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敲着登闻鼓来鸣冤的,这人还不是别人、是上了皇家玉牒的郡主郡王!齐王正儿八经的嫡系血脉!
太刺激了!严柳只觉得心跳加快、头晕眼花、口干舌燥,忍不住直接拎起茶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才觉得稍微平复点儿。
心里抗拒不想去受理这个案子,但是他也知道不受理就这么任由群情发酵,那更是要遭。
捧起被搁置在桌案上的乌纱帽,严大人捧起来珍惜地看了看,呼出一口浊气,郑重地把官帽带上了。
有气无力地冲着下属摆摆手:“走吧,去看看。”
……
事情闹得这样大,惊动了那样多的人,京城里不少官员的家里都听说了这件骇人听闻的丑事,更别说齐王府了。
萧广恒听到这个消息,当下眼前就是一黑,险些栽倒在地,强撑着没有倒下、也不过是不能任由事态继续发展的紧迫感逼着他不能倒下。
“你个蠢出升天的东西!回来禀报什么?怎么不先去拦住那个孽障啊?”
齐王侍卫之一的齐安,面色同样难看,是他不想拦着么?是来不及了啊,已经拦不住了!
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小郡主已经领着小郡王和成千上万的百姓,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兆府了!
怎么拦?带上那么零星几个侍卫,去当着那群群情激奋的百姓的面、当街把郡主她们绑回来?
就算不被愤怒的群众一怒之下锤死,也要被人们的唾沫星子淹死。
怎么拦?王爷以为他不想拦么?这下子齐王府的脸面算是彻底完犊子了!
以前京城就算有些王府苛待嫡女嫡子的传言,毕竟没人亲眼见过,再加上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话,倒是还能勉强维持王府的颜面,现在呢?
郡主带着小郡王亲自出面去证实了非但传言不虚,事实反而比传言更加人神共愤。
这件事情发展到如今,已经不是王爷轻飘飘的一两句话就能收场的了。
此事势必会惊动陛下,暂且不提陛下会如何震怒,就单单京城那些文人的笔杆子,都足够王爷和王妃狠狠喝上一壶了。
大条了啊!齐安不回来禀报还能如何?
萧广恒如何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都不用齐安解释一句,他就一下子瘫倒在太师椅上。
口中喃喃道:“完了!”
那个孽障还真是言出必行,她真的让他“刮目相看”了啊!这下捅破天了!
第13章 王府嫡女:燕帝萧选
可不就是捅破天了么!
京兆府尹严柳严大人心惊胆战地走到前堂去,看着大门外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围观百姓,心肝儿就是一颤,又低头仔细看了看堂下那三个瘦弱的孩子,眼皮就狠狠地跳将起来。
谁来告诉他,这三个人其中真的有两个是王爷的孩子?
马德!骨瘦如柴、一脸病容、还踏马满身补丁……说她们是乞丐的孩子还稍微靠谱点儿!
这么大的皇室丑闻怎么就让他给赶上了!想压都压不住,没看外面乌泱泱的那群百姓赶都赶不走么?
都嚷嚷着要给小郡主小郡王主持公道呢……
严柳甚至从那些围观群众里面,看到了好些个书生打扮的“笔杆子”
……草!!!
他不行!真的不行!他不敢审也不能审!这是一个搞不好就要被迁怒的大事啊。
事关皇室,事关陛下的亲儿子齐王!他真的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皇帝这种生物,你敢让他丢脸面,他就敢让你丢脑袋!
尤其当今圣上日渐老去,那脾性越发的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
还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陛下让他自己处理吧!!!
打定了主意严柳安心了很多,招来负责写状纸的状师,恭恭敬敬地按照郡主萧兰因的说辞,一字不错地帮她写完了状纸。
严大人才刚初见这三个孩子,就知道她们过得恐怕很惨,听完她的陈述……那何止是惨啊……
老大人叹了口气,把这薄薄的一张纸郑重地收到袖子里。
对着堂下站得笔直的郡主软声开口:“郡主的诉状,本官收下了,这就进宫去给圣上过目,您还是先带着小郡王回府等消息吧。”
他本意是让这三个孩子不要在京兆府苦等,她们回去了也多多少少能让外面的人群散一散。
左右圣上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到时候要怎么处理都是陛下的事情。
谁知道听到这话,严柳发现郡主开始止不住地发抖,一把抱过弟弟瘫倒在地,疯狂摇头:“不、不、不回去、回去会没命的!会没命的!不回去!大人,就让我们在这里等好不好?”
兰因这句刻意喊出来的话,声音可是不低,外面的群众更加气愤了,守门的官兵都差点儿没拦住让他们冲进来。
只听他们乱糟糟地在那喊!
“不回去!对!别回去!”
“我们就在这里陪着小郡主小郡王一起等!”
“谁也别想伤害这两个孩子!”
“我们就不信这朗朗乾坤,还没有王法了!”
“……”
严柳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太妥当,但也没想到会把郡主吓成这个样子,就好像那齐王府现在对她们姐弟来说、就是那吃人的魔窟。
唉、罢了,左右事态已经无法控制,人们愿意聚就聚着吧。
且此事耽搁不得,他主动上报、也要好过让陛下听到消息后派人来过问!
……
大燕当今圣上名讳萧选,齐王萧广恒是他的第五个儿子,此时皇帝已经是个五十九岁的老人了。
好在一国之君坐拥天下,人保养得还不错,身子骨还算硬朗,精神头儿也不错、不胖不瘦,只是头发有那么些许的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