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出一块好地方,她便停下来,从包里拿出三脚架,开始架相机拍摄了。
陈叶今天的勘探地点也是祁连山。
早上,他和局里打好报告,就自己开着车出来了。
他本来就是首都特派来的,有自己的勘探节奏,可以自己做项目。
不过来了这里之后他也收了两三个徒弟,平时带带他们。但是今天他属于提前去备采,看看环境,就没叫上他们。
刚上路昨天那个小警察就给他发信息说杨桐定位显示在213国道上,估计是要去白泉门。
陈叶想了想,手猛地一拉方向盘,换了个方向,也往213上开。
他让小警察把杨桐的定位发过来,随后跟着她实时移动的位置快速开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眼前那个熟悉的车牌。
看到她之后陈叶速度就降下来了,只是跟在她车后边,慢慢开。
谁曾想那姑娘还虎,感觉到了后边有车一直跟,一踩油门一溜烟就跑了。
他索性不去跟了,不然杨桐越来越快,开车还不安全。
后来看着她的定位在白泉门停下,就知道她是要徒步进去了。
陈叶算好时间,刚好和她错开,在她之后进去。
在路上他同样遇到了那个牧民,那人看见他之后特意上前,又对他呜呜哇哇一堆。
但陈叶学习能力很强,现在能听懂他们的话。
那个牧民男人说,看到一个女孩自己走进去,没有同伴,他对她说,你一个人进去很危险,最好不要去了,但女孩只是笑着跟他挥手,又继续走进山了。
陈叶呜哩呜噜地回答他,说自己也要进山,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他看能不能碰上,碰上一定帮忙解决。
他的本地土话说得不好,有点断断续续的,但对方还是听懂了,并欣慰地拍拍他肩膀,好像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但陈叶一路往前也没有遇到杨桐。
或许是他要边看边观察吧,时不时地还要取点样本,毕竟上一次他来这里还是盛夏,现在时节不一样,土壤土质也会有所差别。
等到再往前时,信号也越来越差了,陈叶看不到定位,不知道杨桐在前方哪个位置,走了多远。
但以杨桐昨天那般机灵样,心里应该有些分寸的,他便也没太担心,自己做自己的工作了。
等到日头往西时,他也就收好自己的探测工具,准备往外边走了。
太阳下山的速度挺快的,因此陈叶往出走的时候脚步比来时快很多。
并且出去的路很多都是偏下坡,所以赶在日落之前,他再次路过那个牧民家。
等到车那里的时候应该刚好天黑不久。
但这次那栋小平房外面站的不止那个牧民自己,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
他们一家三口站在门口,看到陈叶的时候神色有些慌张。
陈叶大概知道他们为什么有些焦虑,回头看了看山的方向,距离已经变得遥远。
而且太阳一步步下垂,夜幕可以在一瞬之间降临。
如果杨桐还没有出来的话,那么其间危险不言而喻。
他走到他们面前去,这次他们的女儿先开口,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一个白衣服的姐姐今天一个人进山了,现在还没出来,白泉门这里只有这一条徒步路线,她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出去的。”
陈叶神色有点凝重,这个妹妹说的这些他又何尝不懂。
旁边这个藏族女人也是一脸担忧,眉上的皱纹显得更加深,她不会说普通话,用一口方言表达自己的担心,说就算那个进去的女孩带了帐篷,但是也非常不安全。
陈叶从兜里掏出自己的手机,在民居附近信号也恢复了。
他看到杨桐的定位还在山里面两三公里处,并且在徒步路线外的一片草原里小范围打转。
他在脑子里快速记忆了一下杨桐的位置,并看着她缓慢移动的方向推算她接下来可能会去的方位。
随后把背包放在这一家人面前,并用土话告诉他们请帮忙保管一会儿,说自己认识这个女孩,他现在进去找一找。
牧民拉住他,想和他一起进去。
但他说自己跑进去速度快,并展示了一下手机地图定位,向他表示自己能找到那个女孩。
可牧民一家还是不放心,陈叶便索要了一个大手电筒,等天黑了能派上用场。
陈叶等牧民去拿手电的时候又看了一眼杨桐的实时定位,他感受着一点一点变暗的环境,心里有点发紧。
一拿到东西他转身就往山里跑,瞬间消失在这一家人的视野中。
杨桐今天拍得很高兴,她安静地在草原之中守着,还拍到了一些小动物。
但都是一些偏小型的动物,她叫不上来名字,准备回去再好好查查资料看看是什么。
她虽然一直在动,但停在一个地方就待很久,直到拍到自己满意为止。
她趴着,蹲着,又是席地而坐,又是半躺在山坡上,几个小时下来,一身白色装备已经面目全非。
如果换到平日,任何一个场合,她都不会允许自己最挚爱的白色变成这个样子。
但是抱歉,她爱摄影胜于爱白色。
于是她就一整天在拍摄的世界里忘乎所以,渐渐的,忘了黄昏来临。
当时她专注地盯着取景器,看着眼里的画面被黄色的光晕染,映和着秋日山峰,祁连山的温柔都被她一分一秒地镌刻下来。
她看着眼前这般盛景,心里莫名地有点感动,被化成水了,柔和得可以包容一切不美好。
但是她拍完这个景时,确实眼泪也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