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欢喜斜睨他一眼,“是一举三得吧?做豆腐,多实惠啊,一斤豆子,弄好了能出四五斤豆腐呢。”
这冤家,精明起来的时候,也没人比的上。
许怀义嘿嘿傻笑。
随后,他就泡上豆子,等到下午,豆子泡涨了后,提着水桶去村里的石磨打浆,有人看见了,不免要好奇的问,许怀义也没瞒着,于是,很快,村里就传遍了,一时间,大家都知道许怀义的媳妇儿还有这么一门手艺。
在眼下,做豆腐确实算得上是门手艺了,能养家糊口,勤快点的,说不定还能过上小富日子,但这门手艺,向来不外传。
所以,这顾家的闺女,娶得的是真不亏啊。
众人感慨的同时,也有人在看许家的笑话,瞧瞧,把这一家三口撵出去,该后悔了吧?这可是会下蛋的金鸡啊,搁谁家不得好好供起来?
如今许家的人,自从被许怀义撕下脸皮后,就不怎么在外头行走了,都嫌丢人,前些天,李秋花还在外头控诉许怀义虚伪奸诈、无情无义,为许家叫屈,可旁人附和的少,大多都是当乐子听,没人跟她同仇敌忾,毕竟谁都不瞎,许家以前咋欺负许怀义的他们还能不知道?现在这么说,不过是给自己找补,想往脸上再戴一张皮而已。
再说,徐村长都表态了,他们还能傻到跟许家站一边?
所以,李秋花想搞事儿,却没掀起一点风浪来,白白自个儿当了次笑话,还气的小病了一场,这才好利索,就忍不住出门扯闲篇,结果,就又听到这番话,当即气炸了。
“顾欢喜算啥金鸡,还能下金蛋?我呸,她要有那本事,先生个儿子吧,绝户头子,还有福气呢?挣再多的钱,那也是给旁人的!”
“我们家才不稀罕,还嫌晦气呢,会做豆腐就能耐了?我们孩子大伯在镇上当账房,不用受那苦头,每个月就不少往家拿银子,不比她会做豆腐强?人生三苦,乘船打铁卖豆腐,那都是拿命去填的的活儿,呸,天生的劳碌命!”
“我家小叔子,明年就是秀才公了,到时候,有禀米,有银子,名下的田地还不用交税,到时候手指缝里随便露一点,不比他们强百套?”
“他们离开许家,是他们的损失,我们少了个累赘,才更享福呢!”
“啥玩意儿啊,还我们后悔,后悔的是他们才是!这辈子都甭想回来!”
她骂骂咧咧的回到家,本想着告上一状,结果,发现家里的气氛很是凝重,这一问才知道,许怀仁被辞回家了,也不是因为犯了啥错,而是那家酒楼的掌柜干不下去,关门大吉了,给结了二两银子的工钱,换做以前是不少了,可现在,二两银子够干啥的?听说都买不到多少粮食,而且,也没得地方买了。
第46章 做豆腐送福一更
祸不单行,镇上的书院近期也打算暂时停了,因为先生们,要搬去青州城里住,所以学生们面临俩选择,要么跟着去,入读青州的书院,要么就暂时回家自个儿复习,等着再次开门。
许茂山为难了。
他肯定是想小儿子跟着去的,眼瞅着明年就要下场,中断学业无异于临门一脚踩坑里啊,他咋能甘心?可跟着去,耗费的银钱可不是小数目,那是青州城里,束脩更高,吃喝拉撒也更贵,这些银钱,从哪儿来?
就算家里有,都给了小儿子,其他人咋办?
现在闹旱灾,家里已经节衣缩食,每天一顿饭了,手里再没点银子傍身,别说其它儿子,就是他自己,心里都不踏实。
还有一事儿,村里还闹着去逃荒呢,走不走也是个问题。
愁肠百结,许茂当家这么多年,从未像今日这般茫然纠结,倒是赵婆子态度很坚决,她想都不想,就赞成小儿子去青州继续读书。
用她的话来说,九十九跪都叩了,还差最后这一哆嗦?
家里再难,这半年也能熬过去,半年后,小儿子成了秀才,许家的门庭都换了,那是多大的荣耀?
为了那一天,现在受点罪都是值得的。
其他人听了这话,心思却是各异。
这话说的容易,熬一熬,谁知道能不能熬过去?而且,谁又能保证半年后,许怀玉真的能考中秀才啊?万一不中,他们现在遭受的痛苦,谁来负责?
人心,从来都是偏的,更是自私的。
李秋华在外头受了气,本来回来还想说道一番,见状,也识相的不敢开口,省得雪上加霜,被迁怒再挨骂。
谁想,她没吱声,许茂元上门来说了。
一听又是逃荒,始作俑者还是许怀义,许茂山就沉下脸来,“大哥,你就由着他到处瞎嚷嚷、蛊惑人心?”
许茂元道,“他说的那些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是……”
许茂山不耐的打断,“大哥,就算他说的那些都是真的,粮食绝产,也无人来赈灾,难道就真的走投无路、非要去逃荒?往年,也不是没有遇上过旱灾,咱们都是咋过去的?哪就至于逼到去要逃荒了?咱们许家百年根基都在这里,要是离开,可就都毁了。”
许怀礼冷笑着插了一句,“我觉得那小子整天鼓动着大家逃荒,就没安啥好心,指不定打啥见不得的主意呢,偏还做出一副救世主的嘴脸,我呸……”
许茂元皱起眉头,“这么说,你们是不打算跟着一起走了?”
许怀礼这回倒是没吭声。
许茂山也没把话说死,只道,“就算最后非得走那一步,也不是现在,还远没到那份上呢,着急忙慌的,没经过事儿,就是轻浮毛躁,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