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海贝这一次没有把材料全部晒干,所以塑料球上会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孔洞。因为冷却后的塑料球是作为塑料物资交换称重,所以这些孔洞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因为这次熔炼的材料不多,出料口很快就不再滴落东西,海贝就关闭了机器。
这些凝结的塑料球个个都有杏子大小,满满一大包的塑料袋只不过凝结出了几个塑料球,不管是储存还是拿来交换都更为便捷,而且经过高温熔炼的塑料也比较干净卫生,据说是颇受大家欢迎的塑料物资。
经过冷却池降温的塑料球,只需要晾晒干净t就可以收进仓库。冷却池里的水却不适合再进行日用,会经过专门的排泄口排出船舱。
如果船舱里的水循环一直保持开放,排泄的水流也会对漂流船的航向产生一些微小的影响。不过因为耗电量太大,随着熔炼机关闭,水循环系统也随之关闭。
海贝今日打算休息,不过鸭子依旧需要喂食。今天的时间比较充裕,海贝准备挑出两只小鸭子来喂食整条的小鱼,看看这些小鸭子能否消化整条鱼。如果可以,以后的喂食工作就可以省心许多。
带着处理好的食物到养殖室,养殖室里的海鸭都很健康,没有再出现减员的情况,就连那只单独喂食了蓝色小鱼的小海鸭都精力十足。
海贝又挑了一只鸭子,与喂食蓝色小鱼的小海鸭养在同一个笼子。这两只小海鸭每只喂了一条小海鱼。虽然两只都是还没有吃饱的样子,但海贝没敢再继续喂食。
喂完鸭子,开始制作自己的早餐。
内围水域小船的船底长了不少附着在船底的贝类,这些贝类长得有些像藤壶,暂且就当它是藤壶。想到藤壶味道之鲜美,海贝决定为它们花费一点时间。
这些贝类都牢牢吸附在船底,不怎么好采摘,摘取一两个烹饪又不够塞牙缝,海贝一直还没有尝过味道,趁着今天有功夫,正好整一锅来尝鲜。
一个一个撬太麻烦,使用铲子等工具整块往下敲。左右这个船船舱里已经有了破洞,船底再有点损伤也不心疼。
整块敲下来的贝类拥簇在一起,像是一个小型假山,整体能有足球大小,单独的一个贝像是放大版的开心果,顶端有两片尖尖的可以自由开合的贝壳。
单个的藤壶个头小的有蚕豆大小,个头大的有杏子大小,底部是一个椭圆形的橄榄形状,顶端两片可以开合的尖锐小壳,像是大型鸟类的鸟喙。
鸟喙的位置不时喷出一个细小的水柱,能呲人一脸咸咸的海水,显然里面的贝肉十分活跃。
这种东西向来是壳多肉少。看着多,实则挖出里面的肉来并没有多少。海贝一口气敲下十块簇拥在一起的藤壶,打算今天吃个够。
内围水域的水质比较干净,这些藤壶也不用再养个两天净化,直接下锅就能吃。
电饭锅的容量太小,海贝打算用大铁锅来处理这些食材。燃料就使用自己积攒的水沉木。木材虽然已经烘烤过一遍,但木料堆在那里就很容易受潮,还是优先消耗掉它们。
大铁锅可能放置得有些久了,表面看起来浮着一些暗红色的铁锈。若是想要使用得长久,还需要使用油脂开锅。然而船上可没有肥油膘,这茫茫大海之上,一只猪怕是比金山还要稀奇。
海贝只能忍痛拆了一包椰子油来开锅,要不然天长日久,即使放着不使用,铁锅自己也会锈透锅底。用椰子油开过的铁锅格外香喷喷。
藤壶简单冲洗一遍外壳,放到大铁锅里煮个三分钟就可以出锅。这些藤壶一锅装不下,因为烹饪的时间短,很快就能全部烹饪完。
待壳子放到不烫手,用钳子敲开外壳。里面的贝肉肥嘟嘟的一坨,泛着虾膏一样的微黄,味道不输螃蟹的鲜美甘甜。
海贝一口一个,很快嗦了一堆,这味道甚至不需要再佐以任何的调味料。好吃是好吃,就是拆壳有点费劲,吃完这顿短期内不会再想吃第二顿。
贝肉只吃了个半饱,海贝也没有再继续烹饪其它食材,左右今天不干重体力活,这些东西已经足够消耗。
上午懒散的休息了一整个上午。
午饭依旧使用早上用过的大铁锅,里面用来煮藤壶的水还没有倒掉,这些汤水闻起来非常鲜美,中午正好拿来煮水草。
水草不管饱,又开了一袋鸭饲料,今天的运气比较好,拆开的鸭饲料都没有变质。中午拆开的这袋鸭饲料明显经过初步的烹饪,里面有两条小臂长的大鱼都已经烘烤到半干。
大鱼的品种非常特殊,鱼肉能成缕撕下来,吃起来非常有嚼劲,味道还不怎么咸,非常鲜美,嚼久了还有明显的回甘。海贝把它们又烤制了一会儿,然后拿来当零食。
吃完午饭,给鸭子喂一顿加餐,海贝就开始了午睡,这一睡就睡到了夜幕低垂。养殖室里的鸭子已经饿得“嘎嘎”叫。两只喂食了蓝色小鱼的小海鸭更是饿得狠了,这一次便给它们多添了一条蓝色小鱼,小鱼一切为二,每只小海鸭多分了半只。
喂食完小海鸭,海贝自己并没有什么饥饿的感觉,于是又回到船舱继续自己之前被中断的美梦。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海贝就被饥饿感从梦中唤醒。
起得太早,纵然已经醒了,也没什么精神,早饭懒得搞得太复杂,就用水草、鱼虾粉和淀粉煮了一小锅浓稠的糊糊。糊糊煮好之后再拌入一勺椰子油,这味道简直不要太香!
吃完早饭后依旧有点犯困,却怎么也睡不着。这个时间给小海鸭喂食有一点早,室外的温度有点冷,海贝在船舱里打着瞌睡,半梦半醒之间,视野中出现了新的漂流船。海贝一下子就从瞌睡中惊醒,混沌的睡意冰雪般全部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