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年代:女配觉醒了(313)

作者:不要忆往昔 阅读记录

宁安跟小桔子说:“我怎么觉得他越来越戏精了?”

小桔子说:“确实。不过当个戏精挺好玩的,他可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了。”

宁安站起身,抓了一把红薯干,溜达着去了大队部,她要在徐会计当戏精的路上添砖加瓦。

徐会计一看见她,就说道:“哟,你是来看文件的?”

宁安点点头,“看报。奖励你。”

“你奖励我什么呀?”

“红薯干。一大把。”

她伸出小手,递给徐会计两根红薯干。

“这是一、大、把?”

“嗯。”

她抓在手里,正好一把。

徐会计:“得,你手小,这确实是一大把。你心意还挺足的,按你这小手,你就算给我抓一根,那也算一把。”

宁安把两根都给了他,自己又从兜里掏出一根开始吃。

徐会计往嘴里塞了一根,边嚼边说:“还挺好吃,天下红薯干都一样,你这个跟我家晒的没区别。”

“桂英婶给我的。”

徐会计:“……那不就是我家的吗!”

宁安笑嘻嘻:“看报。”

“行行行,我给你念。”

宁安伸出一根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指,徐会计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念完了,徐会计说:“这跟蹦豆似的,念完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啥。一个字一个字的,根本连不成句子。你听明白了吗?”

宁安摇头:“不明白。再念一遍。”

徐会计:“……行吧。”

宁安又伸出小手开始指。

徐会计说:“你能别指了吗?你一指,不就跟刚才一样了吗?”

“我快点。”

“试试。”

宁安快速划过去,徐会计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停停停,太快了。”

宁安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慢也不行,快也不行,唉~”

徐会计:“你别指就行,让我自己念。”

“你指。”

“干嘛一定要指呢?”

“不指对不上!”

徐会计恍然大悟:“哦~~你想让我教你识字!”

“嗯。”

“那你早说呀。”

宁安:“广生叔,你教我认字。”

“行。再给我一根红薯干。”

宁安从兜里又掏出一根。

“你这小兜还挺能装,让我看看,里面还有没有?”

宁安双手捂着兜,眼神警惕,“有。我的。”

“啧啧啧,我还能抢你一根红薯干不成。我这么大的人了!”

“大人爱骗人。”

徐广生:“……你被谁骗了?”

“不告诉你。”

“行吧。”

徐广生决定给她的被骗经历添一把火,一边教她认字一边强调自己绝不会抢她的红薯干,一边眼神瞄她的兜打算伺机而动。

但是没有得逞,从头到尾,宁安一只小手始终捂着口袋。

徐广生:“……”

啧,这小孩真难骗。

宁安走的时候,又给了他一根红薯干,说道:“谢谢徐老师。”

徐广生美滋滋,跟她说:“不客气,有空再来,徐老师还教你。”

啧,这小孩还挺有礼貌,而且叫他徐老师哎!还有这红薯干,就相当于以前上私塾的学生给老师的束脩了。

徐广生一高兴,又送她两根粉笔,“回家在墙上画着玩,用完了再来跟我要。”

“谢谢徐老师,徐老师真好!”

她爸给的半根粉笔早就被她嚯嚯完了。

回家的路上,宁安拐弯去了一趟徐会计家,小手撑着口袋让桂英婶又给她装满了红薯干。

闫桂英一看这个不记仇的小妮就高兴,她让人家哭了半夜,小孩不埋怨她,家里老人也不埋怨她,周大娘宽慰她,这孩子还跟她挺亲近。

这一老一小,把她心里的内疚全赶跑了,让她感动得不行。

宁安的小兜被她装的都快冒出来了。

她还问:“够吗?不够我拿个小筐,再给你装点。”

“够了,谢谢婶。”

“哎哟,我们安安怎么那么乖啊,婶可稀罕你了,吃完了再来拿啊。”

“哎!”

回到家,周秀云问她:“去大队部了?”

“嗯。跟广生叔学认字去了。”

“想学认字啊?”

“想。”

“奶奶也能教你。”

周秀云从自己陪嫁的掀盖式大木箱子里翻出了一本书,拿给宁安看。

“这还是你爷爷活着的时候买的,那时候可不好买了,他托人从省城带回来的,《新华字典》,这上面什么字都有。”

宁安一看,是1962年出版的第三版新华字典。

这时候,新华字典的普及度并不怎么高,第三版稍微高一点,因为出现了平装本,而且除了在京城印刷外,还有很多城市开始租型印刷,这大概也是她爷爷能买到一本平装本第三版《新华字典》的原因。

【图片】

宁安小手拿着字典一页一页的翻,翻到自己认识的字就跟周秀云说一下,这都是她今天跟徐会计学到的。

周秀云大喜过望。

学了一上午就记住这么多,她孙女真的太聪明了!

“好好好,以后奶奶每天教你认字,奶奶要是没空,再找别人教你。”

“好。”

“安安呐,你喜欢认字吗?”

“喜欢。”

“那这本字典就送给你了。你拿着它好好学习,以后你也考个大学,去城里当干部,坐办公室,每天喝茶看报,不用干活,不累人。”

“嗯!”

周秀云火速行动起来。

她教宁安认字,采用的是她自己的方法,比如“墙”,她就在墙上写个“墙”字,在碗上贴个纸条,上面写个“碗”字,筷子笼上贴“筷子”,门上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