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声音一顿,不敢置信的问,“你不会是想拿捏他吧?想让他再给你涨工钱?英杰啊,咱可不能太贪心,这事传出去,旁人只会笑咱不识抬举,再说,许怀义那人,也不是你能拿捏的……”
扈英杰皱眉解释,“祖父,我没有那个意思。”
拿捏许怀义?他又不是疯了。
扈村长不解,“那你为啥不干脆应了?”
“总得考虑一下。”
“显得矜持?”
“不是,我是想不通……他为什么突然让我去庄子上当管事,按说,他应该用许家村的人才是,他大伯比我可合适多了。”
这么一说,扈村长也思量起来,“所以,你是觉得这里头有啥猫腻,才不敢答应他,怕被坑了?”
扈英杰摇头,“他不是那种人,我相信他,就是好奇……”
扈村长沉吟道,“你干脆过两天直接去找他问问吧,许怀义为人处世坦荡敞亮,咱们背后这么猜测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
扈英杰也有此意,痛快应下。
许怀义回到家,拉着捐献的二百斤粮食离开。
他走后,徐村长开始再次招人,这回把湖田村的村民也算了进去,初步定下三十个,后续等许怀义那边确定下取货的数量,再进行调整。
招来的这拨人,先进行岗位培训,许怀孝提拔成主管生产的管事,自然就得担起这个责任来,他人是憨直了些,但管生产就得有股较真的倔劲儿,倒也合适,初上手不习惯,适应了两天,就干的有模有样了。
其他人也是如此,像孟二柱,最开始手忙脚乱的,他管着采购作坊里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啥的,事情比较繁琐,除了细心还得有耐心,他压力很大,唯恐有啥疏漏,对不起许怀义给他开的那么高工钱,一度心惊胆战,也是硬着头皮忙了两天后,才慢慢顺上了道。
刘修文倒是还好,只账目更多了点而已。
高壮是最心急的,从许怀义离开,就一直等消息,每天不知道往村口跑几趟,来来回回脖子都伸长了,总算是把人给盼到了。
来谈生意的人是苏喆手下的大管事,叫李明达,四十来岁,看模样,完全没有生意人的精明能干,倒像是个憨厚闲散的富贵老爷,他拿着书信,先去拜访顾欢喜,还随行带了一车礼物。
顾欢喜让卫安去作坊,把徐村长和高壮请了来,人多,坐在宽敞的大厅里,也能少些闲话。
寒暄过后,顾欢喜接过书信来看了眼,其实早一天,许怀义就已经进房车里,把合作的细节都跟她交代清楚了,今天李管事来,就是走个过场,但其他人不知道,所以她装模作样看完后,递给了徐村长。
徐村长看完,激动的手都发抖,这比他想的还要美好啊,这么大的量,他之前招三十个人,还是太保守了。
李管事始终笑眯眯的,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对着顾欢喜尤为客气,谁叫来之前,少爷千叮万嘱,绝不要小觑这位许太太,人家才是一家之主。
苏喆和许怀义已经谈好了具体的章程,顾欢喜没什么可操心的,直接让徐村长和高壮带着他去作坊实地再参观一下,仓库里有事先做好的,像火锅底料和腐乳,存货还不少,这次也顺便先拉一车放到水云轩里,试试反响如何。
顾欢喜并未跟去,她去看了下李管事带来的礼物,有几个点心盒子,还有几匹布料,整只的羊,半扇猪肉,甚至还有给孩子用的文房四宝,很是全乎,最惹眼的还是蚕丝绵,足有几十斤,把马车塞的满满的。
第270章 回礼二更
她琢磨着回礼,送了两坛子果酒,那是在逃荒路上,用野葡萄和野生猕猴桃做的,图个新鲜野趣,另外,山药糕、栗子糕啥的,也都准备了几包,东西不稀罕,胜在是自家做的,沾个诚意,稍微稀罕的是青菜,像乌塌菜和冬寒菜,绿甘蓝之类,如今京城这片地界上还没有,她让人多拔了一些,齐齐整整的码在篮子里,最后,又添上一件羽绒马甲。
赵三友应下的鸭毛,还没送到,这件羽绒马甲,是她让卫良从村里收集的,处理干净、去了异味后,选了适宜的布料做里子,防止跑毛,教着让卫慈一针一线做的,外面用的是深色的松江布,款式很简单,类似后世马甲,可以贴身套在里头穿,保暖还不显得臃肿,适合苏喆这种要风度的贵公子。
她原本没打算做这门生意,是许怀义觉得只一间豆腐坊不够,做生意全面开花,东边不亮西边亮,这样才保险,再说,庄子上的人还都闲着,种地得等明年开春了,眼下总得给他们找点活干,不然白养着吃干饭多亏啊。
这理由,可糊弄不住顾欢喜,不过,她也懒得跟他掰扯,反正以后,他有什么目的,迟早会都暴露出来。
所以,她才提早整了这么一件马甲,有了成品,只要苏喆试穿过,体会到了羽绒的好处,那就胜过千言万语了。
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果然,李管事离开时,顾欢喜特意交代了这件马甲的用处,他听完后,眼睛都乐的眯了起来,连连保证,一定亲手送到少爷手里。
“这是家里丫鬟所缝制,针线粗陋,还望苏少莫要嫌弃。”
“哪里,哪里,许太太太客气了……”
他小心翼翼的摩挲着,不用亲身试穿,就知道这羽绒马甲的妙处了,又轻薄又暖和,少爷肯定喜欢。
说来也巧,他走后,赵三友家里就派人送了鸭毛来,一车接一车,队伍很是壮观,就是进了村,味道不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