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793)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玉米地头,站满了人,都在等着见证奇迹的时刻。

许怀义一声令下,就见十几个精壮的汉子迫不及待的冲进了玉米地,各司其职,有掰的,有砍杆的,有往外搬运的,有条不紊,忙的热火朝天。

玉米到了地头上,另有一波人开始扒皮,脱粒,晾晒,人多力量大,一亩地收完,没用一个时辰,最后称重,一千一百多斤。

这产量比小麦还高,那会儿就有人欣喜若狂,此时,情绪就更崩不住了,又哭有笑,跪在地上,把苍天大地,还有各路菩萨都感谢了一遍。

户部的人也十分激动,一遍遍的称,不厌其烦,每次看到一千多斤的数字,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孙尚书都眼眶泛红了,喊过忙得一头汗的许怀义,由衷地道,“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造福百姓了,比打赢倭寇的功劳还大,后世子孙,都要铭记你的恩德,你让他们不用再挨饿了!”

一千多斤啊,意味着一亩地就能养活好几口人了。

关键这玉米还好种植,耐旱,味道又比起蜀黍和豆子莱要美味,对百姓而言,就是莫大的福音。

许怀义谦虚道,“玉米还没晒透,再晒个几天,恐怕还要失点水分,估摸着能有个一千斤左右吧。”

孙尚书拍着他得肩膀,“一千斤也很了不起了,而且你选的这块地,其实是中等田吧?要是良田,产量应该更高才是。”

许怀义没否认,“等会儿看一下平均数就知道了。”

忙活一上午,得出来的平均数依旧维持在一千一百斤左右,这结果,无人不满意。

第532章 红薯

玉米令人吃惊激动的产量得到了验证,孙尚书心里踏实了,要知道,之前给许怀义请功时,担心只小麦一样不够分量,便把玉米也算上了,若达不到预期,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为了靖宁伯这个爵位,孙尚书可以说是担了一定风险的。

好在,结果皆大欢喜。

如此,孙尚书不但不需要承担任何罪责,反而有功。

许怀义也明白这里面的道道,所以收割完成后,把大半玉米种子都给了户部统筹安排,算是投桃报李。

孙尚书也没矫情的客气推辞,欣然接受。

这番功劳,其实也不是谁都能吃的下来的,如今玉米种子就是个香饽饽,谁都眼馋的想啃一口,若是留在许怀义手里,他未必保得住,还恐会惹来麻烦。

但孙家就没有这方面的忧虑了,充分显示了百年世家的实力,把持的牢牢的,谁也没能从中捞到好处,在种子的分配上,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公平公正。

这事儿办的漂亮,但孙尚书已经是阁老,没法再往上升,只得了些钱物上的奖励,不过,倒是补偿到了孙钰头上。

孙钰升官了,从精武学院的一名师傅,一跃成为西山大营的二品将军,还是有实权的,手里握着一万多兵马,护卫京城。

消息传开,惊掉不少人下巴。

主要是之前孙钰名声不显,好像能拿得出手去的只有他孙家二爷的身份,至于官职,在京城这地界,实在不值一提,默默无闻的在学院当师傅,没几个人看在眼里,真正让人提及,还是收了许怀义这个徒弟后。

许怀义火了,他也跟着出名了。

许怀义名声大噪,他也跟着家喻户晓。

师徒俩,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不过谁也没想到,许怀义封了伯爵,孙钰竟会跟着升到二品实权将军的地步,这还是出乎众人所料了。

毕竟孙家是书香门第啊,出个正儿八经的武将,咋看咋不对。

但这不妨碍孙家风光,实力越盛,越让人惦记。

后来,不知怎么就传出太子想纳孙家女为侧妃的消息,却又被孙家拒绝了。

顾欢喜听说了此事,不无担忧的问许怀义,“这种事儿怎么就传扬出去了呢?本来拒绝太子,就是落他的面子,现在人尽皆知,跟明晃晃的打脸有什么区别?”

就是个普通男人都会觉得羞辱,更别说是太子了。

这可是结仇。

许怀义无奈的道,“是太子不做人,想纳侧妃,私底下让人去探探口风,孙家同意了,你再去提这个亲才是正理,可他呢?直接去的……”

顾欢喜恍然,“他是笃定孙家不会拒绝或是不敢拒绝?”

许怀义冷笑道,“是啊,他以为自己是太子了,所有人都会巴结他,都愿意把女儿送进他后院去,将来生个儿子,还能有当皇帝得机会,但孙家稀罕吗?

孙家一直都是中立派,不参与任何皇子间的争斗,他想拖孙家下水,孙家能乐意?

要说结仇,也是他先得罪孙家,明知道孙家的态度,却还要为难,哼,如今没了脸,纯属活该。”

顾欢喜道,“就怕他羞恼成怒,会报复孙家。”

许怀义倒是不担心,“他现在还顾不上,想报复,得等上位之后,但他还上的去吗?”

顾欢喜道,“咱们是知道他很大可能是个炮灰,但孙家可不清楚……”

这么说起来,孙家也是很刚了。

许怀义感慨道,“孙家到底是上百年的世家大族,骨子里有他们的骄傲,真由着太子拿捏了,脊梁也就断了。”

“可惜了孙家那位姑娘……”

“太子没敢太过分,提的是师傅的一位庶出妹妹,在孙家不起眼,若是提的嫡长孙女,呵呵,师祖怕是要直接翻脸,将人打出去。”

侧妃也是妾,庶出的也就罢了,敢肖想嫡长孙女,被打了都不冤。

“太子太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