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秦正则接到调令,秦家人便开始收拾东西,打包行李,8月份,全家一起去了京城。
秦正则在京城的住处,是一个位于胡同里的二进院落,坐北朝南,占地不到400平,比他们在齐州的家要小一点,但是房间挺多,足够用了。
前院有北房四间,倒座房四间半,还有西厢房三间,后院北房三间,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院内房屋由抄手游廊相连。
秦正则和叶文茵住在前院,老爷子和老太太住在内院北房,宁安和秦和钧分别占了内院的东西厢房。
这个地方离京大也不算太远,大概12公里。
叶文茵问宁安:“喜不喜欢这个院子?”
“喜欢。跟我们在齐州的家差不多。”
“是有点像。”
她跟庄清许说:“咱们安安记性真好,她离开齐州的时候才7岁,不对,还差几个月才到七岁,这都过去6年多了,她竟然还记得齐州的家是什么样的。”
庄清许笑道:“记性最好的就是她了。和钧有什么事还得记个小本本呢,她完全不用。什么都在她脑子里。”
安顿下来之后,秦正则忙着工作,已经退休的叶文茵因为工作经验丰富,又被组织上要了回去,重新安排了工作。
叶文茵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安排。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说,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是求之不得的,忙点累点,他们完全不在乎。唯一一点遗憾就是,她不能陪着公公婆婆和两个孩子在京城游玩了。
秦渊知表示:“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我们有和钧和宁安带着,丢不了。”
宁安说:“别说在京城里面逛了,就是走回齐州,走回越城,我们也丢不了。”
叶文茵:“……”
那倒是真的。一点没吹牛!
行吧。
其实她也不担心这个,她只是略微遗憾不能陪他们一起玩。
但是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反正他们在一起呢。
开学之前,宁安和秦和钧带着老头老太太把京城逛了个遍,也把老字号都吃了个遍。
等到开学报到的前一天,老头老太太商量着第二天去送他们的事,秦正则劝道:“离家又不远,送什么呀,让他们自己去就行了。你们俩逛了这么些天,肯定累了,趁着他们去上学,赶紧休息休息。”
宁安笑而不语,秦和钧也不说话。
秦渊知说:“他们俩去上学了,我们哪天不能休息?还差这一天半天的吗?孩子上学多大的事,我们家没一个大人去送,那怎么行?显得我们不重视一样。”
秦正则说:“要不你们俩在家休息,我请一天假去送他们吧。我力气大,还能帮忙拿行李什么的。顺便问问能不能不住校,我面子大,说不定可以呢。学校里再好,也不如家里住着舒服。”
秦渊知和庄清许对视一眼,这小子不对劲!
庄清许说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现在说实话说不定我们还能不跟你一般见识。”
秦正则:“……”
叶文茵说他:“你就赶紧说吧。”
秦正则只好说道:“我跟同事们打听了一下,大学不一定得住校。现在学校的宿舍比较紧张,如果家在京城,或者在京城有住处,学校是欢迎、鼓励学生不住校的。”
他看了宁安和秦和钧一眼,发现这两孩子光明正大的看他笑话,等着看他被老头老太太批一顿呢。
他心里清楚,这俩孩子估计对这一点是有猜测的,不然的话,和钧干嘛要让他帮忙淘换一辆三轮车,还亲自动手在后面加棚子,现在,那车的后斗被他改造的跟个小房子似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他琢磨着,大概就是为了骑着三轮带宁安上学放学吧。自行车后座坐的时间长了不舒服,还是这辆三轮车好点。
秦渊知说道:“好啊!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当初骗我们说大学必须得住校,就是为了让我们打消到京城来的念头。要不是正好赶上你工作调动,说不定就让你得逞了。”
眼瞅着老爷子就要让他回忆一下童年,秦正则赶紧狡辩,“爹爹爹,您听我说,当初我是真的以为大学都得住校的。我可没故意骗人,这纯粹是个误会。误会。现在这样不是皆大欢喜吗,咱们全家都来了,安安跟和钧不用住校,咱们还是天天在一起,多好!”
庄清许在旁边拱火:“那也改变不了你试图欺骗我们的事实!”
“娘哎,亲娘,我真的没有故意骗人!再说了,儿子不是舍不得你们吗?”
他一转头看见宁安笑的见牙不见眼,秦和钧看着她一脸宠溺,秦正则睁开眉下眼,咬碎口中牙,决定拉他们下水。
他说道:“您看安安跟和钧,他俩都不奇怪呢,和钧还让我给买三轮,一定是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他们俩现在就在看我的笑话呢,您给我留点面子。”
宁安说道:“舅舅,我们买三轮跟上学没关系哦,是为了以后逛京城方便。等公交车时间太长了,有的地方还没有通车,不如自己骑个车呢。等我和哥哥去上学了,姥姥姥爷要是闲着无聊,也可以骑车出去玩。”
秦和钧附和道:“安安说得对。我们不是为了上学才买车的,是为了家里人出门方便,后斗装上棚子,姥姥坐在后面会比较舒适。话说回来,舅舅,您什么时候知道上大学可以不住校的啊?”
他俩这话说完,秦渊知更坚定了要收拾儿子的决心,和贴心的孙子孙女比起来,这儿子完全没法要。
他看了庄清许一眼,后者随手递给他一个鸡毛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