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109)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许怀义笑着打断,“村长叔,说这些话就外道了,咱们一个村的,互相帮衬那都是应该的,远亲不如近邻,关键时候,大家伙儿也没少帮我,我也记着情分呢,以后有机会,指定不忘。”

徐村长听到这话,老脸上有些臊的慌,“帮你啥了?啥也没帮上,都是一个人扛的事儿,唉,大家伙儿就这点能耐……”

许怀义话说的很透亮,“能跟我站一块儿,我就领情,不用非得扑上去搏命,我也担不起那责任。”

徐村长就再也说不出啥话来了。

天亮后,村民们陆续起来忙活,就没个闲人,哪怕多捡点柴禾都是好的,不过更多人还是四下寻摸吃的,原来都是挖野菜,后来跟着顾欢喜学会了桑叶豆腐后,重心就放在了找桑树上,田间地头,路边野沟,仔细找找,桑树还是有的,眼下也不管老的嫩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是好东西。

很快,炊烟升起,袅袅飘向空中,家家户户多是熬粥,抓把杂粮面粉,再揪点野菜进去,粮食富裕点的,就熬的浓稠些,粮食欠缺的,就得数着米粒下锅,只要不是白水就能唬弄肚子。

以前在村里,他们还没吃早饭这习惯呢,尤其是从开春,一天都是一顿对付着,还是逃荒后,受了许怀义的影响,这才安排上了。

人家许怀义说了,一天三顿饭,早上这顿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其他两顿都不吃,早上也不能将就。

不能将就的许怀义做了一锅面疙瘩汤,里面内容丰富的很,有腊肉丁,有干香菇,还有鸡蛋花,最后再撒把新鲜的野菜,堪称色香味俱全。

面疙瘩以白面为主,稍微混着点豆面和小米面,口感更有层次,还顺滑不剌嗓子,味道也足,顾欢喜很喜欢吃,配着小咸菜,能喝一大碗。

这还是她在房车里已开过小灶的情况下呢,还能有这胃口,可见许怀义的厨艺有多出挑了。

反正周围的人,闻着那香味儿,都能下饭。

吃过饭,许怀义就骑着骡子,一个人去前头探路了。

村民们在原地等着,有好奇的问,徐村长就把许怀义说的那番话,拿出来解释了一遍,言辞之间,都是对他的肯定和赞赏。

村民们还能说啥?自是紧跟村长的步伐,对许怀义的这番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表扬和感激。

队伍里有这么一个人在,那就是定海神针呐,又踏实,又有安全感,以后要是谁还敢编排人家许怀义,他们就跟谁急!

许怀义的人气空前高涨。

也有不放心的,许茂元就拉着徐村长抱怨,“咋就让怀义一个人去了呢?万一有点事儿,都没个帮手。”

徐村长叹气,“你以为我没说啊?可人家怀义说了,他一个人去更方便,真要有事,人多了反而麻烦。”

许茂元反应过来,想想许怀义那一招制敌的战斗力,带着帮手,万一成拖累可不就是麻烦吗。

不到半个时辰,许怀义就跑回来了,这里本也离着前头府城不远,他又有能作弊的望远镜,嘴巴又利索,想打听点事儿,还是很省劲儿的。

徐村长等人围上去,眼巴巴的看着他。

许怀义面色凝重的道,“咱们暂时不能往前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徐村长着急的问,“前头咋了?是出啥事儿了?难道府城也收高价过路费?那咱们绕小道走行不行?”

许怀义一一回道,“前头府城大门关着,根本就不让灾民们进,除非带着足够的粮食,像姚家那样的大户,现在的情况,跟青州那边差不多,灾民们都赖在城门周围不走,留的时间久了,灾民就成了难民,咱们绕道也不安全,人太多,目标太大,一出现,保不齐会被那些人惦记上……”

徐村长听明白了,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你的意思是,那些难民,已经按捺不住,抢上粮食了?”

许怀义点了点头,“我找人问了问,这几天,已经发生几次乱子了,规模不大,很快也压下去了,但难民们的情绪,却压不住,而城里的官爷们,至今没拿出啥有效解决办法,咱们这时候冲过去,就是个冤大头。”

“咱们人这么多,他们也敢抢?”

“他们人更多,我粗略数了数,得有一两千,还是饿了好些天的,看见吃的,眼珠子都得红。”

“那,那咋办?咱们岂不是还走不了了?”

“回来之前,我往远处转了下,倒是找了个好去处。”

徐村长闻言,立刻追问,“啥好去处?”

许怀义抬手指了个方向,“那里,一连片的山,山下好像还没人烟,而山上,我瞅着像是有不少能吃的东西,咱们先进山休整几天,看看府城这边的难民咋解决,要是这边实在过不去,咱们再从山那边另寻旁的出路。”

第96章 神秘小山村一更

许怀义求的是问心无愧,可不是傻到大包大揽,把啥责任都往自己肩膀上扛,所以说完后,坦坦荡荡的补了句,“村长叔,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具体咋安排决定,还得听您的,还有大家伙儿的意见。”

他态度很明确,要民主,不独裁。

但村民们都老实本分,见识又少,你就是给他民主自由,他也拿不定正主意,尤其是眼下这种境况。

徐村长心里更是琢磨的透亮,这时候不听许怀义的还能听谁的?一路上,但凡许怀义挑头拿事儿,就没有出过差头,所以此时此刻,他几乎不需要纠结犹豫,就立刻拍板,“那就进山休整,等几天看看情况再说下一步咋走。”

他一锤定音,也意思意思的问了问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