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传同人)穿越甄嬛传崛起吧安陵容!(79)

作者:打马小泥官儿 阅读记录

一番你来我往,可关键问题依旧悬而未决:这小像究竟画的是谁?果郡王佯装醉酒,对众人的追问充耳不闻,死活不肯吐露半分。一时间,殿内气氛冷到了极点,众人面面相觑,场面陷入僵局。

恰在此时,门外太监扯着嗓子高声唱名:“太后驾到!”原本如坠冰窖的殿内众人,瞬间像是被注入了生机,纷纷起身,整齐划一地向太后请安。太后稳步走进来,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眼中满是疑惑,随即朗声道:“这是唱的哪出啊?皇帝,你手里拿着什么物件?”

皇帝嘴角扬起一抹轻笑,将手中的小像递了过去,解释道:“十七弟今儿个喝高了,不小心掉出个荷包,里头藏着一张女子的剪纸小像。儿子和思贵妃她们正打趣着‘审问’十七弟,想知道他心仪的姑娘到底是谁呢。”

太后一听,原本平淡的神色瞬间有了光彩,饶有兴致地接过小像,说道:“嗯?允礼终于动了凡心?哀家可还记得,他曾扬言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快让哀家瞅瞅,是哪家的姑娘这般好命,入了咱们果郡王的眼。”

听闻太后所言,底下众人纷纷出声附和,或真心期待这场八卦的后续,或假意逢迎,只为不冷了场。

太后的目光刚触及小像,便不着痕迹地朝甄嬛瞥了一眼,这细微的动作,被安陵容瞧了个真切。安陵容心中暗自惊叹,到底是历经风浪、登顶宫斗巅峰的人物,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玄机。不过,太后并未当场发难,想来是没有确凿证据,不愿贸然扫了儿子宠妃的颜面。只见她眉眼含笑,看向果郡王,和声说道:“允礼,跟皇额娘讲讲,这画像上的姑娘究竟是哪家的?今日你皇兄在,哀家也在,必定要下道旨意,给你这场良缘添些体面。”

太后这话说得笃定,让果郡王再无推脱的余地,必须得说出个女子来。

果郡王心里正犯愁,思索着怎样才能巧妙应付过去,就在这时,甄玉娆“扑通”一声跪地,高声说道:“臣女有罪,罪该万死,这是臣女的小像。”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殿内众人脸上的表情瞬间丰富起来,色彩斑斓得如同调色盘。

皇帝的脸色变化最为明显,本就因醉酒泛着红晕的脸,此刻又添了几分怒色,气得脸色发黑。在皇帝心中,甄玉娆可是他极为中意的“顶级手办”,老十七竟胆敢觊觎天子属意之人?原本皇帝并未真的生气,可经甄玉娆这么一搅和,瞬间像被激怒的河豚,满心怒火,质问道:“哦?可朕记得小姨刚进宫没多久。这小像看起来有两三年的年头了,边缘都泛黄了呢。”

甄玉娆不慌不忙,仪态端庄地磕了个头,有条不紊地说道:“皇上容禀。臣女初被发配至宁古塔那苦寒之地时,实在难以忍受当地的严寒,不慎染上重疾,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幸而果郡王彼时正在宁古塔游历,听闻此事,立刻吩咐身边小厮请来大夫为臣女诊治。待臣女病愈,前往驿站向王爷谢恩,彼时正值春节,驿站的桌上恰好有剪纸用的剪刀与红纸,臣女便随手剪了些花花朵朵,聊表心意,又剪了这张小像送给王爷留念。”

甄玉娆这番话可谓滴水不漏,王爷未经宣召不得擅自离京,可果郡王确实在甄嬛一家被贬之后,奉皇帝旨意前往宁古塔慰劳披甲人。况且那时甄玉娆年纪尚小,模样还未长开,与甄嬛并无多少相似之处,这般解释,巧妙地避开了旁人的无端猜测与诟病。同时,又彰显了自己知恩图报的品性,这其中衍生出的情谊,也让人信服。

安陵容不动声色地侧头看向甄玉娆,只见她尖尖的下巴,楚楚可怜的模样,即便跪在地上,也难掩那惹人怜爱的气质。安陵容心中暗自感叹,不愧是《甄嬛传》中独占鳌头的人物,绝非那等空有其表、娇弱无依的白莲花。

皇帝依旧满脸狐疑,不依不饶地追问:“哦?你所言当真?”

甄玉娆微微抬起头,露出白皙修长的脖颈,姿态温软却又透着股倔强,说道:“臣女岂敢欺瞒皇上。若皇上不信,不妨瞧瞧荷包里,是不是还留有些杜若花瓣。”

皇帝听闻,下意识地抖了抖手中荷包,果然,几瓣干枯的杜若花瓣悠悠飘落,散落在地。

甄玉娆见状,嘴角噙着一抹浅笑,轻声说道:“王爷果然还记得臣女的喜好。”

果郡王见事情发展至此,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赶忙跪地磕头,口中连声道:“皇兄恕罪,皇兄恕罪!弟弟只是见玉娆年纪尚小,实在不忍她在那苦寒之地受苦,这才忍不住出手多多照拂了些。”

一直静静聆听的甄嬛,像是暗自下了某种决心,仪态万方地盈盈起身,朝着果郡王优雅地行了一礼,柔声说道:“嫔妾多谢王爷对本宫家人的照拂。”

果郡王见状,也急忙回礼,言辞间满是恭敬:“熹妃娘娘是皇兄心……心尖上的人,彼时皇兄一时伤心,未能周全,臣弟不过是做了该做的本分罢了。”

话已至此,皇帝即便满心疑虑,也没有理由再揪着不放。无奈之下,皇帝只得仰头哈哈大笑起来,打圆场道:“嗯嗯,你们都是好的。允礼,不愧是朕的好兄弟;熹妃,最是懂朕心意;小姨嘛……”

话还未说完,太后适时开口,打断了皇帝:“皇帝,既然如此,不如给十七他们一个赏赐,也算是成全了这番情谊。”

皇帝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太后,只见太后脸上虽挂着微笑,可那眼神却如寒芒般锐利,隐隐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