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695)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许怀义觉得这话题再谈下去危险,转而问道,“孟家那边也没啥动静吗?最起码得做做样子吧。”

顾欢喜道,“门面功夫自是要做的,大张旗鼓的查了一阵子,也揪出几个说闲话的,但没多大效果,如今,因着孟侧妃的绯闻,连带着孟家女的名声都受到了连累,有几个出嫁女,还被婆家嫌弃了呢……”

说道这里,她眉头一皱,“你说,这回他们是不是玩脱了?楚王府就算不想孟侧妃扶正,不想让平远伯府彻底绑在大皇子这艘船上,可做到这种地步,也属实过分了,平远伯府的名声也受到不小的冲击,心里焉能不气?”

过犹不及,搞不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许怀义沉吟道,“楚王府不傻,应该不至于办这种蠢事,很可能是他们开了个头,后面却被人插了一脚,事情不受控制了。”

这说法,听起来倒是靠谱的,顾欢喜问,“那你觉得会是谁插了一脚?”

许怀义反问,“你觉得呢?”

顾欢喜想了想,“建兴帝?”

许怀义笑起来,“嗯,我猜也是他,有动机,也能从中获利,一举两得,事情办成了,楚王府就算没把平远伯府得罪干净,俩家也难免会生出几分嫌隙来,以后再捆绑合作还能亲密无间?就是楚王府都不敢相信孟家人会待自己一如从前了,这是人性,我估摸着,便是孟瑶,也会怨怼上楚王府,毕竟,她也是孟家女,亲姑姑没了名声,她能得什么好?一损惧损!”

“那楚王府这次是弄巧成拙,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算是吧,若无皇帝插手,他们自然是谋算成了的,现在嘛,哼,最好以后能狗咬狗。”

“那皇帝就如愿以偿了……”顾欢喜好奇的问,“你说孟家能猜到真相吗?”

许怀义点头,“咱俩都能琢磨明白,那位孟伯爷又不傻,自是能想到了,再说楚王府那边也肯定会派人去解释,但想明白也没用,还能去找建兴帝算账?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这也是帝王对孟家的敲打,孟家以后定会趁机疏远楚王府了。”

“孟瑶能愿意?”

“不愿意也没办法,除非她能跟孟伯爷掰手腕子。”

“这么说,楚王府又失去了一家支持者,离着变成光杆司令也不远了……”

许怀义的两封举报信,就已经砍掉了楚王府不少党羽,最近关在刑部大牢里的那几位,也被判了流放,发配边关充军去了,极大震慑了某些暗地里支持楚王府的人。

许怀义却道,“别太乐观了,建兴帝这么做,就是觉得把楚王府的党羽都砍掉,就能动摇楚王府的根基,可他不知道,楚王府真正的根基不是那些党羽,而是私兵,手里有兵权,就有逼宫的底气,真把楚王府惹急眼了,说不准都不等大皇子捡漏,京城就得打起来。”

闻言,顾欢喜顿时忧心忡忡,“那岂不是糟了?”

许怀义无奈叹道,“真到那一步,就不是咱们能控制的了,得看建兴帝会怎么办,他要是折腾得狠了,楚王府忍不了,打仗就在所难免……”

“但愿他别出昏招。”

“且等等看吧。”

这一等,就是十几天,期间,京城难得风平浪静了半个月,南边战事暂停,北边也没传来啥坏消息,朝堂上,诸位文武大臣也低调做人,不是万不得已的事儿,谁也不肯冒头。

都在观望!

都在权衡!

帝王渐渐老去,太子一日不立,这样的状况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哪一方绷不住为止。

但诡异得是,没人提议立太子,谁也不想当出头鸟,几位皇子也不敢指使自己派系的人试探,这节骨眼上,老实安分才是王道。

因为嗅觉敏锐的,都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就等着某一刻爆发。

十一月底,建兴帝忽然发难,派禁军围了镇国侯府,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带人闯进去搜查,一番鸡飞狗跳,从书房找到几封信,如获至宝。

信件很快就送到了皇帝手里,皇帝看完,默然半响,召集了朝中的几位重臣来商议,孙尚书作为阁老之一,这样的小朝会,自也有他一席之地。

他看完那几封信,只有一个念头,镇国侯府要完了。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信中内容的真假,顶着压力,说了几句公道话。

建兴帝也没生气,这都在他预料当中,毕竟镇国侯府,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在前朝时,就是高门大户,底蕴深厚,枝繁叶茂,跟京中不少人家都是姻亲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人为其求情才是奇怪。

就像孙家,孙钰和刘浩然还是交情不错的师兄弟呢。

不过,孙尚书没吭声,眼下情况不明,他不愿孙家掺合进去,皇家的内斗,不管谁输输赢,作为帮手,都没啥好果子吃。

很快,建兴帝就下了旨意,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侯府的女眷并未受影响,只七岁以上的男子,都抓进了刑部大牢,等候审讯。

同时,一支由禁军和锦衣卫组成的队伍,快马加鞭,顶风冒雪,出了京城,直奔南边的闽王府。

这些事儿,朝廷并未遮掩,于是,没几天,连市井百姓都知道镇国侯府跟闽王府,私底下和倭寇有勾结的丑闻了,引起的轩然大波,可想而知。

消息还没传到南边,但有房车在,许怀义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连他都惊讶了,“建兴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啊,这是要把太皇太后的娘家给一窝端了呀,牵扯到倭寇,跟通敌叛国没两样,这谁都保不了,即便太皇太后拿孝道压皇帝,皇帝也可以不听,还不会让人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