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194)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这七天,顾欢喜只下午去看一趟账本,她教着刘修文用了后世的做账方式,画了简易的表格,每天进进出出那么多记录,一目了然,看的极为方便。

每天的收益,也还算可观,发大财是没指望,但当个吃喝不愁的小地主还是不费太多力气的。

村民们也跟着尝到了甜头,最开始胆小保守的那拨人,只敢搬些白豆腐去临近村里卖,每天倒也能赚个几十文钱,本来还挺满足,但事情就怕比较,等后来见其他人摆摊卖小吃能赚他们好几倍的银子后,立马就都眼红改行了。

如今村里人自发的分配好各家的地盘,反正京城够大,倒也不用担心抢彼此的生意,一起赚钱,皆大欢喜。

就是忙了点,也累了些,天不亮就得起,先从顾家买了豆腐,再用车子推着走几十里路去卖,还得边做边张罗客人,往往每家都得跟出去两三个人,不然使唤不过来。

但再忙再累,村民们也愿意,每天都能往家赚回银子,这日子过的才有奔头,有奔头,脸上的笑就多了,人也看着精神,见了面互相打招呼嗓门都亮堂,走路也带风,连带着整个村子都仿佛从沉寂中苏醒过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惹的原湖田村人羡慕不已。

徐村长见状,喜的暗暗抹了一把泪,私底下跟大儿子念叨,“爹就算是现在死了,都能含笑九泉。”

徐长松听到这话就恐慌,赶紧劝道,“这才到哪儿啊?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等大家伙儿都赚了钱,就能置地,盖房,给儿子们娶媳妇儿,一茬茬的孩子再起来,不缺吃不缺喝,还有闲钱进学堂读书,到那时候,那光景,才是真真的好呢。”

徐村长笑得老眼都眯起来,“是啊,那时候才叫好呢,咱村里若再能供出几个读书出息的来,哎呦,光想想都觉得日子美啊。”

徐长松闻言,忽然古怪的问,“您不会还指着怀义去读书、盼着许家祖坟上冒青烟吧?”

徐村长反问,“咋滴?不行啊?”

徐长松察觉到压迫,干笑道,“不是不行,就是觉得,你们对他是不是太自信了?我承认,他是很能干,但能干,不代表读书就有天分啊,再说他都多大了?这时候读,是不是也晚了点?”

徐村长不悦的哼了声,“那是你还不够了解他,要是没把握的事儿,你觉得依着他那性子,会去干?这一路上,你还没看明白啊?在咱们眼里,再难再不可能干成的事儿,到了他那里,都不叫事儿,所以他说想去读书,那就一定能读出个名堂来。”

徐长松还想说啥,被亲爹毫不客气的打了一巴掌,“你再泼冷水,信不信老子抽死你!”

徐长松,“……”

到底谁才是亲儿子?还不准他质疑了?

不是他心眼小,见不得许怀义好,实在是他没从许怀义身上看到一点读书人的气质。

这会儿,顾欢喜也在操心许怀义去读书的事儿,豆腐坊这边稳定下来后,那冤家就蠢蠢欲动,想去查隔壁邻居的底细,她倒也不拦着,只是在他想进城时,提醒了一句,“顺便去精武学院问一问,人家什么时候招收学生,别耽误了报名。”

听到这话,许怀义顿时头皮都麻了,“媳妇儿,不用这么急吧?之前好像听谁说过,学院一般都是分春季和秋季两次招生,咱今年肯定是错过了啊,要不等明年春天再去问呗,我还想着……”

顾欢喜面无表情的截过话去,“你想打退堂鼓?”

许怀义立刻把头摇得跟要掉下来似的,“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不急着去报名,是想利用这段时间搞什么幺蛾子?”

“啊?没有,我只是想把豆腐坊的生意再往外扩大一下,多赚点银子。”

顾欢喜挑眉,摆明了不信,“真的?不是另有别的打算?”

许怀义信誓旦旦的道,“真没有,我就是看只高壮一个人去拓展渠道太慢了,想尽快将咱家豆腐坊的名声在京城打响,这样我以后也好安心的去精武学院读书啊,不然,我可放心不下你们。”

第171章 再次进城一更

许怀义嘴上这么说,但心里直打鼓,媳妇儿可不好糊弄,他说的再义正言辞,也未必能叫媳妇儿答应。

果然,顾欢喜蹙眉想了想,就摇头否决了,“豆腐坊的事儿不用你再操心了,扩展渠道也不急,目前作坊的生产力有限,豆腐压根不愁卖,光村里人就能消化了,再说还有廖老爷那儿,他不是还给介绍了几个客户嘛,再多的话,咱们也没那么多豆腐卖给人家。”

许怀义不死心的道,“那简单啊,咱们再从村里招人,每天多生产几板豆腐不就行了?钱还有嫌多的?”

顾欢喜面无表情的道,“你以为就咱们自家做豆腐啊?城里那些酒楼饭馆都有固定的合作商家,你去抢人家的饭碗,不怕被打击报复?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更何况咱们还不是强龙,咱们没半点根基,能有现在的局面是夹缝中求生存,已经很好了,你胃口还想大,实力匹配吗?”

许怀义讪笑的道,“你说的都对,但你误会我了,媳妇儿,我说扩展销售渠道,不是卖普通豆腐,我哪来的狗胆去抢旁人碗里的肉呢?我是说咱家做的五香豆干和腐乳,还有千张腐竹,以后再开发出辣条来,这些东西可都是独一份儿,不算抢生意吧?”

顾欢喜哼了声,“那也有高壮在呢,他嘴上功夫也不差,能说会道,让他慢慢去跑就是,眼下赚的钱,足够咱家用的,你着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