎杖答道。

他指着脚边的本垒板说道:“本垒板长约43厘米,两侧边长约21.5厘米,而后方削去两个角的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是30.4厘米。以它为基底向上延伸高度,打者膝盖位置到胸口下沿的这段立体空间,才是好球带。”

“其实,关于好球带的深度,老师你们早就间接地提到过了。”他抓着球从本垒板左侧外突然横移着拐了进来,模拟了一种变化球的球路,“青道的左投手泽村,他那颗改良过的卡特球,就是一颗能把外角的坏球变成好球的变化球。我记得夏油老师你说过,这种变化球也叫……嘶叫……”

“后门球。”伏黑提醒道。

“哦对!叫后门球!”虎杖指着刚才球穿行过的路线,“如果按照我们一开始的判定,像这种进垒时是在好球带外的球,就是一颗坏球。但偏偏球在最后关头猛地朝里一拐,拐进了好球带里面。”

“刚刚乙骨前辈又带着我们一帧帧地看了向井太阳的螺旋球,发现他的这颗球是贴着外角好球带的边缘进垒来的,然后在最后关头从本垒板的这个角……”

他指着靠近左打席后方被截去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相交角说道,“球从这里滑出去,就变成了一颗坏球。打者如果没看清的话,很容易就被他的螺旋球骗到挥空。”

“泽村的是把好球变成坏球,向井的是把坏球变成好球,他们两个都是充分利用好好球带的深度来制造对自己有利局面的投手!”

乙骨接着说道:“再加上向井低肩侧投还是左投手的特殊球路,他的控球又很好,比伏黑的还要精准,传闻他能把好球带划分成九宫格,然后把球一次投进不同的格子里。在这样精准的控球基础下,想要分辨出直球和变化球的区别,就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去年秋季大会的时候,青道在第一场就遇上了帝东,就连他们都差点在向井手里吃亏了。”

“怎么又是青道?感觉我们的很多对手都和青道交过手呢。”

“哈哈!青道是西东京的豪门队伍嘛,对手多很正常。”

刚刚五条悟和夏油杰一直安静地听着,眼底的笑意却越来越深。

“哇哦,才一顿早饭的功夫,你们就已经自学搞明白了今天的课题,我很高兴。”五条悟笑道。

虎杖眼睛一亮,问道:“老师!我们也可以跟向井一样,投颗陷阱球呀!伏黑他会卡特球,他也可以把卡特球紧挨着外角的边缘来投,把好球变成坏球来骗打者挥棒,故意让他们打不好呀!”

“不行哦。”五条悟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的这个想法。

“卡特球本身是一种横向小幅度变化的球种,目的是让瞄准直球来打的打者没办法打好,把球挤出去形成相对容易防守的内野滚地球拿封杀。”

“你刚刚所提到的两位投手,泽村的卡特球经过改良,变化幅度和一般的卡特球比起来要大很多,再加上足够快的速度,如此剧烈的变化才能达到球突然消失从坏球变成好球的魔术效果。”

“至于帝东的向井嘛,他的螺旋球不仅是从好球带偏移出变成坏球的变化,球还会下坠,甚至下坠的落差也很大。这些变化都藏在他控球不错的外角直球后面,这才是他的螺旋球威胁性如此高的原因。”

“那我们遇到他的时候,只能靠运气,拼眼神了吗?”新田发愁道。

“当然不是。”夏油杰笑道,“你们还记得成孔的打击方式吗?”

“成孔?”

“我知道了!”虎杖做出拿着球棒打击的动作说道,“尽量等球进来,然后再快速地挥出去!通过缩小挥棒的幅度来尽量多地争取观察的时间,仔细分辨出球种好好地打出去!”

夏油杰肯定道:“没错。成孔的打击方式,也是应对向井投球的其中一种打击方式。不过嘛,这种打击方式对速度和力量的要求都非常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做支撑又缺乏足够的训练,我并不支持你们在明天的比赛中突然改换成这种打法。”

“啊……”

虎杖遗憾地叹了口气。

夏油杰好笑地看着他安慰道:“放心吧,高野的比赛不像职棒,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不如常年锻炼的职业选手,比赛中出现各种意外都十分常见。”

“向井他就算再厉害,也只是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而已。一场比赛有九局的进攻机会,他不是超人,总会出现破绽的。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当那个机会出现时,拼命地抓住它,然后沿着它撕开一道口子来。”

“是!”

五条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投手丘上,“来吧可爱的同学们。”

他手里捏着颗球上下抛着,“虽然我不是左投手,更不是侧投,也不会投螺旋球,但想要球落在哪就能投到哪的实力,我还是有的。”

“小家伙们,准备好接受老师对你们满满的爱了吗?”

伏黑心里泛起了恶心。

虎杖兴致勃勃地拿着球棒准备去抢第一个上场打击,就听见夏油杰喊道:“虎杖、东堂,你们两个到牛棚来投球练习,明天的决赛由你们先发投捕。”

“在决赛搭档吗?”东堂期待地拦着虎杖的肩膀感叹道:“挚友,最完美的舞台已经为我们搭建好了,明天一定要让大家见识一下我们制霸东京高校兄弟组的厉害!”

虎杖愁眉苦脸地被拖走,看着逐渐远去的球场心痛得泪流满面。

不,他不想走,他想去打击!

东堂,我真的没有和你一起制霸过东京高校呀!

上一篇: 你出你的轨 下一篇: 又听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