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怀义不停的找着话题,家里家外的问了一个遍,连庄子上的蔬菜长势都关心过了,还没说到正题上。
还是顾欢喜等的不耐烦了,解释了闲聊,直接问,“你到底要说啥?痛快点!”
“媳妇儿……”
“是不是又出啥事儿了?”
许怀义艰难的点了下头,小心翼翼的道,“那啥,就是南边的战事不顺,早做准备的情况下,还接连吃败仗,皇上大怒,也发了狠,把几位皇子的大舅子小舅子都给派战场上去了,还有楚王世子也没落下,总之,有能力夺嫡的一网打尽,这样他们就能互相制衡,少整幺蛾子,京城这边也不敢背后算计哪个,万一误伤自己人,可就赔大了……”
顾欢喜猜到了什么,脸色渐渐变得不好看,“所以,你也要去?”
许怀义赶忙捧着她的脸,斩钉截铁得解释,“媳妇儿,我发誓,不是我主动要去的,是朝廷下了命令,必须要去,不然就是抗旨。”
“为什么会有这种命令?”
“我猜是孟瑶的算计,上一世,这场战事应该打的很艰难,伤亡挺大,她想除去我,借这个机会正正好,所以就让平远伯在朝堂上提了建议,让我们这些武学生去战场上锻炼一下,涨涨本事和见识,既能报效国家,又是为朝廷培养将才,楚王竭力赞成,还有其他几个大臣推波助澜,对皇帝来说,这事儿只有利,没有弊,就成定局了,给了武学院一份名单,上面都是学院里的佼佼者,我们这一届,就三个,除了我,还有李云亭和赵三友,孟平主动报名参加,这是强制性任务,必须凑齐五十人的队伍,师傅带队,正在鼓动大家积极响应!”
他说的很详细,就怕她发作。
顾欢喜深吸口气,“这么说,你是非去不可了?”
许怀义迟疑着点点头,“媳妇儿,我没的选择,再说这也是一次好机会,如果立了功,回京就能授官,也不用再熬日子等武举出仕了,靠军功授官可不会被人小瞧,也不影响将来升迁……”
“危险呢?高机遇伴随着高风险,你想过后果吗?”
“想过的,媳妇儿,你先别气,听我说,我不是一时冲动才应下,我是认真琢磨过利弊的,师傅说,我要是不愿意,可以用苦肉计躲过去,但孟家会由着我耍这种手段?一个搞不好,说不定能真让我残了,那还不如去战场上搏一把呢,况且,有房车这条退路在,我也不会真有生命危险,顶多受点伤,我会时刻穿着防刺服,护着心胸,刀剑捅不破。”
顾欢喜听完,紧皱的眉头才渐渐松开了,随还是担忧,却不再焦灼不安。
许怀义又道,“媳妇儿,我这次去南边,也是想抓住机会,找个合理的由头把红薯给带回来,另外,孟家想算计我,哼,我还想将计就计,趁机除掉他们呢,到时候上了战场,谁收拾谁可不一定,你知道的,我又不是新兵蛋子,哪会轻易让人下手害我?”
他顿了下,眼底闪过一抹冷厉,“我会让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费心思谋划的生死局,却变成给我送军功,让孟瑶悔不当初。”
第453章 送行
话说到这份上,顾欢喜只有点头的份儿,其实,就算她不愿意又能如何呢?抗旨不遵就是砍头的下场,她还能真拦着许怀义不去战场吗?
况且,许怀义从骨子里就透露着想去的念头,那才是他渴望的主场,前世如此,这一世,也逃不开如此执念。
她心里清楚的很,嘴上说那么多,情绪那么激动,也不过是发泄一下内心的焦虑不安罢了。
结果早已注定。
她能做的,就是帮他准备行李,然后等他回来。
好在,有房车在,虽也提心吊胆,却没那么战战兢兢,而且,不必承受思念之苦,想见随时都能见,传递消息也方便,他在前方的一切,她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他也不用吃太多苦头,房车里啥都有,吃喝不缺,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明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从吃的喝的,到衣服被褥,还有最紧要的药材,一样都没落下。
一再精简,最后也有俩个大包袱。
顾欢喜看着发愁,实在没法再断舍离了呀,衣服只带了两套,总得有个替换的吧?鞋子袜子更不能缺,上了战场,还不知道要走多少路,最费这个,自是得多备一些,还有帽子手套之类,一天比一天冷了,赶路不穿戴齐整了,那得多遭罪?
至于吃的喝的,更没法删减,她估算着路程,烙了十来张锅饼,这个耐放,吃起来也方便,升火一烤,外焦酥里宣软,再塞上几勺肉酱,比啃干馒头可好吃多了。
肉酱做了两坛子,一种香辣的,里面用的是猪肉,特别下饭,一种是香菇鸡肉的,不辣,却鲜的掉眉毛,都是许怀义的心头好,哪样也要。
除此外,她还做了些肉干和糕点,赶路的时候,若是急行军,没时间埋锅造饭,就能掂巴两口,不至于饿肚子。
喝的倒是省事,只带了两罐茶叶和梨膏,没占用多少空。
战马,铠甲,还有随行的人选,则是许怀义亲自去安排的,顾欢喜也不懂,就没插手。
一晃三日过去,准备就绪,也到了启程的时候。
但凡家里有要上战场的人,无不笼罩着一股离别的愁绪,种种不舍不安,甚至暗自神伤垂泪,寺庙的香火随之大盛,求平安符的络绎不绝,对未来没有把握的,只能把安全感寄托在佛祖身上。
顾家却例外,准确的说,是许怀义这个当事人太平静淡定了,压根没有表现出一点异常来,情绪稳定得可怕,就好像他不是要远赴杀场,而是单纯去出趟差而已,没有危险可担忧,仅仅是一段日子不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