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说:“该不会是想方设法来图我们家的钱,毕竟我们家是真有钱呀。”
啧,这人哪来的自信。
“有病。”余天扉卒了他一口,随后又瞥了眼麦睿桦,“还有钱呢,有钱就不用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种田了。”
麦睿桦:“……”
麦子健突然想起来,对麦睿桦说:“这不是你高中…”
高中啥?草!余天扉差点心跳停止?
不会吧!不会认出他来了吧?!
麦睿桦也没理他这个哥哥,他实属烦他这个哥哥话多,拽着余天扉继续干活去了。
麦子健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就被一股脑地扔在了客厅里。他身上没带什么行李,反正这栋农村别墅里什么都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也不用担心缺什么。不过,城市长大的他,从来没来过农村,他对乡下的一切事物都感觉挺新鲜的。
他便像一只闲不住的花孔雀在院子里四处转悠,东张西望地寻找着附近有没有邻居。麦子健心里琢磨着,来都来了,总得先去和大家打个招呼,唠唠家常。
这头余天扉被麦睿桦拉去继续干农活。
他的脑子还在凌乱当中。
事情一件接一件,确实真的很凌乱。
余天扉其实还在震惊了,他高中的时候从来不知道,也有可能是因为麦睿桦话不多,现在想想,所有事情都通了。
为什么麦睿桦高中的时候老是盯着他看。
是在认人啊!
为什么麦睿桦一来就找他头发的茬,合着麦睿桦当时是只认得他的发色。
我勒个豆。
余天扉瞬间佩服死这货了,藏得够深哈。
很多时候都是一言不发,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再次看了眼麦睿桦,啊不,是翻白眼看了下他。
难怪秋祭巡游那会,其余三人他也认不出来。
不是,你钱多不会去看看脸盲症啊?!
脸盲症有得治么?
余天扉眼睛余光偷偷看着麦睿桦,一边在认真思考脸盲症到底有没有的治。
随后又偷偷拿出手机给徐云发信息。
【余天扉:云,问你,脸盲症有得治吗?】
【徐云:脸盲症也叫面孔失认症,目前是无法医治的,不过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
【徐云:譬如认知训练,患者可以通过反复识别和记忆不同的面孔特征,提高患者的面孔识别能力。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软件或卡片进行训练。例如,儿童在玩改良版的“猜猜是谁”游戏后,面部识别能力大幅提高。】
【徐云:或者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能对改善大脑神经功能有一定帮助,例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脑代谢改善剂吡拉西坦等,但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情况你朋友可以去医院挂个号看看。】
【余天扉:哦】
【徐云:还有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减轻因脸盲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增强自信心,这个比较安全,不过治疗时间比较长。】
余天扉心想,麦睿桦是不是高中开始就已经在烦恼这个病了?!
【徐云:其实很多患者可以通过声音、发型、服饰等其他特征来识别他人,提高社交能力,你朋友也不用过于焦虑。】
【徐云:另外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可以使用辅助技术,譬如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特殊眼镜等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更好地识别他人。】
【余天扉:哦~】
【徐云:或者补偿性干预,训练患者使用一些补偿性的策略技巧,如记住他人的发型、声音、步态等,来代替面孔识别的机能。】
【徐云:总之,啊天,你朋友的脸盲症目前无法根治,但是估计也是通过这些方法来认人的,你放心好啦。】
【余天扉:哦哦,涨知识了,谢谢,你继续上班吧,有空出来吃饭。】
【徐云:不客气,那我忙了,最近流感,病人很多!】
感叹一番,随后余天扉便把手机放到裤兜里。
难怪十二年后,这人没认出自己来。不过这几个月,他认不认得自己?
怕徐云忙不过来,他没敢再打扰人家,于是又掏出手机搜:
脸盲症患者(prosopagnosia)在识别他人时会面临较大困难,但他们会通过一些替代方法来辨认他人:
1.依靠声音:脸盲症患者可以通过声音来识别他人。他们可能会记住某人的声音特征,比如音调、语速、说话习惯等,以此来判断对方的身份。
2.观察细节:他们会关注一些独特的面部特征,比如鼻子上的痣、耳朵的形状、脸上的疤痕等。此外,还会注意发型、眼镜、帽子等外貌细节。
3.依据行为和习惯:脸盲症患者会观察他人的行为习惯,比如走路的姿态、手势动作、穿着风格等。例如,如果某人走路时有特殊的姿势,或者总是穿特定风格的服装,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辨认他人的线索。
4.回忆场景和事件:他们会结合记忆中的场景和事件来识别他人。比如,如果某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出现过,或者曾经一起做过某件事情,这些记忆可以帮助他们回忆起对方的身份。
5.利用名字和关系:脸盲症患者可能会通过名字和与自己的关系来确认对方的身份。例如,如果某人是自己的朋友或同事,他们可能会通过名字和关系来提醒自己对方是谁。
6.训练和补偿策略:虽然目前没有根治脸盲症的方法,但患者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识别能力。比如,通过观察和记忆面部特征,或者将面部特征与记忆中的事件关联起来。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吸入催产素(一种与社会知觉相关的激素)可以临时提高发展性脸盲症患者的面孔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