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726)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许怀义“嗯嗯”应着,转而跟她说起过年的一些安排。

两口子聊到很晚才睡下。

翌日,顾欢喜带着孩子去了善堂做义工,年前最后一次,拉了好几车的东西去,吃的用的,备的都很齐全。

其中有不少是苏喆和孙家捐助的旧衣物,便是旧的,也比寻常百姓家穿的麻布要好太多,所以顾欢喜从不嫌弃,让人收拾出来,改成孩子们穿戴的大小,个个都能凑出两身替换的。

如今善堂收留的人,比起最初已经翻了一倍有余,不过,顾欢喜一直很低调,并未宣扬出去,只相熟的人知道,她积善行德,养了几百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这笔支出可不少,顾欢喜从未克扣抱怨过,还时常带孩子来,亲力亲为的操持,为此,善堂的人,把她当活菩萨一样敬着。

之后,顾欢喜还带着孩子去了温泉庄子上玩了一天。

接下来,便再也没出门。

很快便到了年三十。

许怀义不在,难免有些遗憾,顾欢喜积极调动气氛,这个年倒也过的不缺温馨和热闹。

美美的享用丰盛的年夜饭,放烟花爆竹的快乐,收新年礼物的惊喜,还有吃着零食守岁得岁月静好,都是往后余生里,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从初一开始,便开启了走亲访友、到处吃吃喝喝、谈天说地的模式。

顾欢喜比较宅,可也有几家推不开的应酬,带着孩子去赴宴。

她在自家也办了一场小型的赏花宴,邀请了许怀义几个相熟的同窗家眷,彼此有心交好,倒也聊的气氛融洽。

如此这般,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各家迎来送往的走动才消停了。

街上的铺子早就开了,作坊里也已开工,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发生着。

谁料,京城里却发生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儿,爆了开年的第一大瓜。

禁卫军副统领肖旗的次女,在上元节外出看花灯时,被人劫走了,虽说两个时辰后就找回来了,也没遭受什么伤害,但对女子而言,名节却是有损的。

当时,肖家极力将事情压下,然而,仅过了一晚,消息就传的人人皆知。

吃瓜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不少人都猜到了这里头有阴谋的味道,所以,格外热切的盯着齐王府,想知道齐王接下来会是个什么反应。

是推了这门亲事,还是为了肖家的支持、捏着鼻子认下来?

还有,这明显是针对齐王做的局,他要如何还击呢?

齐王的表现,就是在朝堂了贡献了开年第二个大瓜。

素来找由头不上朝的人,突然正儿八百的站在了大殿上,义正言辞的请命,要去西北驱逐鞑子,还立下了边关不宁他不还朝的誓言。

一时间,惊掉所有人下巴。

谁能想到齐王还有这等胆量和魄力呢?

以前果然是扮猪吃老虎?

但这步棋,走的并不让人觉得高明,皇子想建功立业,给自己增加夺嫡的筹码没错,可不能亲自赤膊上阵去争去抢啊,像去边关打仗这种事儿,都是交给支持自己的武将,哪能自己去玩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是有个意外,即便你立下大功劳,那个位子也跟你无缘了,简直得不偿失。

所以,其他皇子都觉得他这个决定很傻,很冒失,甚至不知所谓,旁人不清楚,他们这些做兄弟的还能不了解?齐王对打仗一窍不通,去了西北,能有什么建树?

平白浪费时间!

京城才是主场,去西北,跟放弃没啥区别。

他们倒是暗暗高兴,但好不容易上一回朝的建兴帝,心情就不怎么美好了,一手扶持起来的棋子想跑路,他能乐意才怪!

但这回齐王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跪在大殿上,慷慨陈词,一片拳拳报国之心,简直可昭日月,谁还敢出声拦他?

便是建兴帝,也得遵循大势所趋,朝臣们纷纷一恭维,事情就成了定局。

如今西北战事紧张,或许去一位皇子,能振奋一下士气呢。

于战局有利的事儿,谁也不会阻止,他们也不必为此亏心,又不是他们背后谋划的,是人家主动跳出来申请的,这样的冤大头可得好好珍惜。

第500章 宽慰

朝堂上发生的事儿,很快便传了出来,齐王爷的壮举,也随之人尽皆知,谁也没想到,他会冷不丁的来这么一出。

这算啥应对啊?

吃瓜群众一时间有些看不清了,准王妃在上元节被拐子劫走、损了名节,跟他去西北抗击鞑子有啥关系?

难道是找了个借口躲避婚事?是不能直接拒婚、用这种方式含蓄的表达出来?或者直接用拖字诀?

毕竟齐王在大殿上可是说了,边关不宁不还朝的豪言壮语,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断然没有反悔的可能。

而边关的战事迟迟解决不了,甚至局势很不乐观,谁也不知道得耗多久才能安稳,所以,齐王这是做好几年不回京的准备了。

不回京还怎么成婚?

果然,就没有男人不介意头顶上发绿的,哪怕对方是禁军副统领的闺女,娶了大有助益,也不愿吃这等亏,委屈自个儿。

就当众人觉得自己琢磨明白时,事情的发展却又让他们吃了一惊。

齐王接到了去西北督战的圣旨,可在去之前,要先成婚。

原本两家得婚事定在今年秋上,现在好了,建兴帝发话,一下子提前了大半年,礼部苦逼的忙碌了起来。

倒是俩家,看起来没什么紧张气氛,该如何还是如何。

尤其是齐王府,从上到下,没半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