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下,转头问许怀义,“丝绵真的抗风暖和?比皮子还好?”
许怀义道,“抗风不如皮子,但暖和不输多少,而且,穿着轻便舒服,皮子不透气,太捂的慌。”
“咋卖的?”
许怀义张嘴说了个数。
许茂元苦笑着摇头,“那村里没几个人舍的用丝绵絮袄了。”
许怀义道,“虽然贵,但很有必要啊,再说村里出摊子也赚了些银子了,买些丝绵有啥不舍得?最起码,先保证老人和孩子能扛过去,不然连逃荒这样的罪都受了,没道理咱们快享福的时候出了意外,那多丧气。
许茂元想了想,“你说的也对,回头劝劝他们。”
“银子该花就得花,不然咱们这么辛苦在外头赚钱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家里的老人孩子能过的舒坦点吗?”
徐村长接过话去,“没错,银子花在刀刃上,没啥可心疼的,除了多砍柴,买些丝绵絮袄,房子也得再休整休整,可别被大雪压塌了。”
“最重要的是粮食,一定要多存,只要能留得住的吃食,往家里买就是,总不会浪费了。”
闻言,徐村长直接的心慌起来,“怀义啊,咋又存粮了?”
许怀义声音沉凝道,“我今天去城里,发现城门口那儿的灾民越来越多了,衙门安排他们去落户,离开的人却不多,甚至在城门附近搭了窝棚,一看就是想长期赖在那里,指望每天去抢大户人家施的粥度日,这么下去,肯定不是个事儿,施粥不知道哪天就可能停了,还有雪灾,到那时,得死多少人?”
徐村长面色变了,“死人还是小事儿,就怕引发时疫和民乱啊,到时候,谁都躲不过去……”
“所以,咱们得多做准备,现在进城查的越来越严,铺子里的粮食倒是还不缺,不过价格上涨了些,其他的布匹、丝绵、皮子,都比往常要高,趁着还没限购,没涨的太离谱,能多买就多买,最好能吃到明天春上。”
“对,对,是该多囤一些,有备无患。”
许茂元忧心忡忡的道,“咱这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咋又不消停了呢?”
许怀义心想,朝廷不作为呗,但他知道古人敬畏皇权简直没天理,所以忍下没吐槽,只淡淡的道,“还是灾情的问题,灾民们在当地得不到妥善安置,只能逃荒来京城,来的少,衙门还能应对下,来的太多,他们就管不过来了。”
然后,就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担责任。
许茂元长叹了声,“真是造孽啊。”
徐村长道,“怀义,除了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囤粮,咱们还得准备些啥?”
“药,这事儿,得跟焦大夫说。”
“嗯,等下我就去找他,还有呢?”
“还得提防着灾民乱起来后,往四周的村子里窜,他们饿急了眼,可不比山匪好多少。”
徐村长吸了口冷气,声音都颤了,“在京城,还会发生这种事儿吗?天子脚下,谁敢闹事?衙门的差吏肯定要管吧?听说,有那啥,五城兵马司,好几千人马,不是专职管这些事儿的?”
许怀义解释道,“五城兵马司,都是在城里头活动,真要发生时疫、民乱,城门肯定早就关上了,再说,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靠谱。”
第198章 去上学了二更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指望自己,何其难?
“怀义,你就直接说咋办吧?”
“您跟扈村长商量下,组织起人手来,每天分时间段巡逻,尤其是晚上,在村口设置屏障,安排人在那儿守着,不准灾民通过,有危险就敲锣示警,当然,这些事儿都还能再往后拖一拖,事情还没严峻到那个地步,但囤粮,刻不容缓。”
徐村长对他的建议,自是不怀疑的,且执行力还很强,许怀义前脚走,他后脚就挨家挨户的去传话了。
多砍柴,多囤粮,尽量给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做身絮了丝绵的衣服穿,屋顶也加固休整一下,至于巡逻啥的,他暂时没提,先紧着最重要的来吧。
还有药,天冷闹雪灾的话,生病的肯定多,这事儿只能麻烦焦大夫。
焦大夫听后,很痛快的应下,笑着反问,“是怀义提醒的吧?”
徐村长当然不会抢功劳,“是啊,是怀义说的,咱村里,就没人比他想的更周到了,有他在,这心里踏实啊。”
焦大夫抚着胡子,心想,周到还是其次,重要的是未雨绸缪的本事,许怀义的眼光,总比其他人看的要远,做打算,也远超其他人很多步,之前逃荒是,如今做这番准备以应对不测更是。
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们,要是能这么想,多好啊。
那才是百姓之福,可惜,只顾着争权夺利,哪管百姓死活?
“怀义还说别的了吗?”
“有……”徐村长也没瞒着,把可能会民乱得巡逻以提防的事儿说了。
焦大夫若有所思的道,“确实有必要。”
徐村长见他也这么肯定,心头越发慌,“是啊,我这就去找扈村长商量下,这事儿总得一起出力才好。”
他匆匆走后,焦大夫一个人琢磨了会儿,也坐不住了,对许怀义的期许越深,心思就越重,干脆去了对面的宅院里。
而此刻,许怀义正被媳妇儿揪着耳朵骂,“说,为什么还得背着我卖花?难道你告诉我,我还会拦着不成?你到底打的什么小心思?”
许怀义夸张的哎呦着,“疼,媳妇儿,轻点啊,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我要说出门时忘了,你信吗?”
“我信你个邪!”
“嘿嘿,其实是我不知道行情,也没想好咋卖合适,就没提早跟你说,怕你操心,现在你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