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是不跑,等着她的就是个死!
至于她跑了以后家里会乱成什么样,一开始她没想,后来她拒绝去想,也不用想。她知道爹娘和大哥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但是她依然不后悔。她只是想活着。
没想到赵建兰今天会拿这件事情来堵她,于晓红伤心极了,一时间说不出话。
宁安说道:“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妈当年逃跑,是反抗包办婚姻,反抗封建压迫,是勇敢无畏。她父母想害她,拿她换好处,他们承担什么样的后果都是应该的。你和妈根本就不一样!下乡不是爸妈让你下的,不是他们想害你,他们也拿不到任何好处。下乡是国家政策,你想反抗,你现在就去政府门口拉横幅,说你反对‘上山下乡’,你又没这个胆子,在家里逞什么能耐呢?打量爸妈心疼你,不会真把你怎么着是吧?”
“或者你先去登个报,和家里断绝关系,你以后就不是我们家的人了,那你爱往哪儿跑就往哪儿跑,你跑到天边也影响不到我们,你敢吗?你不敢!你知道街道办会报公安,公安会把你抓起来去劳改。你就是个胆小鬼,窝囊废,就只有欺负自己家人的能耐。”
赵建兰被她怼的没话说。反抗国家政策?她又不是不想活了!断绝关系?不可能,她还想着事情平息了就回来呢。断绝关系谁养她啊?
于晓红好不容易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又被吓得浑身发抖。
就在前两天,一个妈妈为了让女儿躲避下乡,就想给她紧急找个婆家,这事不知道怎么被造反派知道了,他们把那个妈妈拖拽出去游街,那个妈妈摔倒了,他们就一人一条腿拖着她走,场面非常残忍。
破坏上山下乡的后果,她只是听人说,就觉得非常可怕。
宁安怼完赵建兰,又对赵大志说:“爸,既然我姐让你想办法,那你就想想呗。”
赵大志十分短促的笑了一下,说道:“办法是现成的,这还用想吗?”
说这话的时候,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像极了一个无情又冷漠的大反派。很显然,对赵建兰的最后一点感情已经放下了。
他站起身,大踏步的出了门。
于晓红喊道:“老赵,你干嘛去?”
赵大志头也不回,“我去趟街道办,跟他们说,有人想逃避下乡,让他们提前把人接走,人要是在他们那儿跑了,我可就不负责了。”
说完这句,他自顾自的又加了一句:“是她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她都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们为什么要管她?”
这段时间街道办24小时有人,还面向年轻人开了学习班,给他们做动员工作。
赵建兰大喊:“爸!!!”
于晓红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了眼眶。
赵建华劝她:“妈,你先回屋歇会吧,这儿有我和三姐看着。你别伤心,我二姐说的不是人话,你做得对。你当年要是不跑,就只有死。姥姥姥爷他们就算是困难,至少不会丢了命。”
于晓红看了看一脸真挚的小儿子,听劝的回了房间。
这一刻,赵建兰终于撞到了南墙,死心了。
之前说要收拾行李,就是个借口,是为了让大家放松警惕,为了制造混乱借机逃跑,现在,她才真正开始手忙脚乱的收拾行李了。
宁安和赵建华坐在堂屋,袖手旁观。
过了一会,赵大志领着两名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回来了。
赵建兰被带走了,只带走了她匆忙收拾好的一个小行李包,里面是几件衣服。
当天晚上,她在街道办的一间小屋子里接受了好几位工作人员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轮番动员,最后写下了一封“决心书”,贴在了街道办的大门口。
第60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20)
赵大志到底还是有几分清醒,没有直接和街道办说赵建兰逃避下乡,只说孩子没出过门,对于下乡这事心里没底,有畏难情绪,请街道办帮着做做工作。
街道办心知肚明,不想下乡的人有很多,到了他们这儿,就是给做做思想工作。他们不是造反派,不会动不动就把人拉出来斗。
第二天早上,赵建兰直接从街道办出发,坐上了知青专列。
赵家没有人去送她。于晓红事先准备好要给她的100块钱也没有给她。
等她走了,宁安跟小桔子说:“拦截赵建兰寄回家的信,切断她和家里的联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她到了乡下,受不了苦,就会写信回家哭诉,万一赵大志和于晓红心软,给她寄钱寄东西的,那多不好。让她在乡下好好待着吧。
“好嘞。”
这个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赵建兰下了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回家让家里人给她寄钱寄东西,要知道她走的时候不光没有钱,连被子都没带。
但,她注定不会收到回信了。
原剧情里,原主下乡之后,赵建兰不停的给于晓红洗脑,不让她联系原主,不要在人前提起原主,要尽量淡化原主的存在感,“避免让人想起咱们家偷梁换柱的事情,等过几年,时间久了,大家都忘记这件事了,再联系她。”
她不想让原主回来,担心原主在乡下吃了苦,回来以后会不管不顾的跟她闹,给她平静美好的生活添波折。
这些,都是小桔子从剧情里抠出来的细节。
赵建兰走了以后,家里的气氛低迷了两天,就在赵建华的努力下恢复了正常。
同样在恢复的,还有学校秩序。
12月初,学校就陆续复课了。但是宁安和赵建华一直没去,“复课闹革命”也是闹革命啊,学校里是造反派的天下,老师们作为“臭老九”,连一句重话都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