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饕餮穿到七十年代(46)

作者:凑乐 阅读记录

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哇!”姜苧眼里满是烤鸡,吞吞口水,“咱们不能自己做吗?”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赵奶奶突然说,“对啊,咱们可以自己做呀。老赵,你忘了小汤就是搞这个的,就算做不出来高压釜,做个简单的应该没问题吧。”

“欸?好像是!”

姜爱民人都傻了。

不是,你们到底藏了多少东西是他不知道的?

都是大宝贝啊!

他也顾不上其他,赶紧去地里把棚户区所有的人都喊了过来。

除了熟悉的江正气、赵爷爷赵奶奶,还有人高马大的熊正旺、精神矍铄的叶英朗和带了一副黑框眼镜的汤溧。

汤溧推推脸上的黑框眼睛,慢吞吞说:“大型的高压釜很难做,但小型的不成问题。切粒器我也能解决。”

熊正旺悄悄看了眼跟过来的姜贵福,轻轻嗓子,“我是搞物理的,制作聚乙烯中的物理过程、材料过程、机械制造和机械操作,都略懂,略懂。”

越听,姜爱民的眼睛越亮。

他不由看向唯一剩下的江正气老爷子。

江正气被盯得头皮发麻,粗声粗气道:“看我干什么!我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但我走过长征!”

“对对对!”姜爱民义正言辞,“如果没有您这一辈的付出,哪有我们?”

“对喽!”

江正气正准备说两句,却见姜爱民站起身哈腰一一跟其他人握手,“那就拜托各位了。大家也清楚咱们这里的情况,只要能做出来就行!其他的不论!我和村长尽量给大家做。”

江正气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没丝毫办法。

他真的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他能识字都是托扫盲班的福!

众人对视一眼,齐声道:“先通电!”

什么工业化过程都离不开电力,可石头沟连电都没通,说什么!

姜爱民咬咬牙,“行!我明天就去乡里反应,如果不行我就去县里,去青岭市!我看也有村子通了电,应该不是问题。”

送走各位大拿,姜贵福忧心忡忡,“这样好吗?他们可是来下乡改造的,搞这些会不会被人举报?”

姜爱民眼中闪过光芒,让在一旁啃酸枣的姜苧心里一哆嗦。

总感觉爸爸现在的样子坏坏的!

“叔,他们当然是来改造的,我们也没给他们什么福利和优待啊?让他们多劳动可不是改造吗?再说伟人都说过,缺什么造什么,自力更生。咱们现在不就是正在践行吗?”

好像是这个道理……

姜贵福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叔,别的不说,通电了对咱们村子没坏处!再说,要是咱们村子通电了,你这个村长兼大队长脸上不是有光吗?咱们以后就是十里八乡第一个!”

被高帽冲昏头脑的姜贵福兴奋地一拍桌子,“行!明天我就去!”

姜爱民勾勾嘴角,轻快地吹个口哨。

今天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第39章

秋收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通电还没消息,石头沟村先迎来了双抢。

秋雨潇潇,田里金黄一片。

整个石头沟村男女老少齐齐出动收割粮食,男人们分成两拨,一拨割倒玉米秆、一拨把捆成袋的玉米扛到平车上推回去;女人们坐在地里掰玉米;小孩子也不落闲,往袋子里装玉米、捡散落在地里的玉米粒。

每个人脸上写满了疲惫,却手下动作不落。

这可关系到明年的口粮!

这种重劳动,姜贵福干脆每天多让姜爱民做些土豆炖鸡,大人小孩儿都分一碗,多沾点油水,要不然真的会被熬倒。

姜志华小手紧紧拉着姜苧,不肯错开一步,嘴里还念叨着:“小心地上的玉米秆岔子,戳到可疼了!”

姜苧严肃地点点小脑袋。

钱大勇和姜军生鞍前马后,一口一个老大。

这副场景让村里人都善意地哈哈大笑,纷纷打

趣姜爱民的小闺女不得了。

姜爱民抽抽嘴角,见自家闺女傻乎乎地用小手拖满当当的粮食袋子,最要命的是竟然还拖动了!

他几步跨过去接住袋子,无语地点点她的小脑袋,“捡你的玉米粒去!这是你该干的活儿吗?”

姜苧不服气地鼓鼓脸,“我能抱动!”

小祖宗!

他这么灵活的人怎么有个傻闺女!

“去去去,这是大人干的活!”

又是哄又是骂终于把姜苧弄走了,姜爱民锤锤老腰,朝姜爱国喊道:“大哥,我搬不动,你帮帮我呗!”

姜爱国把自己那袋扔到平车上,“这就来!”

监管的姜贵福骂骂咧咧地跑过来拧住他的耳朵,“你这个小兔崽子,又欺负你大哥!自己搬!杨红英呢!你小叔子又欺负你家汉子,不管管啊?”

杨红英手里掰玉米的手不停,翻个白眼。

管个屁!

她家姜爱国最是大傻子一个,不帮老三也会帮其他人,不如帮老三。老三把往乡里、市里送烤鸡的活儿给了自家男人,也能挣几个钱。

她美滋滋摸了摸头上的发夹,咧着嘴笑了。

这发夹还是她家男人从青岭市捎回来的,她和闺女一人一个。

见没人管,姜爱民笑眯眯地挣脱姜贵福手,拍拍大哥的肩膀,“走,咱们一起搬!”

姜爱国点点头,一点意见都没有。

姜贵福气个倒仰,拿这小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姜志华跑过来拍拍姜苧的小脸,小声喊:“妹妹妹妹,快起床!”

姜苧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眼中还带着几分睡意。她揉了揉眼睛,脖子僵硬地转向姐姐,嘴里嘟囔着:“都这么晚了,姐姐……我好困……”