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一边烧火一边说:“姐,我的新衣服还没穿呢,给你穿呗。我那件做的大一点,你穿也合适的。反正都是蓝色的,男女都能穿。”
宁安手上动作不停,笑着反问道:“舍得啊?”
“那有什么舍不得的?你可是我亲姐。我从小就是你背大的,我记着呢。我去年的衣服也是做大了,今年穿正合适。你穿这件新的,明年你穿不了了,再给我穿。这样咱俩都能穿正合适的衣服。”
“那行,我先穿。”
“哎哎。”
赵建华咧着嘴笑,以前他也这么说过,三姐总是不同意,说她穿过了就变成旧的了,那他就永远穿不上新衣服了。这次她学会了为自己考虑,他心里也为姐姐感到高兴。
宁安做饭是绝对有数的,说多少就是多少,做好的疙瘩汤,给赵建华盛了一大碗,又给自己盛了一中碗,锅里就一干二净了。
家里没有鸡蛋也没有肉,里面只能放点青菜,但是宁安多刷了一点油炝锅,普普通通的疙瘩汤也香得很。
赵建华不嫌烫,直接开吃,烫得直张嘴哈气。
还一边吃一边夸:“好吃!姐,你做饭越来越好吃了。”
宁安笑而不语,意识里跟小桔子聊天:“年代世界的人没吃过好的,吃啥都喷香!应该弄个年代游,让后世那些挑食的孩子来这种年代世界待几天,保证回去啥都吃。”
小桔子:“安安做的饭本来就好吃啊,他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夸张。”
宁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桔宝。就算她厨艺再好,没有材料也是白搭,顶多比别人做的好一点而已,能好到哪儿去呢?
不过今天的烤鱼和疙瘩汤,可能会成为赵建华以后人生里对美食的回忆。
上个世界江学工和赵凤霞到了老年的时候,就总是回忆年轻时吃过的美味,江奶奶擀的面条、包的饺子,都是他们嘴里经常念叨的。
俩人说起来就眉飞色舞,“你都不知道,你奶奶随手拔颗大白菜,梆梆一跺,都没剁碎,再加上几粒油渣,别的调料都不用放,那饺子香的哟!”
反正两口子说起来都流口水。
不但回忆,他们还在家里复刻。连油渣都是数着粒往里放,为了和过去一模一样,也不用保姆帮忙,都是亲自动手,结果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没味道,他俩自己都吃不下去。
俩人总结来总结去,得出一个结论:猪肉品质不行,不是他们那时候的猪肉了!炼出来的油渣也不是那个味了!
但是后来,江学工跟宁安聊天,就笑着说:“以前能吃的东西少,吃什么都香。现在是能吃的东西太多了,吃什么都没那感觉了。”
上个世界的情感已经清除了,但是记忆还在,想起这些事,就像看电影一样,宁安还是会不自觉的微笑。
重新坐到灶膛边烧火做饭的赵建国和赵建兰,馋的直流口水。
时间倒回几分钟前。
宁安跟赵建华说:“好了,不用加柴了。”
门口的赵建国和赵建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来,嘴里喊道:“加柴加柴,别灭火!千万别灭火!”
然后,等到宁安和赵建华把疙瘩汤盛走,他俩迅速坐在里那里开始烧火做饭,连锅都没刷,直接往里加水,学着宁安做疙瘩汤,最后煮成了大小不一的面坨子。捞出来就开吃。
赵建华抽空抬头问他们:“火灭了吗?锅里加水了吗?你俩不会是想把锅烧穿吧?工业票不够,可没处买铁锅去!”
第49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9)
刚想坐下吃饭的赵建国把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起身往锅里加了一瓢水,然后回到桌边闷头吃饭。
人真的饿了,什么都吃。那锅没油没盐没滋没味、看一眼都觉得辣眼睛的浆糊泡面坨子,他们吃的津津有味。
宁安吃完的时候,赵建华早就吃完了,一看她放下筷子,立刻就把她的碗和筷子拿去洗了。至于锅,就留给老大和老二刷吧。三姐的怨念多是冲着他们俩,他就不能给他俩帮一点忙,省的惹三姐不高兴。
宁安连连点头:“孺子可教也。”
赵建华嘿嘿乐,跟她说:“姐,我们去管厂崩玉米豆吃,你也去呗。”
“走。”
宁安无所事事,所有闲得蛋疼的活动,她都要参与一下。
赵建华说的管厂,是个水泥管厂,在城外不远处。管厂大门口经常会堆放一些被烧过的,热气腾腾甚至还泛着红的小石头,小伙伴们兜里装上一把玉米豆,往那些小石头堆里一埋,过一会,就能吃上“爆米花”了。
当然,不是真正的爆米花,只是轻微爆开,嚼起来还是有点费劲,但是很香。
以前都是赵建华爆完了拿回来给她吃,那时候都凉了。
宁安也抓了一把玉米豆揣兜里,跟着赵建华就出了门。
参与爆玉米豆活动的队伍更加庞大,除了上午那几个小男孩,还多了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一见到宁安,都乖乖喊“三姐”。
路上遇见的大人还笑着嘱咐她:“宁安呐,你总算能休息一下了,好好玩。看着点这群皮猴子,别让他们惹祸。”
宁安都笑着答应,“放心吧,保证一根头发丝不少的给您带回来。”
管厂门卫一看到他们,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说了一句,“注意点,别烫着。”
很显然,这群小孩经常来。
宁安就和这群小朋友无所事事的玩了一下午,这儿遛遛,那儿逛逛,不时往嘴里扔个玉米豆,吃的手和嘴都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