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想,便有些迫不及待,“我带妹妹去菜园里拔些菜回来吧。”
“好啊,不过穿暖和点,帽子戴上,管着点阿鲤,别让她拔太多,吃不了,就不新鲜了,后院屋里的那几个种植箱,里面的菜也能收一茬,你掂量着拔吧。”
顾小鱼一边应着,一边忙活着给自己和妹妹穿戴帽子和斗篷,收拾利索,便熟练的把妹妹放进小车子里,轻松推着出了屋门。
卫安跟在后面,出大门时,卫良也跟了上去。
顾欢喜留在家,继续抄书做绒花,她还费大力气做了几盆假花摆件,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还有事事如意的柿子,健康长寿的长寿花,每盆都栩栩如生,堪称艺术品,虽然做的材质就是些寻常的丝线布料,但心思巧妙,手艺精湛,拿出手送人,可半点不寒酸,还能彰显诚意。
这三盆,是她为孙家那几位最有分量的夫人准备的,首先便是孙家老夫人,据说和蔼可亲,早早就交了管家大权,如今只管含饴弄孙,最是慈祥不过,再就是孙家大夫人,孙钰的嫡亲嫂子,孙家宗妇,许怀义打听来的消息,说这位精明能干,颇有心计手段,不过明面上做人做事都很有口皆碑,任谁也挑不出错来,孙家后宅,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是京城有名的主母典范。
最后便是孙钰的夫人,当年也是有名的才貌双全,性情温婉柔顺,很是好相与。
至于其他内宅妇人,都是庶出的媳妇,顾欢喜自然不能送她们同等分量的礼物,届时,选些精致点的绒花便是。
孙家人口多,光送礼这一项,就让人头疼不已,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送礼很有讲究,如果送错了,不但失礼,严重点的,就是得罪人。
这还是开始呢,依着时下习俗,拜师后,每年三节两寿的,礼物都少不了,不但要送,还得诚心实意,不然就是不敬不孝。
光想想,她就头秃。
叹口气,继续认命的干,天底下没有光占便宜不付出的理儿,如今靠上孙家的好处已经显现出来了,许怀义能在学院里施展的开手脚,没人打压使绊子,没人抢功摘桃子,这就是孙钰的功劳。
有孙钰罩着,许怀义能更顺利的出头,官场上,有人庇护提拔,实在太重要了,不然任你本事再大,不给你机会,你也只能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还少吗?
许怀义回来的比她预想的要早,申时便到家了,只是不是他一个人,后面跟着好几个,顾欢喜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时,一行人已经说笑着进了二院的门,也就是他们现在住的正院,彼此来了个面对面。
时下的习俗,女眷都是住在后院的,二院是男主人招待客人,还有书房办公的地方,儿子满了七岁,通常也会搬到二进院里住,像他们家这样的,在乡下倒是没人说什么,可在那些讲究的大户人家眼里,那必然是不守规矩。
顾欢喜有点懵。
其他人也愣住了。
这种尴尬诡异的场合,也就许怀义能不受影响了,高高兴兴的喊了声“媳妇儿,我回来了,还请了同窗来家里吃饭”,说完,又转头对着其他人坦荡自若的道,“这是我媳妇儿,顾欢喜。”
他实在受不了当下的男人介绍自己妻子时,喊什么贱内、拙荆之类的称呼,叫声媳妇儿咋了?还掉价不成?非得贬低一下妻子才能彰显出自谦的品格?反正他是无法苟同的,至于说了媳妇儿的名字,他更是觉得理应如此,他媳妇儿哪点不好啊,难道还不配让人知道名字了?
他不但要说,还介绍的公明正大、坦坦荡荡。
他用这种方式,来表明态度,他对妻子的看重,他和妻子是平等的,他们家不存在男尊女卑的事儿。
然而,这对其他人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心里暗暗吃惊,但面上都还算稳住了,没失态,不然气氛会更奇怪。
第263章 喝奶茶一更
顾欢喜在心里骂了许怀义好几句,面上还得微笑着上前招呼,不知道她社恐吗,还一下子请了这么多男人来,若是提早知道,她还能去后院避一避,眼下可好,只能硬着头皮上,可如今不是后世啊,男女能平等随意的来往,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惹来各种麻烦,这冤家,是嫌她名声太好了?
好在,其他人比她还不自在呢,倒是李云亭最为镇定,率先行礼,平静的喊了声“嫂夫人”,这一声,让其他几人像是瞬间有了主心骨,纷纷跟随,赵三友和王秋生比许怀义年长,喊得是“弟妹”。
顾欢喜寒暄客套了几句。
随后,许怀义领着人进了书房。
之所以去书房而不是待客的大厅,是因为天冷,书房里弄了个壁炉,木柴一烧,既有氛围感,又暖和,最适合与三五好友坐在旁边喝茶聊天。
果不其然,等看到许怀义把壁炉点着,温暖的火光跳跃,其他几人都很是稀奇的凑过来,围着他询问。
“这是啥炉子?瞧着挺稀罕呐。”
“以前没见过这模样的,前面敞着这么大口子,不会担心冒烟灰?”
“不过这样属实暖和,也挺方便的。”
“谁这么巧的心思盘的?”
许怀义一一作答,“我自己琢磨着盘的,取名就叫壁炉,主要是用来取暖,上面有烟筒,设计好了,烟气不会往屋里窜,敞着口子,便于热气挥散,比炭盆啥的好用多了,来,来,都坐啊……”
壁炉前,支着一张圆形矮桌子,周围一圈带靠背的藤椅,椅子上铺着柔软的垫子,众人初坐不习惯,很快便体会到了这其中的舒适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