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677)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是煤灰那头购买的不顺畅?”

“还行吧,找了人,疏通了一下关系,煤灰不值钱,过去压根没人要,只是咱们要大量采购,对方才拿捏起来,不过现在已经没事儿了。”

“那价格?”

“已经尽量压到最低了……”

顾欢喜接过他递来的纸张,上面详细记录着各种东西采购的成本价,场地和人工,也得核算在内,最后报了个销售价,利润很少,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也是为了挣点声望和美名。

不过这价格,实在是很有优势了,远比眼下得木炭要低。

“还得看看效果如何……”

光打价格战也不行啊,质量也得说得过去。

苏喆赶忙让下人来帮忙点炉子,先引着柴火,再放薄一点的木块,等见烧的差不多时,用火钳子夹着个蜂窝煤,小心翼翼的摞在上方。

这会儿是烟气最大的时候,需得拿扇子在进风口用力扇才行,大约一盏茶的工夫,烟气便渐渐散去了,蜂窝煤底部明显发了红,这便意味着炉子点着了。

至于取暖效果,众人皆走过去试了试,挨着近些,还是很暖和的,铁皮导热,烧的时间久了,手都没法碰,完全可以充当一组暖气片用了。

炉子上放了一壶水,没多久,就能烧开,且在关闭进风口后,蜂窝煤的燃烧速度明显慢下来,炉子的温度却能一直持续下去。

“这,这算是成功了吧?”

“嗯,算,很成功,可以对外出售了,眼下正是好时机……”

这些天,又下了一场小雪,一天比一天冷,路上除了不得不去城门口领粥领药的,几乎见不到几个行人,滴水成冰,出行跌倒摔伤的不计其数,冻伤冻死的,也越来越多。

偏偏木炭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且很难买到。

蜂窝煤出现的及时,正好能填补这个空白,必将引起轰动。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

苏喆深谙销售套路,他在城门口摆了十几个炉子,无偿提供给那些去领救助的人取暖,见识到蜂窝煤使用方便和燃烧效果后,再一打听价格,顿时个个都欣喜若狂。

这东西,他们也能用的起啊,东西廉价,取暖效果却是杠杠的,炉子贵了点,但可以自己盘一个,如此,这个冬天就能熬过去了吧?

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丝毫不亚于后世的广告,没多久,取暖神器的蜂窝煤就被百姓们疯抢了,作坊里一百多号人,加班加点的干,都供应不上人们的购买速度,由此可见,蜂窝煤的受欢迎程度。

蜂窝煤一下子火了,火爆程度,比孟家献矿山的影响力可要大多了,如顾欢喜猜的那样,孟家的风头被夺,风光和热闹戛然而止。

第476章 形势严峻

蜂窝煤的后续销售,顾欢喜也关注着,每日大体的出货量,她心里都有数,一天比一天高,可见百姓们还是非常认可的,性价比远超木炭。

不过,其实银子倒是赚的不多,利润压缩的比较低,不管是她还是苏喆,都没想趁火打劫、发这种国难财,想帮百姓们一把是真的,想给自家拉一波好名声也是真的,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日后甭管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而且,于他们两家来说,也会是一层无形的保护。

她还让人盯着平远伯府,提防着孟家在背后使绊子,不过,意外的是,一直没什么动静,好像对此完全不以为意。

顾欢喜却没敢掉以轻心,也叮嘱过苏喆,要多些警惕,别被人在这桩买卖上耍了啥手段,那就好事变坏事了,白瞎他们这番辛苦。

苏喆郑重应下,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控,力求不让人钻了空子。

如此小心谨慎了十来天,销售高峰期都过去了,京城附近的百姓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便宜又好烧的蜂窝煤取暖,冻伤冻死的局面得以大大改善,雪灾所带来的困境算是走出来了,形势一片大好,换做骨头轻的,这会儿就该飘了。

不过,苏喆一直在作坊里盯着人,埋头苦干,至于顾欢喜,更是低调,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但顾欢喜的心里,却一直都不踏实,就像头顶上还悬着另一只靴子,不落下来,她就没法安心睡觉。

偏偏,最近南边的战事也紧张起来,已经连着好几天没在车里见到许怀义了,让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她也不敢在纸条上多说,怕他分神,再有啥危险。

好在,还有他留的纸条,告知她每天发生的事儿,不然她得煎熬的失眠,只是看那字迹写的潦草匆忙,忍不住还是会提心吊胆。

好在这天夜里,总算在车里见到了许怀义。

彼时,她都已经搂着闺女躺下睡了,听到动静,豁然睁开眼,就见他正蹑手蹑脚的往床边走,跟做贼一样。

俩人不期然的眼神对上,一个惊喜,一个愧疚。

“吵醒你了?”

“没事儿,我也是才迷糊着,你这是……”

“嗯,刚打完一仗,小胜,放心吧,没受伤,身上沾了敌人的血,我怕熏着你们娘俩,就囫囵洗了个澡……”

他嘴上随意解释着,顺手将身上的披风解开扔在一边,又从浴室里找了个块毛巾胡乱擦着头发,等那股湿漉漉得冷气散去后,才靠近她们娘俩,搓了搓手,先抱起闺女稀罕了一阵,放到旁边的婴儿床里后,又去搂她,发出满足的喟叹。

顾欢喜问,“累了吧?”

许怀义“嗯”了声,下巴就搁在她肩上,声音里毫不掩饰疲惫之意。

见状,顾欢喜啥也不想问了,眼里只剩下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