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380)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于是,传说中的四季美景,全靠王管家那张嘴来描述,逛到海棠院时,就一个劲的说这里的海棠品种如何齐全,到了三月份,便陆续开放,什么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尤其是那几株高大的西府海棠,花开时,香飘几里,被称为花中之王,鹿鸣书院好多学子慕名来赏,留下不少画作和诗词。

奈何现在,还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王管家说的口干舌燥,许怀义等人也就是点个头而已,谁叫没实景呢。

到了荷香院,就更没实景可介绍了,那湖倒是不小,但上面只有些残荷枯枝,显得十分萧条,湖面也冻住了,王管家说,下面有很多的锦鲤,他们站在桥上瞅了半天,连条鱼影子都没见着。

丹桂院也是如此,好在青竹院,还有点看头,竹子品种不少,有些凋谢了,有些还泛着绿意,那种潇潇疏疏的意境,最是难得。

一群大老粗自是不会欣赏,但文人墨客就极为青睐了,尤其竹林深处,曲径通幽,还建了一座两层的竹楼,雅韵横生,王管家特意指出,名满天下的江先生,都曾夸过这里收拾的雅致呢,还作过一副画,就挂在奇珍阁,属于镇馆之宝,多少银子都不卖。

许怀义闻言,倒是想起这件事来,那幅画,他确实在奇珍阁看过,也好奇的问过掌柜价格,对方笑着说此画堪为画竹的经典之作,东家不卖,只用来镇馆。

此刻他瞧着这些竹子,心里的念头却是,到了春上,这得能挖多少笋啊?

最后去的是梅兰院,这里才是眼下最漂亮的地方,一树树的梅花,粉的娇艳,白的清雅,红的夺目,各有各的美,让人目不暇接、为之倾倒。

“嚯,这儿好看!”赵三友不懂吟诗颂词,就只有这么直白的一句夸赞。

许怀义脑子里倒是蹦出一句诗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哎呦,简直迫不及待带媳妇儿来了,穿越前,为了赏梅,还特意坐火车七八个小时去有名的梅山玩,人山人海,赏的一点意思都没有,现在好了,梅花就种在自家后院,想咋看就咋看。

梅林深处,还有个暖房,原本是安置那些怕冷的花草,以兰花最多,不过眼下,那些花草都被送人了,暖房里只剩下些架子,还有供客人歇息的桌椅。

看完宅院,就到了谈价格的时候,苏喆负责谈,许怀义带着其他人避开,没一会儿,就有结果了,原本是五万两,硬是又让苏喆给压下去五千。

两边约好明天就过户,一来王家急着拿钱走,二来,许怀义明天正好休息,双方都怕夜长梦多,如此倒是皆大欢喜了。

第334章 谁占谁便宜二更

坐上车后,赵三友心直口快的感慨,“怀义,四万五千两银子,你说拿下就拿下,手面可以啊。”

就是他家,在当地经营了这么多年,想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置业,亲爹都得思量个好几天。

哪像许怀义这么干脆利索,而且,他才来京城几个月啊,就有了这般厚实的根基,属实不简单。

许怀义指了指苏喆,“都是托七少的福,没有他,我那个小作坊,每个月也就挣个二三百两银子。”

现在因为有了销路,产量翻了十几倍,收入自然也相应增长,另外,还拓展了其他的生意,绒花、玩具、羽绒制品,还有那些毛线编织的保暖防寒的配饰,如今正是大卖的时候,银子跟流水似的来,若不然,他也不敢惦记这么贵的宅院,置业总不能倾家荡产。

赵三友玩笑似的道,“七少,以后也多照顾照顾咱们啊,不用吃肉,跟着喝口肉汤就行。”

苏喆含笑道,“好说,不嫌我一身铜臭就行。”

苏家是正儿八百的商户,而赵三友家却不是,算是小地主,并未化到商籍里去,至于王秋生家,就跟商更不沾边了,家里开的是学堂,算是耕读之家,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不缺银子用。

真正贫寒的是孟平,能来精武学院读书,全靠族里东拼西凑,他算是背负着全族的希望来读书,压力最大,也最刻苦努力,上次月考,没能拿到前三名的奖金,背地里还难受了好几天。

他们谁也没说帮忙的话,因为都清楚,孟平一身傲骨,在银钱上帮他,对他来说,不是为他好,而是羞辱,以后大家就没法平等的坐在一块儿了。

回到学院,苏喆离开,他早来了一年,如今是丙班的学生,李云亭看着他走远的背影,眉眼冷淡,拉住许怀义低声问,“你就一点不担心?”

许怀义知道他的意思,很是坦诚的道,“放心吧,他暂时不会找我讨要人情的,这套宅子确实不错,也很可能是二皇子的意思,但他们没那么浅薄,我也没那么好拉拢。”

“提早铺路,是为了后面更大的谋算,届时,他张嘴跟你要人情,你怎么办?”

“我难道没给他们好处么?”

李云亭一怔。

许怀义笑笑,“我跟他搭伙做生意,看似我好像占了便宜,但他得的好处更多,要说京城如今啥东西卖的最火?小半都跟我有关,这可不只是多赚银子的事儿,这是名声,是人气,能凸显他经商的本事,更能增加他在苏家的竞争力,你等着看吧,苏家其他人,很快就会排挤打压他,暗中使绊子了,总不能叫他抢了嫡出的风头去……”

“那你会不会被连累?”

“我就走个货,苏家还不至于连我一起收拾,再说,我背后还有师傅呢,他们不会在这上面下手。”

李云亭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