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亭听懂了,“这法子可行,咱们学院七成学生家里都能拿出多余的粮食和银钱,就像苏家,若苏家肯出面赈灾,只他一家的实力,就能解决大半灾民。”
许怀义瞪大眼,“真的啊?”
李云亭点头,“苏家本家就在江南,鱼米之乡,几代累计,名下良田无数,只明处就有好几个粮仓,暗地里,更是不知道存了多少,苏家在江南,修桥铺路,还开了几家善堂,收留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名声极佳,只是嫡支搬到京城后,才行事低调了。”
许怀义嘟囔,“我看苏喆穿戴的可一点不低调。”
李云亭又翘了下唇角,“在我们看来,他穿金戴银,确实有些张扬,但依着苏家的财富,他们觉得这样已经很低调了。”
许怀义酸溜溜的叹了声,“行吧,土豪的世界,穷人压根想象不到。”
“你将来,成就指定在他之上,有何好羡慕的?”
“可没有他有钱啊。”
“有钱而无权,只会是灾难。”
“苏家也不傻,哪能不动怀璧其罪?不是说嫡支有子弟科举出仕了吗?连苏喆都在咱学院,还攀上了二皇子,这靠山也够用了。”
“未必。”
许怀义眨眨眼,“你知道的还挺多……”见他神色略有些迟疑,赶紧摆摆手,“打住,为难的事儿千万别说,我其实一点不想知道啥秘密,知道的越多越危险。”
没想到,李云亭一脸认真的道,“你说的对。”
许怀义,“……”
有个词叫以退为进啊,朋友。
见他完全不是开玩笑,许怀义默默咽下一口血,干笑着拉回话题,“那等下咱就那么干?”
李云亭点头,“我嘴笨,你说,我来敲边鼓。”
许怀义欣然应下。
许怀义的口才自是毋庸置疑,忽悠能力更不必说,连慧信大师都能配合他装神弄鬼,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学生们了。
一传十,十传百,一上午过去,学院里人人都知道了一件事,救助灾民能消灾避祸,尤其是家里人做过什么恶事的,赶紧去帮一把灾民,用这种方式抵消罪恶,免得被天打雷劈,不相信的,请参考昌乐侯府,昨晚是降下雷天示警,若是不赶紧赎罪,那么下次就不是劈一棵树,而是昌乐侯府的主子们。
家里没做丧良心的事儿,那也可以通过救助灾民来积德行善,为自家人祈福,不信?可以去问慧信大师啊,昨晚慧信大师亲口说为灾民祈福,他的诚心,连上天都感知到了,所以才会同时间露面示警昌乐侯府配合救助灾民啊。
第246章 出头二更
这番言辞,初听觉得天花乱坠,不是那么可信,不少人也半信半疑,甚至不以为然,但三人成虎,传播的多了,就煞有其事、信以为真了,到最后,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尤其是有人开了头,那其他人甭管处于啥心态,都会纷纷跟风追随,道理也简单,做了,顶多损失点粮食钱财,不做,则很可能触怒上天,降下雷电之罚,两权相衡取其轻,所以咋选择,一点都不难。
学院里首先站出来的便是许怀义,他出这个头,倒是没人奚落他不自量力,他是没钱没地位,但他有个灾民的身份啊,天然适合,他话说的也朴素实在,“我这刚安顿下,自家人才吃饱饭没几天,太多的粮食拿不出来,全家省一省,倒也能凑个两百斤,杯水车薪,不值一提,但这点粮食再少,也能救三两个灾民,佛家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也不要造浮屠,权当给闺女祈福。”
他一说完,赵三友就高声喊了声“说得好!”
紧接着,李云亭跟上一句,“我也为家母祈福,捐五百斤粮食。”
赵三友故意不爽的道,“你咋抢我前头呢,我刚才那话都没说完,就让你截过去了,我也想给家里人祈福……”
李云亭配合的问,“那你捐多少?”
赵三友大刺刺的道,“家里略有薄产,就一千斤吧,照怀义说的,这一千斤救不了多少灾民,但能救十个八个,也算是咱尽了心意,咱也不求啥大富大贵,只要家人平平安安的就成。”
王秋生立刻道,“那为兄也捐千斤。”
精武学院五壮士里,只有孟平家里是真的贫寒,上学的银子都是积攒多年,还外借了点,想捐粮食属实困难,可不捐,心里也不得劲儿,还是许怀义宽慰道,“这救助灾民啊,不管多少都是个心意,最重要的是诚心,佛祖也好,上苍也好,看的不就是个诚心吗,家里粮食不宽裕,那就捐点别的呗,破旧的衣服被褥都算,实在不行,届时去帮着干点活儿也成啊。”
孟平问,“干什么活儿?”
许怀义随口一说,被孟平这么一问,只得用力琢磨了个活儿,“我想着,很快城门外就会有人扎棚子施粥了,到时候,灾民们都围上来,人一多,很容易出乱子,万一疯抢打起来,那好事就变坏事了,所以,咱们找几位师傅们商量下,看能不能以学院的名义,派遣一支队伍,每天大家轮流着去施粥的地方执勤,帮着排个队维持个秩序啥的,有打架斗殴,帮着解决一下,你们觉得咋样?”
咋样?肯定是好啊,既能代替捐粮为灾民尽了心意,还能顺便出头露脸,做得好,说不定就传出名声去了,这简直一举两得。
孟平欢喜的点头,“我愿意,许三哥,啥时候去啊,一定要算我一个,我保证干的好好的,尽心尽力帮衬灾民。”
赵三友也忙不迭的道,“我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