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楚王有什么好处?”
“好处多了,闽王打下来的地盘,不得分他一些?就算不分,也可以当成他的大后方,万一逼宫要起大的战事,这边就能帮他提供粮草和兵源,再者,跟倭寇发动这一场战事,也能趁机消耗朝廷的兵马,此消彼长,楚王不就更有逼宫底气了?”
“为了一己之私,联合倭寇做这种局,简直是丧心病狂。”
“嗯,他们造太多孽了,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我就想着,建兴帝能给力一点,扛住压力,干脆把楚王一家直接给弄死得了,如此一了百了,啥私兵,啥闽王,都用不上了……”
顾欢喜无语,“你想的倒是怪好,你觉得可能吗?”
楚王一家又不是傻子,还能等着建兴帝杀他们?
建兴帝要真那么干脆,楚王必反,届时,只会让逼宫的内乱提前几年上演,怕是到时候,大皇子捡漏得机会都没有了。
许怀义苦笑,郁闷的连手里的肉串都不香了。
顾欢喜宽慰道,“虽然不能一次把楚王府给拔除,但只要建兴帝没昏聩到底,就一定会想办法防备和压制,而且,几位皇子也会警惕起来,只要有了戒备心,楚王以后再想干点啥事儿,就会束手束脚了,再者,这次得事儿,怎么着也得给他个教训或是惩罚吧?”
许怀义唉声叹气,“不好说,要看宫里那几位大佬得博弈了,这些,咱们就插不上干预了。”
他们目前,也就事点个火而已,烧不烧的起来,会不会旺,要看最顶层的那波人如何选择。
不过,宫里的事儿,寻常百姓就打听不到了,接下来几天,顾欢喜再没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只隐约传出太皇太后病了,已经请了几波御医去看诊,却都不是很好,楚王留在宫里侍疾,案子一时陷入僵局,都在等禁军的消息。
若是能顺利将涉案的人抓来审讯,事情就会有突破口了。
不过,先禁军一步的,是朝廷的圣旨到了济州战场上,命楚王世子即刻回京城,不得延误。
第481章 诛心
圣旨到军营那天,如同早朝上,韩御史开启的那封信,堪称石破天惊,当场就把楚王世子给惊的魂飞魄散。
早先,他也不是没收到家里派人送的消息,也知道韩御史捅破的篓子有多大,可怎么也想不到会闹到这般地步。
竟是在还未查清真相的时候,就来抓他,半点体面也不给他。
要说不气不恨,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他心底恐慌得很,济州跟京城离得太远,两边各自发生的事儿,都要滞后半个月左右才会知晓,所以他也猜不透眼下究竟是个什么形势。
未知,才更让人害怕。
但他不能反抗,甚至明面上还得诚惶诚恐的配合,毕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除了受着,还能咋办?
唯一的慰藉,就是宫里的太皇太后了,只要有她老人家在,别说只是结党营私,就是真抓住不臣的证据了,皇帝也奈何不了他们什么,顶多就是把野心暴露了,以后的日子比较难熬而已。
有这座靠山打底,楚王世子很快平静下来,接了圣旨后,便命人归置行李,交接手头上的事务,等待一切理顺,就十分痛快的回京城去了。
那从容淡定的模样,让人觉得他理直气壮、毫不心虚,倒是迷惑了不少人,只以为他并未犯事儿。
但军营里不缺明眼人,或多或少的都猜到了什么,心境很是复杂唏嘘了一番,皇家内部的争斗,从来就不仅仅是皇家自己的事儿,往往会牵连进一大波人去,谁知道会不会波及到自己身上呢。
楚王世子一走,受其影响最大的,却是李云昭,他有种即将天塌地陷的感觉,为此恐慌不安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他不敢深想,就怕承受不住。
李云亭偏要让他面对。
俩人虽是兄弟,但从离开京城起,人前就没说过话,人后更是冷漠,把兄弟不合的事实表现的淋漓尽致。
军营上下皆知。
所以,李云亭找上李云昭时,很多人都好奇不已,猜测这对兄弟俩,是不是要握手言和了。
而实际上,气氛却是剑拔弩张。
见面后,李云亭第一句话便是浓浓的嘲讽和鄙夷,“现在知道被人耍了吧?”
第二句则是幸灾乐祸的问,“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感觉如何?”
第三句更不留情,“自以为是的蠢货,给人当了刀子,还沾沾自喜,觉得是得了便宜,以为是定远侯府的功臣,帮三皇子拉拢到了助力,可事实上呢?”
一句比一句诛心,说的李云昭招架不住,踉跄后退。
李云亭冷笑着步步逼近,给予最后一击,“这回楚王一系摊上事了,但人家背后有太皇太后在,或许还能迈过这个坎,你猜你有没有这个好命?你若陷进去了,那个喊着看重你的定远侯爷,会不会放弃你保全整个侯府?”
李云昭脸色惨白,终于如同烂泥一样的瘫倒在地上,满心的绝望恐惧,像济州的冰冷海水,一点点的将他淹没,他甚至无力挣扎呼救。
李云亭靠近他,蹲下身子,欣赏着他天崩地裂的表情,又低声道,“你真是自诩聪明,实则愚蠢不堪,跟在楚王世子身边那么久,竟是半点苗头都没察觉出来,白白让人利用了那么多次,换做是我,这会儿就该羞惭懊悔的抹脖子了,你是怎么还有脸活着的呢?”
李云昭似是被这话惊醒,恨意滔天的瞪着他,“你也终于按耐不住,露出狼子野心了是吧?想逼我去死,好做侯府的世子是不是?呸,凭你一个下贱的外室子,这辈子都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