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141)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送走了一波波来招揽示好的人,许怀义把酱肉、点心都摆上桌,酒坛子打开,给今天出力的人都倒上一碗,至于银两,他跟徐村长商量,“这些银子,等到了京城,咱们再用,尽量花在刀刃上。”

徐村长跟他面对面坐着,正夹着片酱肉吃,闻言,想都不想的摆手,“那些银子是送给你的,你收着就是。”

许怀义道,“那哪儿成啊?他们谢我,是因为我帮着打退了山匪,可打山匪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伙儿齐心出力,才能顺利离开,少了哪一关都不行,所以,这银子,是大家伙儿的。”

“不,不……”徐村长摇头拒绝,态度十分恳切,并未是嘴上客套,“怀义啊,咱们心里都有数,这跟山匪对抗,九成功劳都是你的,其他人就是帮你掠阵敲个边鼓,有这些肉,这碗酒,心意就够了,哪还有脸再分银子?那我们成啥人了?”

“村长叔……”

这回徐村长语气强硬了些,“怀义,这事听我的,你仁义厚道,可咱们也不是那么眼皮子浅贪小便宜的,一码归一码,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这种事上,不能糊涂,不然以后咱们咋处?”

许怀义无奈,玩笑般的道,“之前上山打猎、杀狼分肉,您可没这么计较。”

徐村长道,“那不一样。”

那两回,村里人出力的多,分一分还说的过去,今天的事儿,就是许怀义占了大头,而且,那三家也是冲着他才拿出银子来感谢,说是感谢,其实他们都明白,这是示好招揽,只是被拒绝了而已,所以,他们没脸分。

银子不少,加起来有一百两,对商户们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乡下百姓来说,绝对是笔巨款了。

许怀义说分,也不是说场面话,而是觉得一个人独吞,有些不仗义,更是担心不患寡而患不均,惹来麻烦,他心里有数,就算要分,他也会拿大头,所以更不吝啬分出去一些换个安生。

谁想,村民们比他想的还明理知趣。

第123章 许怀义受刺激了一更

银子,村民们不要,不过好肉好酒,就没再客套,酒足饭饱,各自心满意足的散去,下午再启程时,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

人还是那个人,精神头却都明显跟过去不太一样了。

接下来的路,顺利了许多,走走歇歇,没再遇上啥乱七八糟的事儿,唯一的麻烦,是有些难民挨不住跟他们求救了。

有求着加入他们队伍的,有求着给一口饭吃的,也有干脆想卖身给他们,或是用适龄的女儿结亲的,总之为了活下去,啥招都有,层出不穷。

许怀义对这种事儿不管,便是有求到他跟前的,他也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任对方如何可怜兮兮的哀求都无动于衷,给村民们展示出一场啥叫心硬如铁的模样。

村民们既感到惊讶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内心情绪之复杂,难以描述。

也有看的透的人,私底下对旁人感慨,“都该学学怀义,看看人家,这才是有大智慧的啊!”

听到这话的人,大多深以为然,偶有迟钝的想不通,茫然求解惑,“啥大智慧?我咋觉得他为人处事有点矛盾呢?之前帮着咱们,可谓劳心劳力,有危险都冲在最前头,他这份仁义,没的说,咱们都认,可咋对着难民,就有点冷漠呢?”

虽说村民们在村长的敲打下,也没有理会难民,但他们脸上却都难免露出几分不忍之情,有心软的,还会陪着掉几滴眼泪,反观许怀义,从头到尾面无表情,一点对难民的同情都看不出来。

这冷漠的都显得不近人情了。

通透的人闻言,当即哼道,“对难民冷漠,就不叫有情有义了?愚蠢,那是怀义拎的清,知道啥人能帮,啥人不能管,既然心里都明白,还用得着跟你们似的纠结这个纠结那个?你们觉得掉几滴泪,同情难民一下,哪怕不给啥呢,也就不显得冷漠、就显得有人情味儿?呵,那叫虚伪。”

刚才想不通的那人顿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再说不出话来。

要是许怀义听了这番夸赞评价,定是要心虚几分,面对那些凄惨的难民,他真的能无动于衷?

其实,并不能。

他不心软,却心酸,他冷漠以对,是在掩饰他的无能为力,他能帮得了一个两个,却管不了那成百上千个。

他怕所有难民都蜂拥而来,所以,他连那一个两个都不敢帮,他怕开了那个口子,后面就再也关不上。

他再悲天悯人,在心里,还是自私的以自家人的安危为重,但凡有一丝风险,眼下这种境况,他都不敢怀揣侥幸去触碰。

只有以后他变得强大了,有能力了,他的同情仁慈,才能随意的挥洒。

现在,没资格。

他把这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都通通化为学习的动力,倒是进步飞快,没几天的功夫,便把一本千字文给掌握了,指哪个,认哪个,再不会出错,练字也改成每天两张,虽然写的还是拿不出手去,但比之前,好歹不那么歪七扭八了,总算能横平竖直,勉强有了个字样儿。

最重要的,还是态度,堪称端正认真,像极了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奋发向上、刻苦努力的学霸。

顾欢喜都震惊了,这还是她那无论咋鞭策都视学习为仇敌的学渣老公?

前世要是有这劲头和觉悟,哪至于回回考试都在班里垫底啊?

她暗暗观察了几天,最开始,她还以为他是装样子,但渐渐的,见他竟然真的坚持下来了,才意识到,他心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