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821)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这也是生存智慧。

顾欢喜不想再说这个,岔开话题,“城里不再抓人了吧?”

许怀义点头,“嗯,该抓的都抓完了,抓不到的,那就是跑远了,朝廷派了一对禁卫军,去追捕楚王爷俩,到现在还没消息,十有八九,要空手而了。”

“那不是放虎归山?”

“那也没办法,楚王还是有点本事的,不过三五年内,楚王也掀不起风浪,那场宫变,他也损失惨重,怎么都得休养生息个几年才能恢复元气。”

“那就是下任君主的心腹大患了?”

“倒也未必,我估摸着,楚王应该是带着剩下的人马出海了,不可能总憋屈的躲在山里,那样熬几年,人都得废了,出海占个小岛,天高皇帝远,想干啥干啥,多舒坦自在?日子逍遥快活了,谁还愿意造反?”

“有道理,那宫里呢?都安生了吧?”

“哪能呢?都在惦记立储得事儿,这回太后亲自出面过问了。”

顾欢喜眨眨眼,“她不吃斋念佛了?”

许怀义嘲弄道,“可能是怕再不争取,就彻底没机会了吧。”

顾欢喜唏嘘道,“看来,秦王还真是不干净啊,也不知道建兴帝猜到了没有。”

许怀义冷笑,“他也不傻,不过即便猜到了,也得暂时装不知道,他现在病歪歪的,既要顾着前朝,还得想着后宫,哪儿忙的过来?真要跟秦王翻脸,保不齐会再有太监冲他下黑手。

秦王和太后,暗地里肯定在宫里经营了不少人手,关键时候,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建兴帝不敢赌了。”

顾欢喜闻言,不由蹙眉问,“朝堂上是个什么态度?”

许怀义道,“讳莫如深。”

“嗯?满朝文武都不关心立储了?”

“不是,是不敢乱表态,谁都知道建兴帝膝下还有齐王一个儿子,储君之位非他莫属,但也正因为如此,齐王的处境就变得相当危险,谁也不敢提,就怕齐王也被害了,那可真是……”

“内阁呢?”

“内阁忙着善后。”

“那师祖是怎么想的?他肯定找你沟通过吧?”

“嗯,师祖态度很明确,必须安全把齐王接回来,这也是陆首辅的意思,俩人都坚定的支持建兴帝的儿孙继承大统,若不然,必将还会有一场宫变内乱,大雍可经不起一再折腾了。”

顾欢喜瞬间意会。

只要有齐王在,其他皇室子孙再眼馋皇位,也没有机会触碰,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不是谁都能背负造反逼宫的名声去奋力一博的。

可若齐王没了,那每个人都有过继的希望,皇家可不缺儿子,这几十年繁衍下来,几十个总是有的,只建兴帝的同辈兄弟,就有三个,秦王是嫡出,庶出的还有平王和安王,那两位也是闲散王爷,混吃等死而已,可要说过继,那也是有资格的。

秦王有太后支持,筹码更大,况且秦王世子文武双全,名声和能力都要远胜齐王,除了不是建兴帝的亲儿子这点名分外,他完全有资格上位。

但如此一来,就得乱了。

“那师祖……是想让你去接吧?”

“嗯,这回是避不开了。”

“那就去吧。”

“我跟韩钧商量一下,他肯定也要出点力气。”

吃过午饭,一行人低调的回了靖宁伯府。

大半个月没住,要没多少变化,只石头夹缝里种的迎春花悄然开了,嫩黄的花蕾为萧条的院子增添了不少春色。

回来后,许怀义就为去北边接齐王做准备。

韩钧也跟着帮忙布置人手,力求这一路万无一失。

其他人也每日忙忙碌碌,各司其职。

一晃几天就过去了,许怀义带了一千禁卫军,浩浩荡荡离京。

他走后,顾小鱼明显心里就存了事儿,哪怕还是如往常一样吃饭睡觉,学习也不耽误,可就是不能舒展开,像背负着多么沉重的压力似的。

顾欢喜让阿鲤多陪他玩儿,也经常开解宽慰,但效果并不如意。

他总是当面应的一脸笑意,但转头还是忧心忡忡。

这也正常。

毕竟是亲生父亲,正生死难料,心再大也不可能跟个没事人儿一样。

如此煎熬着,天渐渐暖和起来。

阿鲤也变得更加忙碌,她既要跟着焦大夫学习,又得照看种植的草药,还要抽空伺弄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还有暖棚里的各种青菜。

总之,像个小陀螺一样,没有片刻闲暇。

比顾欢喜这个当娘的,日子过的都要充实勤快。

一个月后,宫变给京城带来的影响和伤害都已荡然无存。

大街小巷再次喧哗热闹起来,空气中没了血腥味,飘荡的都是食物的香气,女人的胭脂味儿。

顾欢喜翻看着管事们交上来的账本,总算松了口气,从去年冬打仗,不管啥生意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每个月的盈利逐渐减少,甚至开始亏损,过了年,又赶上宫变,铺子都不敢开,生意自然就更一落千丈了。

如今,才算缓过劲儿来。

生意不好,跟苏喆也有莫大关系。

宫变那晚,苏家果然被人惦记上,且倒霉的,还不是一拨人围攻,苏家请的护院再多,也架不住几方人合伙欺负,到底被他们闯了进去,不管不顾的抢掠了一番。

损失的财物不计其数,死伤的人也不计其数。

堪称是京城最惨的人家之一。

苏家遭受如此大劫,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操持生意?

而且,苏喆的嫡长兄苏睿,死在了那晚,过后没几天,苏喆的父亲也死了,原因是承受不住丧子之痛,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