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清霞和严宁安是同事,也是朋友。韩景阳和徐立诚也是关系很铁的亲密战友,在战场上可以交付后背的交情。
成亲之后,俩家也一直住的很近,都住在旧政府高官逃离之后留下来的空宅子里,后来更是住进了同一个大院。
韩景阳和乔清霞三年抱俩五年抱仨,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可是严宁安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她在婚后第三年的时候做了检查,因为子宫发育不良,她无法生育。
得到这个检查结果,严宁安痛苦不堪,主动提出了离婚。这个时候的人信奉多子多福,没有孩子是天大的事,而且徐立诚喜欢孩子,新婚夜就把孩子的名字给起好了。
但是他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觉得离婚对女人伤害很大,而且,严宁安是他主动追求来的,是他请组织做媒介绍的,他不能放弃她。
所以,徐立诚拒绝了严宁安的离婚提议,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提孩子的事。他确实没再跟严宁安提过,但是他跟别人提了。
1956年,乔清霞怀上了她的第五个孩子。在她怀孕期间,有一次,韩景阳和徐立诚俩人一起喝酒,酒喝多了就开始胡咧咧,说到人生憾事,徐立诚说他最遗憾的就是这辈子不能有自己的孩子,韩景阳一拍胸脯,“等我媳妇生了,这个孩子就送给你们两口子。”
这本是酒后胡言,酒醒了不作数就完了。但是没想到,酒醒了以后,韩景阳他较上真了,觉得哪怕是酒后之言,也应该言而有信。
当时乔清霞怀着孕,他没说,等人家孩子出生了,正高兴呢,他说要把小儿子送人。把乔清霞气坏了。
考虑到妻子的心情和身体,韩景阳跟徐立诚说:“孩子先在母亲身边养一阵,过一阵子再送给他。”
徐立诚听到这话都惊呆了,“咱们当时都是说胡话的,孩子又不是物件,怎么能随便送人呢。你可别再说了,你这么做,太伤嫂子的心了。”
韩景阳的大男子主义上来,谁说都不听,为此,乔清霞跟他天天吵架,夫妻关系降至冰点。
原本,乔清霞的身体很棒,又很年轻,只生五个孩子根本打不住,但是这件事情发生后,她一气之下做了绝育手术,以后就没再生了。
万幸她还保持了理智,没有迁怒徐立诚夫妻俩。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徐立诚和严宁安也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严宁安,什么也不敢说。
虽然这事她毫不知情,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她不能生。
她再一次提出离婚,徐立诚还是不同意。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徐立诚和韩宁安都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1959年,乳名小五、大名韩东野的小男孩还是被送到了徐家。
韩景阳跟徐立诚和严宁安说,他已经做通了乔清霞的工作,这事她不反对了。
事情闹到这一步,徐立诚和严宁安要是不收这个孩子,似乎也说不过去了。
所以,俩人收下了这个孩子,并且承诺,孩子只是养在他们身边,韩景阳和乔清霞依旧是他的亲生父母,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严宁安和徐立诚认认真真的抚养这个孩子,俩人都有工作,收入不错,没有负担,尽最大努力给了这个孩子最好的生活。
甚至单从物质条件上来讲,他比他的哥哥姐姐们生活还要更加优越。
两家人住的近,严宁安和徐立诚也从未对这个已经改名为徐东野的孩子隐瞒过什么,他也经常回韩家玩,韩景阳和乔清霞几乎天天能见到他。
运动来临的时候,因为乔清霞的家世——乔家人在建国后都出国了,国内只剩下了乔清霞——韩家因此受到波及,韩景阳和乔清霞都被停止工作隔离审查,后来又被下放到偏远地区的工厂去劳动。
他们带走了四个孩子,除了徐东野。
分别的时候,乔清霞哭的肝肠寸断,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小儿子再见面。
在他们下放的这几年里,严宁安和徐立诚尽心尽力的抚养徐东野,还让他每个月给亲生父母写信,给他们寄东西,哪怕山水阻隔,形势紧张,也没有中断了徐东野和亲生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1974年,徐东野高中毕业,这一年,他17岁。
也是在这一年,韩景阳和乔清霞结束下放回到了嘉城,见到了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徐东野。
乔清霞请求徐立诚和严宁安,让孩子改回韩姓,小儿子不能随他的亲生父亲姓韩,一直是乔清霞的心病。
“就算他不姓徐了,以后也还是你们的孩子。”
徐立诚和严宁安都同意了。这些年,他们俩背负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其实徐东野的心里也不好受。小的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在严宁安的耐心解释和抚慰下,他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母亲非常爱他;他也曾经对严宁安和徐立诚有过埋怨,觉得要不是因为他们俩,他不会从小就离开亲生父母。虽然养父母对他也很好,但心里总是有点别扭。
孩子的这些想法,严宁安和徐立诚都知道,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对他好。
知道母亲让他改回韩姓,徐东野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之前别别扭扭的情况,终于全部理顺了。
严宁安和徐立诚在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难免感到失落。
最失落的就是严宁安,她为自己难过,也为丈夫难过。
这件事之后,严宁安本来就不算好的身体一落千丈,没几年就病逝了。徐立诚也不长寿,在严宁安死后又活了十多年,也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