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闹了一会儿,瞅着时间不早了,才出去准备晚上的宴席。
一个去厨房安排菜单,一个挨家去请人,徐村长,许大伯,四叔公,高家、刘家,扈家,都没落下,唯独没请老许家的人。
许大伯见状,张张嘴想说点啥,被儿子拽了下袖子,到底没出声。
他也请了焦大夫和江先生,怕江先生不愿凑这种热闹,还特意提出,可以单独给他办一桌,将菜送到江家去。
没想到,江墉拒绝了,欣然前往。
来的人自然没有空手的,多多少少的都带着贺礼,江先生送的是一幅画,可把许怀义给惊喜着了,他之前去奇珍阁问过价,价值连城啊,还有价无市呢。
许怀义没想到,孙家也派人送了贺礼,整整拉了一马车,有贵重的能提门面的,也有实惠彰显亲近的,孙钰是当师傅的,自是不便登门来给徒弟媳妇儿庆贺,但也没随意派个管事打发,而是遣了儿子来。
孙永琰今年八岁,虽在许怀义的眼里还是个孩子,但俩人却是平辈儿,而且,孙永琰一板一眼的,少年老成的很,进门送了礼,还特意去给顾欢喜行礼,正经八百的表了一番庆贺。
许怀义看的暗暗好笑。
顾欢喜想表示一下亲近吧,却又被人家的严肃正经给吓退,只得搬出儿子来,俩人差了两岁,相处起来,应该会自在一些。
她在顾小鱼的脸上稍微做了些伪装,倒也不担心被人认出来了。
顾小鱼很认真的接待,哪怕对着孙永琰喊师叔,他也没啥心理负担,孙永琰对他也很有好感,俩人坐一块儿互相交流学习,竟都惊喜的发现对方比自己以为的要厉害,不由越说越投机。
毕竟在同龄中人,能跟的上他们头脑和思路的,实在找不到几个,难免生出几分‘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现在,总算找到同类小伙伴了。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
第378章 顾虑
席面上,好酒好菜,不少人都喝醉了,许大伯醉的最狠,路都走不成,让儿子背回家去的,嘴里还一个劲的喃喃,“要是没入赘多好啊……”
许怀孝心想,要是不入赘,依着当初怀义那受气包子样儿,能娶到秀才家的闺女?
即便如此,当初他们也小瞧顾欢喜了,原本只以为她也就是嫁妆厚实点,会认几个字,其他的也没啥长处了,谁想,人家手里还有能挣来诰命的宝贝。
唉,别说他爹了,就是他都有些遗憾呢。
可他一点想法都不敢表露出来,怕给他爹伤口上撒盐,今晚四叔公的情绪也不太对劲,喝了好几个闷酒,显然也是失落的。
可以说,以后许怀义两口子混的越好,许家就越遗憾失落,甚至痛悔难当。
而且,还要忍受旁人那种隐晦的同情目光。
背地里,谁不看他们笑话呢?
徐村长被儿子搀扶着,晃晃悠悠的往家走,先是哼了几句荒腔走板的小调,然后才唏嘘道,“茂山今晚失态了,也难怪,原本揣着金山银山,一辈子富贵不愁,可偏偏又亲手送出去了,换谁,心里能不难受?”
徐长松道,“是该难受,但谁也没有前后眼啊,就三年前,谁能觉得怀义会有现在的出息?又有谁能想到顾氏能有今天的造化?”
若真能想到,顾家的门槛早就被踩破了,哪还轮到老许家呢?
想起几年前,徐村长不由恍惚了片刻,他发现,他竟然记不太起之前许怀义是个啥样子了,能想到的都是他现在意气风发的眉眼,忍不住道,“过去的事儿,以后不准再提了,尤其是不能在怀义跟前说,村里有人嘴贱,你也盯着点。”
徐长松又不傻,点点头,“您放心吧,爹,大家伙儿虽有些眼热怀义,但也打心底佩服他、感激他,揭短的事儿,没人去干。”
真有那不长眼的,正好拉出来给他立威。
自从徐村长管着豆腐坊后,几乎全身心的铺在了上头,不止家里顾不上,就是村里的事儿,也没过去那么尽心尽力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干脆就把长子给扶持了起来。
反正最后也是要把村长的位子交出去,长子管着,他还是放心的,村里人也信服。
徐村长欣慰的拍拍他的肩膀,“那就好,记得爹的话,一定要跟怀义交好。”
将来这个村长的位子才能坐得稳。
徐长松生无可恋的应了声。
相似的话,他爹嘱咐了不知道多少遍,奈何,让他上赶着去讨好巴结许怀义,真的很为难他啊,他倒是能抹开脸了,可也轻易见不上人呐。
见长子这幅表情,徐村长意味深长的提醒,“想想扈英杰,人家已经捷足先登了。”
定了顾氏身边的大丫鬟,这步棋走的太妙了,可惜他没想到,生生错过了。
闻言,徐长松顿时有了危机感,不敢再敷衍,认真的保证了一番。
其他几家,差不多都是如此。
顾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谁不想贴乎的越紧密越好?
许怀义也喝了不少,好在还能撑住,送走了客人,只留下了孙永琰,以及陪着他来的小厮和护卫。
这个时间城门早关了,总不能让他去城郊住孙家的别院。
家里还有不少房间,安排人绰绰有余,不过,孙永琰和顾小鱼‘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越聊越投机,恨不得‘秉烛夜游’、促膝长谈,于是,许怀义干脆让孙永琰睡在了他房间,反正一盘炕宽敞的很,睡七八个都没问题。
安置好,许怀义才回了寝室,进房车洗了个澡,擦着头发出来后,很是稀奇的感慨,“没想到小鱼和永琰能那么谈得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相交已久呢,真真是应了那句倾盖如故、白首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